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思政课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必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坚定自信,明确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和精华,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的特点,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重视文化的力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民族性,提升思政课的理论亲和力;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生动性,提升思政课的话语亲和力;着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思政课的载体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中学思政课教师树立德法兼修教学理念是中学思政课“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德治和法治价值一致、道德和法律相互转化以及中学思政课教学目标一致的必然要求。为了培养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横向有机融合和纵向有机衔接,做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做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4.
自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当代文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实践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无疑是这种结合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内容方面,当前的融入难以兼顾“思想政治教育视界”、“传统文化视界”与“大学生的视界”、理论内容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在形式方面,还尚未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融入方法,师生关系方面缺少合理而持续的互动关系。主要是由于融入处于在各种社会思潮型构的多样化思想境域中、思政课的话语形态主要是“抽象性”政治话语形态、教师主体性缺失、缺乏一套普遍适用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体制。针对这些问题,基于问题的情境教学可以是一种有益的实践探索,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建立系统性、科学化、全程性、日常化的评价-反馈机制和经费支持是这条路径的可取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数学文化承载的人文精神与思政元素对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是中学生成人成才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挖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推动中学数学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一、厚植责任担当、倾情奉献的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切实有效的算法,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和史实支撑。思政教师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好党史故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德育为首的育人功能。用好、用活党史资源,坚持学科育人;弘扬优秀党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树立"大思政"理念,迈进社会大课堂;遵循党史足迹,重视实践教学,着力打造培根铸魂育人思政课程。  相似文献   

7.
<正>非遗文化进课堂,代代相传谱华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校园、进课堂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浙江台州地区历史文脉炽盛,非遗底蕴深厚,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我们要因地制宜,积极挖掘和利用好非遗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义。1.深耕教材:挖掘非遗文化的教学价值。思政课教材坚持以文化人,育人立意精准鲜明,通过系统完整的科学布局,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有机统一体,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高度契合又一体相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其"特"之根基所在、精神命脉和内源性动力。体现人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想理念、既与传统相系又与现代相接的传统美德和反映道义高度及美学追求的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三大核心要素,因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切入点。但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调和关系,而需要在历史维度上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在现实维度上梳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在发展维度上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适应时代环境的和学生思想特点的变化,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显得尤为重要。自助式实践作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一种新途径、新形式,它不仅让实践教学回归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而且可以促进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互动,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校园、社会、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来开展自助式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而且也能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徒制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根据杜威经验哲学理论,可构建一种基于经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将现代学徒制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新的模式下,思政实践教学目标需立足思政与职业的融合,不断改组与改造经验;教学内容应基于职业情境,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教学过程需要师徒、师生等多元主客体的交互,不断产生有意义的经验;教学评价需多元评价,促进经验与其生产机制匹配。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和体系建设的重要资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要遵循与思政课知识体系相衔接的原则:其一,在知的层面挖掘富含唯物、辩证发展的哲学思想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其二,在情的层面挖掘富含崇德向善、仁爱共济的社会关爱思想促进道德修养的培塑;其三,在信的层面挖掘富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促进政治觉悟的提高;其四,在意的层面挖掘富含坚韧豁达、开拓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促进精神力量的激发。  相似文献   

12.
张运萍 《传承》2014,(10):66-67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是高校思政课内容改革的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握时代的脉搏,用传统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迫切任务。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研究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价值,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学思政课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扎实推动中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应当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做到融入内容准确全面,科学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价值意蕴;坚持守正创新,提高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的高效化;强调多频共振,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14.
<正>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工程,是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战略选择。思政课一体化强调要树立思政课共同体理念,整体规划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进行思政教育。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议题教学有助于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促进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显著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被虚化和弱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缺乏清晰认识,资源匮乏、现有资源缺乏整合,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举步维艰。受美国高校"服务性学习"的理念和方法的启发,分别从加强理论研究,科学确定实践教学内涵;结合课程特点,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点面结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整合资源,发挥校园网络与社会网络的交互作用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承载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家国情怀和价值情感,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生要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文明的溯源性成果。重庆是巴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民族文脉炽盛,乡风民俗醇厚,文化特色独具。我们以"基于重庆乡土民俗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整合的实践研究"为抓手,积极寻根乡土民俗,以优秀民俗文化丰富学生生活,丰泽学生生命,丰实教育内涵,对提升教学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4日,由九州文化传播中心、罗浮山国学院、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办,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协办,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承办的2017海峡两岸"中华民族敬天祈福"活动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此次活动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对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精英论道探究融合之路中华传统文化交流大会是2017海峡两岸"中华民  相似文献   

19.
增强"社科方法论"教学的理论性是思政课建设的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要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出发挖掘"社科方法论"教学的理论深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提升"社科方法论"教学的理论温度,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发增强"社科方法论"教学的理论力度,让"社科方法论"教学以理服人、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应随之提升。作为培训者,应该采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培训模式,提升中学思政课骨干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中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素养、课堂教育教学和校本培训素养方面的能力,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思政课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