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信息点击     
2002年1月17日,云南省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总结会在昆明举行。于2001年9月15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文艺会演,云南省代表团组织参演的两台剧(节)目获得了巨大成功,《云海丰碑》荣获创作、演出、舞美金奖,《彩云南现》荣获创作、演出金奖,代表团荣获组织奖,单项节目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有4人荣获优秀演员奖、6人荣获新人奖。为此,省政府决定,授予省民委、省文化厅、省广电局、《云海丰碑》剧组、《彩云南现》剧组为特别贡…  相似文献   

2.
《阿佤山》是一部反映佤族人民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守护的主题的民族影片,展现了佤族红毛树、木鼓等文化传承的象征符号,拉木鼓活动是佤族人民思想感情和灵魂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因此,拉木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佤族人民十分重视的内容之一,即使佤族拉木鼓文化的价值发生巨大转变,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佤族传播拉木鼓文化带来了契机。  相似文献   

3.
临沧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因全国60%以上的佤族人口世居于此而成为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2002年4月28日,古老的临沧城流光溢彩,春光明媚。伴随着第三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的脚步,一台《走进佤山》的大型民族歌舞表演,拉开了第二届中国临沧佤族文化旅游节的序幕。佤族歌舞之魂4月28日上午,春风拂面,南汀河水奔流得格外欢快。世纪大道上,木鼓声、号角声、呼喊声摇撼大地,琴弦声、跺脚声、欢歌声融汇一起。阿佤小伙敲响了震天的木鼓,美丽多情的阿佤少女甩起了黑发,以如火的激情,演出了一台气势恢宏而又美不胜收的大型…  相似文献   

4.
晋思 《创造》2004,(1):38-40
茶红明常以生长在沧源为自豪.的确,这块土地孕育了能歌善舞的佤族.沧源县从60年代成立文工队以来,一直活跃到今日.因为佤族的性情就是喜好歌舞,一天劳累之后,"打歌"是他们消除疲劳的最好方式.所以在最困难的时候,沧源的县委政府也保留着这支队伍.如今,沧源一个县就有88支打歌队,79支在农村,常年累月活动,一呼百应,男女老少几千人参与,跳唱通霄达旦,自娱自乐地宣传农村文化生活.沧源歌舞团更是托起木鼓上舞台,首次把佤族的传统民间木鼓搬上舞台,于是,佤族的木鼓、长发从深山老林走向城市,走得越来越远,全国各大城市的景区景点都有.  相似文献   

5.
现有36万多人口的佤族,世居在以阿佤山为中心的滇南山区。在这短暂的50年中,佤族从原始部落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萌芽期一步跨入了现代社会。在阿佤山的村寨采访,六七十岁以上的佤族老人几乎都能记起他们年轻时曾见过的惊心动魄的一幕:每到庄稼下种和收获季节,“猎头英雄”便埋伏在云遮雾绕的山路上,等着来人路过,然后手起刀落,将“猎”来的人头供奉在木鼓房的人头桩上。佤族过去遵行的砍人头祭木鼓的做法,源自佤族先民的固执信仰:只有用人头祭祀,大地才有收获。故而,因“猎人头”产生的部落战争也在千百年中连绵不息。到1958年,…  相似文献   

6.
陈康 《今日民族》2003,(2):68-68
2002年9月19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佤族聚居的富岩乡举行了盛大的“新米节”活动,富岩民族中学师生集体前去庆贺。“新米节”是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新米节,佤语称“地京国”,意为“收头道谷子”。又称“朋窦”,意为“尝新米”。节日里要用新谷舂成米,做成新米饭,先祭祀谷神、祖先,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然后邀亲朋来尝新。富裕的人家要剽牛、杀猪宴请客人。入夜,人们聚集村场载歌载舞,欢庆节日。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农历八月十四日为佤族新米节。中午时分,当师…  相似文献   

