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赓大将一生戎马倥偬,战斗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曾四次光临有英雄城美誉的南昌。由于历史时期的不同和斗争形势的复杂,陈赓的四次南昌之行也各具曲折,充满传奇色彩。用他自己的话说:“(前三次南昌之行)或为亡命客,或者站不住,或为阶下囚……”。直至全国解放前夕他率大军兵临南昌,才使自己的南昌情缘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匆匆过客,陈赓一进南昌城1926年9月,风华正茂的陈赓挟“黄埔三杰”之盛名,受党的派遣赴苏联学习政治保卫工作。次年2月,学成回国,奉命到上海辅佐周恩来等人组织并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2.
安排陈赓治疗腿伤 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对革命青年非常关心和爱护,曾找陈赓谈过话,那时,陈赓便认识了宋庆龄。 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会昌战斗中负了重伤,  相似文献   

3.
1933年春某日,因叛徒告密,陈赓将军于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于科学仪器馆(现南昌图书馆)召见陈赓曰:“陈赓,你瘦了。”将军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将军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将军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1943年夏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将军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愣,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将军不语,取主席搪瓷杯,“咕咚咕咚”喝之。而后,擦嘴、…  相似文献   

4.
南昌起义后,指挥部在向潮汕撤退。陈赓奉令带领全营掩护。钱大钧的部队已近在眼前了。他们在掩体后面匍匐前进,突然一跃而起,呐喊着冲锋。陈赓瞄准一个军官,屏住呼吸,放了一枪,可是那个家伙却继续前进,好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同时他听到了手榴弹的炸裂声、急促的步...  相似文献   

5.
1933年春天,因为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抓获,后来被压送到南昌。蒋介石见到陈赓时说:“陈赓,你瘦了。”陈赓回答:“瘦吾貌而肥天下。”陈赓说:“校长也瘦了。”蒋介石说,“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说,“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出于对革命青年的关心和爱护,找陈赓谈过话,并且资助过陈赓从事革命活动。那时,陈赓便认识了宋庆龄。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战斗中腿负了重伤。在党组织的帮助下,陈赓住进了上海牛惠霖骨科医院。牛惠霖大夫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伤情,怀疑他是歹人,可能是作案时受的伤,不很乐意为他治疗。陈赓编假话给他“解释”,仍不能说服牛大夫。陈赓观察这位医生比较正直,有进步思想,就索性把自己的真名实姓告…  相似文献   

7.
幽默的陈赓     
厕所里叫西餐陈赓在南昌起义中受了伤,左腿三处中弹,膝盖处的筋断了,胫骨、腓骨都被打折,不能行动。后来他在副官卢冬生的救护下来到香港。他们刚坐到马路边,巡捕就过来用棒子乱打。副官只好搀扶着陈赓往前走,最后实在走不动了,陈赓指指路中间的房子:"你背我到里头去坐坐吧!"  相似文献   

8.
起义受伤,宋庆龄安排陈赓治疗伤腿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对革命青年非常关心和爱护,曾找陈赓谈过话,那时,陈赓认识了宋庆龄。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会昌战斗时负了重伤,左腿的胫骨和腓骨都被打断。陈赓拖着伤腿,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辗转,终于在上海找到了中共地下党,并住进了牛惠霖骨科医院。陈赓进入医院后,牛惠霖大夫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伤情,怀疑他是歹人,不乐意为他治疗。陈赓观察这位医生比较正直,有进步思想,就索性…  相似文献   

9.
《党史文苑》2007,(2):24-25
南昌起义不但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和创建第一支人民军队而名垂中国革命史册,它还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培养了大批精英,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建国后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中开国元帅中有6人参加了南昌起义。此外,大将粟裕、百陈赓、许光达,上将周士第、赵尔陆、萧克、杨志诚等,以及恽代英、彭湃、王尔琢、毛泽覃、朱云卿、朱完靖、刘畴西、李井泉、李一氓、李硕勋、吴玉章,范长江、林伯渠、罗石冰、周逸群、徐先兆、黄道、陶铸、彭干臣、廖乾吾、谭平山等许许多多人们熟知的人物,都曾在英雄城南昌留下闪光的人生足迹。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能选录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陈赓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又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1943年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帅中,陈赓是一位个性鲜明、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足智多谋,文韬武略,身经百战,多次负伤,且是我军中唯一同日、法、美军都交过手的高级将领,他还是我军高级将领中唯一一个见过鲁迅的人。他与江西、与南昌的缘分也颇深。2017年南昌起义暨建军九十周年之际,陈赓大将三子陈知庶曾于春夏时节两次来到南昌参加相关纪念活动,追寻父亲和革命前辈足迹。笔者均有  相似文献   

