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九月份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向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不断蔓延扩散,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日大幅下挫。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这场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相似文献   

2.
湖北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克振 《政策》2009,(1):19-22
以美国雷曼兄弟银行倒闭为导火索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席卷欧美、蔓延全球。中国经济也正在受到愈来愈明碌的影响。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对湖北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贸易受损;企业资金流动性受阻;工业生产增长回落;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预期和企业景气指数下降。但从中长期看.金融危机过后,湖北发展经济和生产生活的成本将降低:湖北将是同家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受益较多的地区之一。我们要抓住机遇、科学应对、化危为机,确保湖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昭曦 《传承》2010,(12):132-133
美式金融危机是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的集中反映。这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推销其基于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并导致东南亚、非洲以及拉美等多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而危机最终也落到了自己。面对金融危机,中国需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筑好自己的规制之墙,用大禹治水的谋略来引导而不是堵塞经济洪流。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失衡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冲击.中国在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后出现迅速的宏观经济格局变化以及调控政策的方向性改变.中国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内外失衡,在世界经济危机中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构建中国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体系,并为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美式金融危机是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的集中反映.这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推销其基于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并导致东南亚、非洲以及拉美等多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而危机最终也落到了自己.面对金融危机,中国需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筑好自己的规制之墙,用大禹治水的谋略来引导而不是堵塞经济洪流.  相似文献   

6.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但依靠过高的投资来维持经济的增长,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难题;过分依赖净出口来维持经济的增长,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剧烈的波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在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面前,要想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加快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一个消费型的社会,依靠内需的增加来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时事报告》2010,(2):48-55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浮出了水面,到了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掉和“两房”危机,更是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使尽浑身解数,动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救援政策。尤其是巨额的财政刺激以及罕见宽松货币政策的双管齐下,使得各国经济又很快转危为安。但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迷。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金融危机使我国原本就突出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失衡。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就业问题。要认真落实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农民工失业问题、城镇低学历青年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珺 《前进》2009,(6):50-51
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步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中国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但是,由于中国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管理体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厘清当前社会心理意识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并分析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对应对当前经济风波,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世界经济速度已明显放慢,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中国经济也面临严峻考验。经济形势的低迷、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倒闭的风潮、资本市场的动荡,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进而可能对社会治安产生潜在的威胁和现实影响。为此,迫切需要对金融危机可能对我国社会治安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作出防范和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制度是金融稳定的基础设施,也是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化保障,在防范金融危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分析比较英、美、韩等国家以及巴塞尔协议中的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金融法律制度框架虽已初步建立,但有关法律规定还过于原则、零散,尚不够完善。我国应建立健全以《金融稳定法》为龙头,涵盖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金融危机救助和处置法律制度以及金融生态法律制度的法律体系,为金融危机防范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2.
陆义敏 《桂海论丛》2010,26(6):75-78
在2008年4月和12月进行的2008届和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大学生保留工资模型。金融危机已经显著冲击了大学生保留工资的形成过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女大学生和非大城市户籍大学生更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应当成为关注和帮助的重点。就业指导和就业信心所代表的就业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适应劳动市场需求状况的合理保留工资。  相似文献   

13.
李伟 《桂海论丛》2010,26(1):97-100
2008年下半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了全球经济,许多行业的企业纷纷关闭、停产、歇业甚至破产。金融危机波及了我国的相关产业,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就业工作。这一影响也波及到广西,对广西的就业工作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广西就业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全球银行业的整合速度。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业格局的变化为业绩优良的新兴国家银行提供了拓展业务的良好机遇。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在危机中遭受的冲击较小,我国有实力的银行开始进行海外并购。虽然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权衡得失,我们认为我国的银行有必要在经验和教训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5.
产业空心化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及制造业的不断外移。随着美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空心化问题亦日益严重。当前,美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倒三角型"结构特点——从上到下逐层递减,当金融领域发生问题时,由于制造业的缺失,实体经济很难支撑整个经济体的正常运转,必然使得整个经济陷入崩溃,进而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必须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导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我国经济增长也呈现周期性的减缓趋势。面对新形势对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造成的压力,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事关广西"四保"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对目前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趋势以及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环境的分析,研究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宋鹏 《青年论坛》2010,(1):102-105
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山东作为出口大省,外贸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巨大,文章对山东外贸的增长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金融危机影响下山东外贸的情况,以2008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宏观环境的变化,然后以2009年一季度的数据具体说明了金融危机对山东进出口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服务贸易发展相对较慢,出口产品中缺乏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产品价格低,资源消耗高,山东企业"走出去"的步代相对迟缓。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实施名牌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避免同行恶性竞争;以"走出去"战略促进山东省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产生的巨大影响,极易使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面临极大的法律风险。应收账款的增加直接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应从交易对象选择及对整个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统的法律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台湾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严重冲击了外向型的台湾经济。在内需提振乏力、外需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下,岛内生产和服务业增长停滞,财政状况恶化,民生痛苦指数提高。导致台湾经济衰退的原因有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其中产业升级不力是根本性的因素;而两岸经贸关系的逐步开放和正常化回归有助于纾解台湾经济困境。  相似文献   

20.
许捷 《中国发展》2009,9(5):41-45
全球金融危机对温州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温州中小企业面临的政策、融资、开放经济、资源等方面的困境更为严峻。该文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温州中小企业的困境,提出了温州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