7.
2001年5月26日,由国家文化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光明杯”中国21世纪少儿歌曲创作评选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首由张明怀创作的赞美草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少儿歌曲《爱草原》获得三等奖。这是在这次征歌活动中内蒙古地区仅有的一部获奖作品,也是作曲家张明怀第二次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去年8月7日,在南京举行的国家最高级别的全国第二届“蒲公英奖”少儿声乐作品及演唱比赛中,由包头市小歌手王晓岑和青山少年宫合唱团共同演绎的这部作品,代表自治区的两个声乐节目,与来自全国各…  相似文献   

8.
王秀真 《半月谈》2005,(6):64-64
在今年“观众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评选中,舞蹈《千手观音》以极高的得票率获得一等奖,并荣获特别大奖。许多人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观看感受,还有不少人为之感动落泪。那么,这个由聋人演员表演的节目,何以能够在大腕云集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脱颖而出,赢得如此高的赞誉?  相似文献   

9.
孙建  毛静  赵辉 《现代领导》2009,(9):24-24
近日,由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主办“感动中国·2009年全国第三届新创歌曲歌词大赛”评选揭晓,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大学生村官周鹏创作的《我是一个兵》荣获新创歌曲三等奖。  相似文献   

10.
信息点击     
省内国际国内交通部帮扶怒江成效显著交通部自1990年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确定为对口扶贫州以来,先后派出8批共64名干部驻怒江帮助开展扶贫工作,累计投入资金4.6亿元,使20万群众实现了脱贫。(熊国胜)千种民族风味汇成《滇菜大系》1月1日,对云南省26个民族饮食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后的《滇菜大系》由云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其中佤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民族的菜肴第一次记载于书。该书共精选出26个民族的美味菜肴1000多种。(成淇平)云南省民委举行迎春联欢会1月22日晚,云南省民委举行2003年迎新春联欢晚会。省委副秘书长段跃庆,…  相似文献   

11.
信息点击     
第七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云南省获奖表演项目赴深圳、香港展演受到广泛好评在2003年9月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中,云南省荣获8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取得了一等奖和总分均居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为更广泛地展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风采,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由国家民委文宣司主办、云南省民委和深圳市民宗局协办,深圳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和深圳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金奖项目大展演”活动于2003年国庆节期间在深圳、香港等地举行。来自云南、广东、吉…  相似文献   

12.
浅论佤族木鼓与木鼓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鼓在乐器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和主导地位。世界各民族对鼓的崇敬和追求的程度超过了其它乐器,甚至达到了人格化乃至神圣化的程度。 人们在历史上创造的鼓种类繁多,按其制作原料和形态可分为:木鼓、竹鼓、石鼓、铜鼓、皮鼓、水鼓、象脚鼓、手鼓、腰鼓、西洋鼓等。不论祭祀、喜庆、丧葬、传令乃至战场都使用过鼓,其用途之广为其它乐器所不及。全世界乐器中以鼓声最具有权威性。由此可见,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一种鼓文化。根据现有资料来看,最原始、最独特、最神圣的鼓,莫过于现今仍保留在佤族地区的木鼓。佤族人认为钢鼓是“乐中之母”,木鼓则是‘通天之鼓”。  相似文献   

13.
佤族的木鼓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乎每个佤族村寨都有木鼓房,至少有一对木鼓供在木鼓房中。木鼓由整段红毛树或椿树制作,上方挖一直槽,中间挖空,两侧各刻一鼓舌。鼓有雌雄之分,敲击时音质不同,雌鼓音清脆且高,雄鼓音稍低沉。置于木鼓房中,雌鼓在右,为主位,雄鼓在左,为客位。逢年过节时可一人敲击,也可数人合击。佤族盛大的节日“拉木鼓节”就围绕木鼓展开,唱木鼓歌,包括人们上山选树、砍树、拉木进寨,制成木鼓直到庆祝歌舞的全过程。在佤族传统文化中,木鼓不是普通乐器,而是通天的神器,只要一敲响它,住在天上的神达梅吉就知道下界发生了什么事情。木鼓的使用与村寨生活的…  相似文献   