12.
肖光 《湘潮》1991,(12)
1927年8月1日凌晨,枪响声划破黎明前的宁静,震撼整个南昌城,起义爆发了。这时,陈赓在起义总指挥部担负保卫工作。南昌起义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立即纠集  相似文献   

13.
尹家民 《湘潮》2010,(8):11-13
<正>1949年5月22日,陈赓率第四兵团经过艰苦奋战,解放了南昌。6月6日,他进入南昌城,会见南昌市军管会主任陈正人。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今日冒雨到南昌,这是历史上第四  相似文献   

14.
1928年4月,上海。正在医院疗伤的陈赓突然接到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军委书记周恩来召见的通知,陈赓既高兴又担忧。陈赓是在南昌起义时膝部受到枪击而负伤的,受伤期间一直得到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高兴的是这次召见,一定有重要的任务需要自己去完成,同  相似文献   

15.
《新湘评论》2005,(10):29-29
陈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一1903年生,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是我党培养的早期军事骨干之一。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起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1931年10月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后在战斗中负伤到上海就医。1933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曾被押赴南昌见蒋介石,  相似文献   

16.
江西是革命老根据地,南昌是英雄城,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陈赓是其中之一。他曾经四次到南昌,每次都带有传奇色彩。 陈赓于一九○三年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二都柳树铺(今龙洞乡)一个武官家庭。一九一六年入湘军,在鲁涤平部第六团二营当兵。不久,他离开旧军队,到长沙铁路局当了办事员。这期间,他  相似文献   

17.
一、天降大任1954年10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推荐,担任中南军区第三政委的谭政调任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协助罗荣桓主持全军政治工作。谭政,1906年6月14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绅商家庭。1927年,谭政在妻兄陈赓的影响下,投笔从戎,到汉口加入了北伐军,先在陈赓担任营长的特务营第二连任上士文书,后到营指导员办公所任准尉司书。“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谭政随陈赓一起逃出汉口。陈赓前往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相似文献   

18.
1949年5月22日,陈赓率第四兵团经过艰苦奋战,解放了南昌。6月6日,陈赓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在日记里写道:“今日冒雨到南昌,这是历史上第四次到此。第一次1927年,蒋匪南昌叛变,我险遭不测,逃入武汉;同年8月,南昌起义,从起义起至退出南昌止,我和李立三担任肃反工作,是为第二次;1932年冬,在红军中负重伤,返沪医治。至次年春,不意被捕,押解南昌,蒋匪曾亲自见我劝降,我始终不屈,是为第三次。这次则以胜利者姿态来此。前三次入城,或为亡命客,或者站不住,或为阶下囚,但均表现了我党之艰苦奋斗。无有前三次,则无今日人民之光荣。特志之,以纪此行。”  相似文献   

19.
卢冬生是我军一位杰出的指挥员。在中国革命战争中,他长期跟随贺龙,南北转战,历展艰辛,几起几落,屡建奇功,成为贺龙的左膀右臂。就是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就在党和人民期待地担负起更重责任时,没有牺牲在炮火纷飞的战场,却倒在了一个苏军败类的枪口下。南昌起义失败后,卢冬生随贺龙回湘西开展武装斗争。为了建立同党中央的联系,卢冬生饱尝艰辛卢冬生,湖南湘潭人。1908年生。1925年到湘军当兵,后参加北伐。南昌暴动时,他在陈赓的警卫营当警卫员。此前曾在贺龙身边当过勤务兵。卢冬生聪明机警,很招人喜爱。南昌起义部队…  相似文献   

20.
陶铸(1908—1969),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年仅19岁的陶铸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在客轮上与肖克结成生死与共的战友 1927年7月间,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周恩来任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7月25日,周恩来在陈赓的陪同下,化装秘密离开武汉,乘船赶赴南昌。抵达南昌后,他立即与刘伯承、恽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