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时间:2050年5月4日。地点:环宇综合传媒《星际漫谈》节目演播现场。记者(下简称记):我们今天有幸请到著名的星际旅行家罗炙先生来跟我们聊一聊星际旅行的话题。罗炙先生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星际旅行家,先后参加了首批月球、火星、土星的观光旅游,现就请他讲一讲他的经历与感受。罗炙(下简称罗):首先要申明,我不是什么星际旅行家,而仅仅只是一名普通的星际旅行爱好者。我今年40岁,在地球上以地球年龄来计算,算不上年轻可也不太老;但如果以星际流行的光年来计算我的年龄,那我连小婴孩也算不上。因此,我总是说,和星际旅行的方兴…  相似文献   

2.
姚莉 《工友》2015,(2):50
当旅行成为一场热度不减的全民狂欢的时候,当众人高呼"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时候,旅行似乎成为了一种标记、一种象征,这年头,不说自己爱好旅游简直都没脸见人。但是,熙熙攘攘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对于旅行的意义是否真正有过深究,抑或,我这个问题提得实在落伍。不要说,只管走——这,似乎就是旅行的全部真谛了。郭子鹰仿佛是这群人中的另类。《最好的时光在路上》这本书的标题和一群旅行书乍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两样。吸引我的先是那几帧照片,正如他自己所说——最能打动我的是人。那是几张在广袤的天地间有着异常生动真切的表情的脸,无论  相似文献   

3.
来到多瑙河来维也纳之前,我就听说奥地利人已经把(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名曲《蓝色的多瑙河》看作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或“真正的国歌”,因为不管什么肤色,不管哪个民族,只要一听到这首歌,马上会想到奥地利。“蓝色的多瑙河”美誉。由于职业特点,这位教授很善于表达,善于辞令,只是为什么奥地利的多瑙河被说成蓝色的?这个谜像磁石一样紧紧挂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发现欧洲之美,从维也纳开始我眼前的维也纳处处是鲜花,路边、山坡、家家户户的窗口、门边,凡是能摆放或种植鲜花的地方,都保证有花的芳容。于是,成簇怒放…  相似文献   

4.
陈元 《农村青年》2009,(8):25-29
“啊,最亲是娘,白发亲娘,你的真情值得我永远珍藏;啊,最爱是娘,白发亲娘,你的爱就是我幸福天堂……”近日,重庆秀山县孝溪乡纪委副书记黄彦创作的MV《最亲是娘》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网友的情感共鸣。在这个MV中,演唱者的动情演唱和MV中母亲、父亲、妻子及儿子等亲人一起的感人表演,再现了他从小在母爱下成长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2002年复活节,《纽约时报》举办了一次模拟天堂比赛,要求读者按自己的想象对天堂进行描绘,看谁描绘的最逼真、最可信。比赛通知刊出后,报社收到五千多份来稿,有绘画作品,有文字性描述,还有一些人寄来自己家牧场或别墅的照片,说那就是天堂。在这些来稿中,到底谁描绘的最逼真、最可信呢?由于编辑们都没去过天堂,因此他们决定把这些来稿交给纽约宗教领袖奥格神父来处理,由他决定谁是第一名。奥格神父接到稿件,第二天就作了回复,说,理所当然,埃罗德先生那处塔着小木屋的牧场最逼真、最可信的,他应该获得第一名,不过贝拉先生也…  相似文献   

6.
生活百味     
《时代风采》2013,(17):32-32
《听见天堂》/意大利 本片是根据意大利著名盲眼电影音效大师米可曼卡西的经历改编而成。他在八岁时因意外而逐渐失去了视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反而寻找出他对声音独特的敏锐天赋,成长为一位专业的音效师。  相似文献   

7.
碟讯     
《时代风采》2010,(13):31-31
《听见天堂》/意大利 本片是根据意大利著名盲眼电影音效大师米可曼卡西的经历改编而成。他在八岁时因意外而逐渐失去了视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反而寻找出他对声音独特的敏锐天赋。成长为一位专业的音效师。  相似文献   

8.
“谁在最需要的时候轻轻拍着我肩膀,谁在最快乐的时候愿意和我分享,日子那么长,我在你身旁,见证你成长,让我感到充满力量……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善良,一样为需要的人打造一个天堂,‘歌声是翅膀,唱出了希望,所有的付出只因爱的力量……”这是前不久赴贵州支教遇难的女大学生赵小亭生前教给山区孩子们的一首歌——《和你一样》。这首歌已成为生命绝唱,孩子们哭诉着:“我们再也听不到赵老师清脆悦耳的歌声了……”  相似文献   

