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扎根于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国具体实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一以贯之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自觉和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根本保障上不动摇,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性质不改、目标不变、动力不减、根基不动;要厚植中国特色,拓展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特色、发展模式、发展规律;要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开创文明新形态、发展新路径、理论新观念;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拓展有组织、高质量、大格局的中国式现代化,从而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方向正确、特色鲜明、守正创新、持续发展的具有强大生机活力的新型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走向国富民强的科学抉择。基于世界现代化的实践史,可分别从时间、价值和实践三重维度深入挖掘其理论内涵并澄清它与工业化、西方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始终秉承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展开了对资本现代化的历史性分析和实质性批判,并极富远见地勾勒了未来现代化的情形。马克思的现代化设想在中国得以落实,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结合具体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引领中国人民迈入现代化行列的成功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应对世事变化过程中的睿智之举。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在朝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并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集中力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开辟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以创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生产方式的主体变革;坚持自然史与人类实践史相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中国式现代化以生产方式正义作为内在价值根据,通过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全面生产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需要等不断彰显。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1]。历史和现实证明,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由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遵循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原则,把握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才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反腐倡廉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应有之义,其内涵包括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反腐倡廉的本质是我们党的深刻自我革命、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反腐倡廉自我革命品质三个方面。建党百年来,反腐倡廉构成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鲜明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了“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反腐倡廉探索实践”、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进行了“群众运动式反腐倡廉的探索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进行了“法制化、制度化反腐倡廉的探索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在进行“立体化反腐倡廉的探索实践”。新时代新征程,应以伟大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即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加强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进行反腐倡廉的系统治理。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大会的理论成果十分丰富,深入学习领会好、全面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政治任务。用协调发展思维完整准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为党的中心任务。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坚持“两个结合”而创造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其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8.
杨欣 《学理论》2012,(27):120-121
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内部连续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这些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坚贞不渝地走群众路线,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的区别。两者的形成过程和阶段相似,主要经验相似,面临的挑战相似,都源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但二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基本含义不同、参照系不同、对世界产生影响的角度不同。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同时加强两大研究范式之间的交流,共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丰富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多元探索。  相似文献   

10.
时论新语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艰巨的创业时期。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能否坚持艰苦创业,是关系到我们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我们这一代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开拓创业的一代。创业维艰,我们必须坚持吃苦在前、享  相似文献   

11.
在比较现代化视野中,西方现代化模式建立在对科技进步与物质增长的显性高扬,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隐性遮蔽基础上。本质上,西方现代化的合法性叙事推崇的是人对自然的征服剥夺,其必然深陷生态困境之中。中国基本的生态国情、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都决定中国必须走一条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在理论依据上,基于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对中国传统生态理念的汲取转化以及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面贯彻,我们党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突出位置。在实践路径上,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二元悖论”,依靠技术、制度与生态思维探索了一条内含生态正义的总体性现代化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标定了前进方向,而且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2.
<正>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创刊30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努力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和规律,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在确保改革建设顺利进行和社会大局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孟英 《理论导刊》2003,(1):44-46
20世纪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历程,为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迪:爱国主义,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动力源泉;不懈追求,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全面发展,建设协调并进的系统工程;抓住中心,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循序渐进,坚持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这些经验和启迪,值得我们认真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权理论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权理论表现为推翻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探索;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政权理论表现为巩固、建设、运用政权,防止政权变质变色的实践探究和理论阐释;三是改革开放时期,政权理论在社会关系、阶级阶层关系新调整的背景下表现为对人民民主理论的全新阐述;四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党的政权理论表现为重新确认政权本性及推动政权建设现代化的理论说明.新的时代条件下,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权学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治国理政的探索与实践中,邓小平对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行治国理政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强调经济建设对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二是"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三是"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四是"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好群众意识形态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五是"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站出来讲话",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才能有力排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障碍。邓小平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为当前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坚持并发展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治国理政的物质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治国理政的政治方向;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建设治国理政的法治体系;做好宣传工作,巩固治国理政的群众基础;整合多元社会思潮,优化治国理政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从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有助于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总体来看,其经验与智慧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本保证;实现人民利益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价值旨归;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认知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科学依据;对发展阶段的系统谋划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17.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对于一个14亿多人口、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现代化就无从谈起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和方向,最显著的一点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如何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保证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这是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所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党的建设新…  相似文献   

19.
在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切探索和实践中,都始终离不开实现共同富裕这个主题;今天,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在现阶段人的解放和发展上来,即实现共同富裕。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重大命题,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辟和推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新时代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一命题,需要将其放置于世界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宏观视野下考察和审视。鸦片战争的爆发迫使中国被动开启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道路的本质规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在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节点,立足唯物史观,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百年探索的历史脉络,全面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就和经验,对于进一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现代化道路的方向和核心力量,坚定不移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