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纪桥》2008,(12)
词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通过命名活动而给予特定事务或现象的语言标记。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等文化因素的差异,词的文化内涵有很大的区别。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中的一大类别,其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文中论述了英汉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正确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从事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2.
词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通过命名活动而给予特定事务或现象的语言标记.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等文化因素的差异,词的文化内涵有很大的区别.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中的一大类别,其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文中论述了英汉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正确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从事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3.
林亚军 《世纪桥》2008,(8):136-137
词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通过命名活动而给予特定事务或现象的语言标记。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等文化因素的差异,词的文化内涵有很大的区别。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中的一大类别,其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文中论述了英汉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正确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从事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为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醒我们,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是对自身文化的正确认知,在树立文化自信的同时始终保持文化的自觉,与此相关的是对"他者"的正确认知。历史经验也表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而市场机制则是文化发展的持久推动力。从当前的国际文化格局看,争取话语权既是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实现从文化"走出去"战略向文化国际化战略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术语是传播知识、技能,进行社会文化、经济交流等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作为科学发展和交流的载体,术语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人类进步历程中知识语言的结晶。[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农业这一术语也在日益丰富与发展、规范,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其表达的含  相似文献   

6.
文化关键词是凝集人类文化经验和知识的思维成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词语。语言三要素中,语义与历史的进程关系最为紧密,因为它能描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化关键词都是西化的产物,偏离了其最初含义。本文择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关键词,以它们的语义演绎为”抓手”来描述历史文化的变迁,力图做到对中西方文化会通的认知与把握,同时指出西方近现代的文化强势对汉语主体性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以关于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经过资本主义社会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理论为根据的、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为价值理想的社会主义学说。"民主社会主义"几经演变,到20世纪以降,成为同"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既不承认社会运动规律又失去人类价值理想、只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的思潮。"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其联系性、共通性逐渐削弱,其差别性、对立性日趋加强,直到在中国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论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代特点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民主社会主义"则把对西方有一定适应性的改良版资本主义搬运到中国来,国际国内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是完全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草根现象异军突起,其主体——草根群体所承载的草根文化也成为时髦的流行语。文化界、教育界出现越来越多使用"草根文化"这一术语现象。简单地说,"草根文化"是指"草根群体"在生产、生活、交往活动中直接或是间接、自发或是自为地为适应和改造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具有主体独立意识又需要话语权实践表达的文化体系。"草根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的,其对于社会主流文化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做人”感言赵永涛据人类学家说,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人性才能不断趋于完美。或许基于这种自我改造的需要,人类的营生中很早就有了"教育"这个行当。人们称教育人的人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愈进步,教育愈发展,人的"质量档次"自然步步...  相似文献   

10.
生态翻译学是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的新视角,其中"关联序链"、"三维转换"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关联序链"是指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知视野往往遵循从语言到文化再到自然生态的研究范式递进和转变,其更注重从认识论层面研究翻译活动;而"三维转换"是指译者在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下进行翻译活动时会遵循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原则,其更关注翻译活动的实际操作层面。文章通过"关联序链"、"三维转换"两个理论视角对晚清民国时期翻译活动进行了梳理、总结和研究,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翻译活动与自然界的关联共性和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变化一样,同样遵循着"适者生存"的生态原则。  相似文献   

11.
陈岳红  向晓红 《世纪桥》2007,(8):113-114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与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隐喻理论可分为实体隐喻、容器隐喻和空间隐等多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草根"现象十分突出,其所承载的"草根文化"发展迅速且势头强劲。重视"草根文化"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性,并对这一文化的发展加以优化引导,充分利用"草根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巴赫金对话理论"是俄罗斯学者巴赫金创造的理论,"对话是人类生存的本质"是该理论的核心。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对话理论为指导,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对话"模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荣开明 《学习月刊》2014,(17):26-29
邓小平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最为称奇的是他一生经历的三"落"三"起"特殊经历,尤其是他在十年"文革"中第三次"落"后再"起",成为继毛泽东之后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危难重重,国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期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格局,将"危"转化为"机"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人们都对中国的成就表示惊讶和赞赏。  相似文献   

15.
付佳 《世纪桥》2011,(13):84-85
本文在分析应试者完成复合式听写题型时所出现的问题后,从认知学角度对一些听力策略进行分析,目的是帮助听者找到合适有效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听与写的能力,并开发语言的综合能力。所运用的图式理论包括三大要素: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通过图式激活而达到意义重建的方法有"自下而上"的材料驱动加工模式,"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加工模式,还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的交互过程。目的是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者转为主动的听者,以便在复合式听写中完整地发挥自己的听力能力,取得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事物的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公共池塘资源理论"打破了在此问题上的国家理论和企业家理论模式,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主治理的行为模式有效解决这个困境。我国有独特的文化和制度,完全采用西方经济产权路径以及自主治理路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困境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借鉴和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制度,促进我国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未来世界的竞争,将会是文化的竞争,因为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现代化始于工业化,而文化的现代化,又早于工业化.正是文化的批判导致人们对已有的世界产生的怀疑,使得相对先进于封建制度的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在欧洲大陆确立,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那个时候开始,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便没有停止过.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的爆发,特别是资本主义后期金融危机的出现,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文化批判也在加深.这种文化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模式,增强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的自我纠错能力,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速度虽然减缓,但仍然在发展.当主要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对于后工业化或后现代化的文化批判仍然在继续.这种批判的结果,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继续发展,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使世界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世界发展的主要模式,不再是一元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也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成为对当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文化批判的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18.
概念隐喻是对一般隐喻表达式的概括和总结,它反映人类的认知与思维。英汉两种语言的概念隐喻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概念隐喻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跨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析“千里马”和“老黄牛”白明高在人们心目中"千里马"和"老黄牛"都是美好的l$征。前者比喻高速度或有才干的人,后者比喻埋头苦干,有舐犊之美的人。实践证明,这两种精神的人,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把"老黄牛'"和"千里马"对立起来显然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精神上的“钙”。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补足人们精神上的"钙"呢?应该牢牢抓住以下几点:首先,着力增强认知认同。要使一种价值观念落地生根,就要增强认知认同,使之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一是增强理性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