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被普遍认同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合文化与"同心"思想关系密切,和合文化是同心思想产生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根源,和合文化的和而不同是同心思想的重要价值理念,和合文化中和处原理、和爱原理、和生原理等为同心思想的实际运用和发展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协是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的产物和象征.人民政协是发挥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重要舞台;人民政协文化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当中,承接了"和合文化"的精髓;"和而不同"思想体现了人民政协工作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共同开拓生存空间的智慧思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其原因众多,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文化的凝聚作用、向心作用不可低估。正是在和而不同、团结统一、包容合作、共同发展的中华文化的智慧思想影响下,中华民族从古到今一直保持着团结统一的国家状态,每一个炎黄子孙无论走到哪里都坚守着心向祖国、落叶归根的家国信念。今天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力量,凝心聚力,传承发扬"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古代追求"无讼"法律价值的思想根源,二者对我国目前诉讼调解的盛行具有重大影响.应当促进和合思想现代转型,将其作为设计诉讼程序的价值取向,克服"无讼"观念,限制诉讼调解,并重构和合思想与诉讼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人文交流之路,更是天下大同之道、和合文化之道。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引发的人文危机、精神危机、社会危机、国家危机和生态危机,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了挑战。和合文化从天、人、己、社会、国家之间关系出发,以"和"为道,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是化解危机和冲突,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智慧基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具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内涵.要充分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合"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和合"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它已深深融入了习近平的世界文明观之中,成为其重要的思想来源。大体上,"和合"思想可以概括为化育万物、人心和善、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四层涵义。习近平传承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依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世界文明观。习近平的世界文明观充分发挥了"和"的理念,深刻认识到了不同文明的价值,主张发挥不同文化在推进人类文明发展及促进人类进步中的作用。其展示了世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欣赏、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形成了平等性、包容性、多样性、整体性的特征,在国际关系中,塑造了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的风范。  相似文献   

8.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中所蕴涵的厚重的人文因素为诸子百家吸纳和推崇,成为古人治国安邦的基本观点及方略.现代"和谐"理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和合"思想,其所传承的人文精神不仅惠及中国民众,而且将对整个世界未来发展的模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的经济和教育双重属性决定其长期面临服务最优化与效益最大化之矛盾.以中国传统哲学"和合思想"为基础的"和合管理模式"既能有效地满足高校的后勤服务需要,又能充分兼顾后勤实体的经济元素.构建"和合模式",重在有效地培养服务主体,培植服务市场,拓宽服务领域,节约经营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中华和合文化底蕴丰富、源远流长。中华和合文化所蕴涵的事物与其所处环境和联系的总体结构实现融合统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对当今世界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现代国际关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呼唤和合文化;和合文化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以及世界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合文化是当今国际关系中一种可行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1.
“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概念和政治伦理概念,被广泛用于认识自然、治国处事、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合思想。进入21世纪,在我国大力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科学理解和正确发掘中华和合文化,充分借鉴和吸收传统和合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的和合思想是中华和合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相融合的最新成果。其理论渊源有中华和合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理论和新中国历任领导人的和合理论与实践这三个方面;其内涵是在和的基础上实现合,在团结、和谐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以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具体来讲有个人身心的和合、贵在人和、社会的和谐、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这几个方面;其创新发展之处是立足于唯物史观,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另外,习近平重视以和合文化滋养人的心灵,以文化人;其和合思想的当代价值为涵养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智慧滋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合”文化底蕴丰富,渊远流长,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支柱,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和合”蕴含着事物与其所处环境多元统一、和而不同、追求总体结构整合统一的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强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传统“和合”思想深入分析、解读的基础上,全面系统论述了“和合”思想的现实意义.论述了“和合”思想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4.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哲学、审美、伦理等不同的维度都体现出鲜明的美学特征,亦即:思辨之美;融通之美;伦常之美。思辨方明理,融通为至道,伦常乃大德。解读“和合”文化的审美质素,与时俱进地认识和接受“和合”文化,于当代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建构必定有着借鉴与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精神及"和合"文化思想,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处理统一战线中同异矛盾的思想武器,继承和弘扬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促进和推动统一战线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诞生 ,这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和合文化相互交汇的产物 ,是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中国统一战线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 ,中华和合文化中的精华为统一战线所吸收、所契合、所融汇 ,使统一战线的血肉更加丰满 ,更具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进入 2 1世纪 ,面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 ,统一战线需要进一步吸纳和合文化思想 ,借鉴和合文化精神 ,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显示更加巨大的威力。  一、中华和合文化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联系  首先 ,和合…  相似文献   

17.
从和合文化探析中国多边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中国开展了与周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集团的多边外交。中国多边外交的思想源自于传统的和合文化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特点都映射在中国多边外交思想中,从传统中分析出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多边外交思想是对和合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更是结合中国国情和世界格局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华“和合“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这种文化强调事物是不同因素的相异相成和紧密凝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辩证思想和系统观念,体现了客观事物存在的多样性和多样事物的统一性.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1世纪我国大力提倡的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华“和合“文化具有某种契合关系.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和合“文化现代意义的体现.因此,科学理解和正确发掘中华“和合“文化,充分汲取和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最有价值的观念,也是维护中国五千年历史没有中断的坚韧纽带.本文从发生学意义上阐释这一思想渊源和内涵,指出这一思想不仅在历史上推动了中华多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在现实上对世界全球化的过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和合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文化所蕴涵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协调合作"、"和谐共生"等重要理念,以儒家文化为载体,贯穿于先秦以来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各个时代,被各家各派广泛认同,对民族精神、意识形态乃至风俗习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的影响深远至今,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首要价值观。古代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经过现代转换,对当代世界和人类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和合精神"也将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而被不同民族、人种、肤色、文化、信仰、语言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