14.
刘笑 《今日民族》2009,(10):F0003-F0003
9月26日,由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主办,云南省佤族研究会承办的佤族新米节在云南省教育宾馆隆重举行。来自云南省西盟、沧源和孟连等地的佤族群众及在昆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同欢度这一盛大节日。云南省民委副主任、云南省佤族研究会会长岩秒出席活动并致词,向佤族同胞致以节日的祝贺!  相似文献   

15.
张家虎 《友声》2006,(5):27-28,4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应俄罗斯新西伯利亚高校国际教育中心邀请,组织10名10至14岁学生,于6月23日至29日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参加了第二届国际儿童创作论坛,并进行了才艺比赛和文艺演出。在本届论坛期间,新疆小学生参加了舞蹈、声乐、乐器、绘画、书法等项目的比赛和演出。在舞蹈类比赛中,我团选手演出了维吾尔族舞蹈《阿图什》、哈萨克舞蹈《快乐的小百灵》、新疆民族歌舞(集体联舞)及蒙古族独舞等节目,全场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气氛异常热烈。在乐器类比赛中,年仅13岁的阿里克木江·吐尔逊用热瓦甫演奏了一曲《哈密木卡姆》,…  相似文献   

16.
迪丽娜尔·阿布都拉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舞协副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舞协主席;全国青联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03年荣获全国第13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在多年的舞蹈艺术生涯中,迪丽娜尔凭着一个艺术家的智慧和灵性,创作并演出了许多优秀节目,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独舞“达板城的姑娘”获取舞蹈艺术节最高奖项——“金奖”。  相似文献   

17.
《今日民族》2002,(10):16-17
9月,金秋,距万众瞩目的党的十六大召开已不足百日。9月13日,《今日民族》2003年度发行会在昆明举行,来自全省16个地州市的特约记者兼发行联络员、省民委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云南省民委主任、《今日民族》编委会主任格桑顿珠,省民委副主任、《今日民族》编委会副主任段金录、马泽、木桢出席会议并讲话。格桑顿珠主任说:“《今日民族》作为省民委的机关刊物,是云南民族工作战线的主要舆论阵地和宣传喉舌,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指出:“党的十六大将对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各项工作作出宏观决…  相似文献   

18.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对歌舞艺术领悟性高,对歌舞艺术天生热爱。村寨中一年四季遇剽牛、祭木鼓、新米节、春节、便克节、婚丧嫁娶、起房盖房、猎获野兽、谈情说爱、上山下田生产劳动、小孩嬉戏玩耍等场合,都喜欢唱歌跳舞,喜欢打歌自娱。歌舞艺术从古至今一直活态地存在于佤山人日常生产生活中,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佤山人度过生命中美好的时光。歌、舞、乐即兴创作表演,是佤族文化的传统性特征,也是佤族与生俱来的财富,更是佤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9.
涵养人生     
我二十岁生日那天,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生日”晚会在舰艇甲板上举行,首长和战友们即兴表演了歌曲《军港之夜》、配乐诗朗诵《海燕》、军体操、太极拳和拉丁舞《快乐水兵》等节目,最后我以一首吉他弹唱《妈妈,我们远航回来了》结束晚会。  相似文献   

20.
彭四福 《今日民族》2004,(11):57-59
2004年2月29日至3月8日,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决赛在上海举行,本届“荷花奖”对2000年10月以来创作的舞剧和舞蹈诗进行了遴选,经评委会专家投票决定,舞剧《霸王别姬》、《末代皇帝》、《云南映象》、《梁祝》和《母亲河》等8部作品入围。经过9天的角逐后,《母亲河》一举获得了“荷花奖”舞蹈史诗银奖,优秀表演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母亲河》成了首部获得中国舞蹈最高奖项的县级文艺作品,兰坪县三江艺术团也成了“荷花奖”获奖历史上的第一个县级文工团。《母亲河》走出来了,她从普米山寨走到了县城,从县城走到了州府,走到了省城,走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