9.
江湖之善     
网站上有人评出了“十大哭片”,有《红楼梦》、《妈妈再爱我一次》、《搭错车》、《卖花姑娘》等等。我基本上都看过,中间记忆最深的是《卖花姑娘》,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看电影的时候,我哭了,不只是我哭,放电影的广场上,一大片一大片的眼泪在飞。过了10年,日本有一部电视剧叫《血凝》来到中国,又一次调动了中国观众的眼泪。又过了七八年,中国的一部叫《渴望》的电视剧,再度催落了中国观众的眼泪。三个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家,在不同时期拍摄的三部影视作品,都点中了中国观众的良心泪泉。按照现在的“鼓舞人、教育…  相似文献   

10.
胡晨 《农村青年》2007,(7):43-43
与《农村青年》初相识时,我刚刚从校园步入社会。时光飞逝,转眼,我已经在农村这块广博的土地上走过了8个春秋。回头看看与《农村青年》相伴走过的路,我觉得,与《农村青年》的相识真的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邂逅,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幸运。  相似文献   

11.
孙浩旻 《时代风采》2009,(13):29-29
二十岁那年,我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二十岁以前,我、姐姐和爸爸妈妈挤在16平米的小房子里住了十年。 我是那么想要一间自己的房间。不要大,只要它属于我自己。白色的墙壁,蓝色的窗帘,我的小床,一张书桌。关上门,全世界便只有我一个人。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12.
南宫天伦 《工友》2015,(1):48-49
其实看懂这部神作,你要真正了解的关键词并不是那些硬科学,而是一种情怀最近也看了不少《星际穿越》的影评,看见大家不约而同地从科学角度进行详细的解读,觉得自己有点插不上嘴。电影主要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但是我似乎对虫洞、黑洞、引力这样的词汇从来都不感冒,让我从这样的角度分析,估计我只能写出五个字:我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13年前,当我远离父母去求学的时候,我拜读了《傅雷家书》;13年后,我已为人母,重新翻阅《傅雷家书》,总是思绪万下。直到现在,我被傅雷的思想影响着,感动着,鞭策着。  相似文献   

14.
水电工小马     
江雁 《时代风采》2013,(4):42-43
他最初来到这座城市,是因为我比他先来了三年。初来乍到,他赤手空拳,在车站出口处汹涌的人群里,我轻易就把他挑了出来。他上穿白色棉布T恤,下着蓝色牛仔,脚蹬运动鞋,微笑着,站在我面前,瘦削挺拔的个子,比我高出了二十公分。我还是先不告诉他,从农村贸然闯入城市的打工者,  相似文献   

15.
潘华 《农村青年》2006,(6):45-45
真正结识《农村青年》是在我参加工作不久的那年秋天。乡团委书记到我们单位,要求我们订阅《农村青年》杂志。那时我还不知道《农村青年》杂志是本什么样的杂志,于是找到团委书记借了几本样刊。刚看了一本,我就喜欢上了她。她的内容丰富多彩,十分适合我们这些农村青年,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工友》2010,(10):45-45
《工友》编辑部:我所在单位一直没有与我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该单位与我签订了一份承包合同,即由我承包我以前的工作,每月给我一定的承包费用。请问:不签劳动合同只签承包合同是否应当支付双倍工资?李永民  相似文献   

17.
碟讯     
<正>《听见天堂》/意大利本片是根据意大利著名盲眼电影音效大师米可曼卡西的经历改编而成。他在八岁时因意外而逐渐失去了视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反而  相似文献   

18.
张海律 《工友》2012,(4):52-53
"旅行不过是用来回忆的。" 刚远行了一个半月回来的我,又一次跟朋友这么说到,像一头饱经风霜早已入定的老驴。于是这部总算跳脱台湾小清新格局的公路电影《转山》,对我来说也还是"用来回忆"这么回事。完成心灵甚至信仰任务的书豪回到台湾高校,不再是那个几乎在天路上升华的倒霉蛋,而成了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抱怨论文追逐姑娘的城里人,直至路上患难骑友的一张明信片勾起已经封存的高原回忆。  相似文献   

19.
揣付华 《农村青年》2006,(12):46-46
“十一”利用放长假时间和朋友聚会,结识了《农村青年》杂志的编辑杨传山老师。随手翻看他带来的杂志,不觉之间,被其中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了。特别是“大地之子”“人生之旅”“人间真情”等栏目,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使我爱不释手。,没想到《农村青年》杂志文章里的思想性、教育性那么强。有的文章让我热泪盈眶,有的文章让我哑然失笑,有的文章又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凭着我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我发现它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里面有的文章太感人了。特别是2006年第10期中的《励志童话:草原孝子退学打工拯救慈父》一文,更让我心绪难平。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13,(10):25-25
《工友》编辑部:我在建筑工地拖砖时腿摔伤了,老板派人把我送进医院,就再也不管了。我向老板提出解决医疗费用问题,但是老板说我们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我只能算是临时工,干一个月给一个月钱,不能享受任何待遇。老板还说我干活不小心,摔伤是自己的责任。请问我该怎么办?张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