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以来日元急剧升值,日元与每一美元的比价在1月下旬突破了坚守3年的125日元的防线以后,直到8月中旬已逼近100日元的历史最高点。 日元的急剧升值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它提高了日本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在国际市场上日本商品竞争力大大下降,其出口优势大为降低。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日本企业采取了80年代下半期日元升值时采取的同一种方法:即一方面从国外大量进口零部件;另一方面大量资本向海外  相似文献   

2.
元和 《党课》2007,(4):85-88
日元升值的历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而对日元升值和日本经济影响最为深远的,则是著名的“广场协议”,甚至在探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时,人们还不时提到该协议。那么,“广场协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3.
正4月9日的《人民日报》刊登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的文章说,如今,中国在很多领域进步飞速,直逼美国,令美国颇有压力感。这与日本曾经经历过的情形非常相似。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美国有很大的贸易顺差,在被迫与美国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在短时间内迅速升值。这种剧烈变化也对日本的市场、产业、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中  相似文献   

4.
百年不遇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而来。日本股票价格下跌和日元升值令人猝不及防,这让十分依赖出口的日本制造业受到迎头重击,各公司像比赛一样争着解雇正式人员。到2009年3月,日本国内失业的非正式员工将超过8.5万人。  相似文献   

5.
近年,日元以其强劲的态势急剧升值。今年3月8日,东京外汇市场美元兑日元的比价首次突破1∶90,达到1∶89.95,创造了战后以来的最高纪录。4月19日,美元兑日元的比价又跌破1∶80,以1∶79.75日元创下了最新纪录。这是去年日元两度升值以来的第三次日元狂升。目前日元暴升的态势虽有遏制,但日元如此扶摇直上,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极大关注。此次日元升值的直接导因是美元贬值。美国经济在经过90年代初的衰退之后,1994年经济出现了4%的增长,超过了3.2%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较高的经济增长以及美国政府鼓励出口的金融政策,为美元贬值埋下了伏笔。1994年,美国中央银行为了使高速增长的经济实行软着陆,防止通货膨胀,曾7次提高短期利率。但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债务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顺差同比减少的原因和下半年我国外贸顺差的走势,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上半年顺差的同比减少,主要是由人民币快速升值、美国经济下滑、进口物品国际价格大幅上涨造成的.今年下半年,抑制出口的因素将会减弱,促进出口的因素将会加强,出口增长率将会提高;增加进口的因素将会减弱,减少进口的因素将会加强,进口增长率将会下降.因此,顺差同比减少的状况会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升值将对老百姓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日、美等国政府先后向我国施压,使人民币面临日渐强烈的升值压力,其根本原因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有关。 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始于日本。日本自80年代末泡沫经济崩溃后,经济始终没有起色。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近年来日本实行弱势日元政策,人为诱导日元贬值,但是收效甚微。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一些日本学者和政府人士将矛头指向人民币,制造了“中国威胁论”,认为廉价的中国商品大量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主要有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也称出口导向)两种.因经济条件与国别不同,两种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都曾对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促进作用.韩国善于抓住历史机遇,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外贸发展战略,取得了成功,值得借鉴.但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从国情及世界发展态势出发,既不能完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也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出口导向战略,只能实行进口替代与局部分层次渐次推进的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李勋来  李国平 《探索》2005,(3):169-171
本文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自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二者并未形成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西部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存在单项的因果关系。因此,主张加快发展西部对外贸易以促进西部经济加快增长,并在实施中要注意进口与出口并重。  相似文献   

10.
7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经济发展步入了中、低速增长阶段。特别是1985年秋以来,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本输出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曾于1983年至1986年期何在日本专修经济问题,本文就日本经济的某些特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财经热读     
《共产党人》2011,(14):29
<正>宁夏外贸首次半年突破11亿美元据银川海关统计,2011年上半年宁夏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1.2亿美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30.4%。这是宁夏对外贸易在半年内首次突破11亿美元。其中,进口3.8亿美元,同比增长8.6%;出口7.4亿美元,同比增长45%。据银川海关有关人员介绍,2011年以来,宁夏进口大起大落,受国际大宗原料市场影响,4月份进口大幅  相似文献   

12.
“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人民币升值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元升值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相似性,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可为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有益借鉴。从这些经验教训中我们可获得以下重要启示:应对人民币升值应实行内部均衡优先的独立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金融改革和有效的金融监管,采取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政策以及推行渐进式的货币调整政策。  相似文献   

13.
近段时间以来,伴随着美元贬值以及中国出口与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升值论”在国际上甚嚣尘上。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是否应当升值的讨论又趋热化。事实上,关于人民币应当升值的说法源于自去年年底以来美元对欧元、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的持续贬值,认为人民币汇率基本随美元汇率变动而进行调整,美元贬值人民币也跟着贬值;而中国的出口和外汇储备一直在迅速增长,因此人民币应当升值。更有甚者,据此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言外之意是中国要对有关国家的经济困难负责任。然而,汇率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主权中的核心部分,汇率政策的制定、实施、调…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与此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却由于政府长期过分干预经济、低效率的国有福利体系、石油危机等多种原因而陷入了经济停滞。世界范围内,日本经济可谓一枝独秀。1985年,美日英德法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提升了日元的币值。手里拿着大把美元的日本人开始在美国大肆购买。令美国人感到不安的是日本人对美国企业资产的大量收购,他们担心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四十一个县。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发达国家之一,是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入本国的主要竞争对象。近些年来,由于日元升值,日本企业积极寻找机会在海外投资建厂,规模日趋扩大。就目前来看,中国已成为日本企业的投资热点。尽管日本对华投资增长迅速,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日本对华投资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必须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近二十年的对外开放,我国经济已经融入国际经济之中。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贸易和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9.8%上升到1996年的35.6%;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八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直接投资接受国,接受了世界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40%,到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位居世界第二位,达1300多亿美元;外资系企业1996年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例为:出口40.7%,进口达到54.5%,从1990年到1994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1%;在“八五”期间,外资系企业的实…  相似文献   

17.
20多年前,一纸广场协议,日本经济陷入了20年的衰退,至今没有恢复元气,而广场协议的主导者美国,借助金融工具和高科技,成功拉开了步步紧逼的日本数个身位。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12):17-17
2009年以来,美国首次超越中国,成为日本最大出口市场。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对日本产品的需求全线下降,其中发电机械、机动车以及钢铁制品的出口总值降幅最大;与此同时,美国市场对日本汽车、汽车部件和电气机械的需求大幅转强;二是中日海上领土纠纷冲击了两国关系;三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了日本对华出口。分析人士表示,尽管日本对华出口在近几个月内有所改善,但前景仍不确定。  相似文献   

19.
何为综合商社?综合商社产生于19世纪末的日本,二战后,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担负着日本的资源进口、产品出口、开拓海外市场的重任,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国际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目前,日本九大综合商社贸易额在日本贸易总额中占了50%.70年代初.在世界经济普遍萧条中独自保持发展势头的日本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呈现较快增长,但是产品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处于制造链的低端,在软件外包特别是高端服务出口方面规模较小。另一方面,我国信息产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关键技术仍依赖于发达国家进口,因此面临着产品结构升级的巨大考验。与此同时,作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印度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发展信息经济的典范,其发展经验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文章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从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现状入手,并结合印度信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信息产业的贸易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