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衡水市冀州区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着力构建“智治”为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基层党建+网格化+信息化”模式,建设全域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创新“1234”工作体系,即“打造一个全域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网格化治理、信息化管理两个体系;建强基层网格员、行政执法和服务人员、司法调解员三支队伍;完善组织调度、一人一案、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2.
《机构与行政》2023,(9):24-25
<正>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淄博市博山区以“红色”为基础底色,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做好“蓝色”网格治理,提升“金色”健康服务保障,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突出红色引领,建强“桥头堡”。一是加强党建工作办公室建设,优化机构职责,明确基层党建、党群服务、党员教育等工作职能。配齐配强党务工作力量,党建办副主任专职专干基层党建工作,将党建办各项工作职能落实、  相似文献   

3.
<正>昌邑市以基层治理示范镇创建为契机,在柳疃镇探索建立“一核引领、一网兜底、一体服务”基层治理体系,从体制机制上有效纾解基层堵点难点问题,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一、“一核引领”,让党建“小项目”驱动“大治理”一是完善“五级联动”领导体制。强化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构建“镇党委—社区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组织设置,确保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无空白地带、无缺位错位。单设党建专责机构,在镇党群服务中心加挂党校(党员教育中心)牌子,  相似文献   

4.
<正>通州区北苑街道帅府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在接诉即办工作中坚持向前一步、主动治理,探索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的“三化”工作法:细化治理模式,走出去听民意;强化服务方式,融起来共破题;优化工作队伍,集中学办实事。一系列创新举措将社区打造为亲民、便民、利民、惠民的“幸福地”。  相似文献   

5.
<正>班玛县地处青川两省交界,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地区、涉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也是涉藏地区县域社会治理的典型成功经验“班玛经验”的诞生地。近年来,班玛县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省委、州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各项部署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班玛”为目标,深化打造“班玛经验”3.0版本,积极构建“五治融合”治理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涉藏特点、班玛特色的发展道路,谱写了涉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班玛篇章”。  相似文献   

6.
<正>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指示精神为载体,不断将社会治理引向深入是沈阳市的创举。沈北新区清水台街道在践行“两邻”理念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党建引领,完善机制以基层党建工作凝聚志愿者队伍,是清水台街道社会治理的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为破解基层诉求集中、矛盾反复等实际问题,丰台区创新建立“治理书记”机制,撬动区级政策、资源、力量下沉,为基层治理聚智赋能,从机关事业单位择优26名党员干部,下沉到问题突出的社区(村)蹲点攻坚、集中破题,增强基层治理的“原动力”,推动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协助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建立起长效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金小飞  安通 《当代贵州》2023,(33):72-73
<正>依靠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青松小区已然成为安顺经开区老旧小区自管自治范本,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份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松实践。“青松小区8栋1楼张姨打不开门了,老人挺着急。”“收到,已派单给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的小陈。”“已帮张姨把门打开,还给生锈的锁上了油,门锁已可正常开关了。”  相似文献   

9.
<正>打造920个“红色网格”、推动成立“红色物业”、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红色商圈”创建……近年来,大连市沙河口区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党建引领有效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一盘棋”,全区基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居民群众纷纷点赞。  相似文献   

10.
方亚丽 《当代贵州》2024,(15):44-45
<正>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贵州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治理主体之间有效协调,使治理更精准、高效,进而推动整体智治,努力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由“治”向“智”转变。数智赋治,推动社会治理向现代化迈进。贵州获批国家网络身份认证试点,政务服务标准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100%、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数字治理、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1.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的本土特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不是“统合”社区、“管控”社区、“包办”社区,而是“激活”社区,推动社区自治迈向党建引领社区“共治”。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形成“联动”治理、“委托”治理、“情感”治理、“自主”治理、“兜底”治理的创新模式。“结对帮扶”“多方联动”的方式,党建引领商业型社区“联动”治理模式有效解决了社区单元楼“无人管”的难题。党建引领安置型社区“委托”治理模式增强了居民的主体性意识,明晰了治理主体间的权责边界。以“情感”为联结机制和治理要素,党建引领过渡型社区治理模式推动“陌生人”社区向“共同体”社区转变。党建引领老旧型社区“自主”治理模式以供需有效对接为核心,社区党组织引导社区自组织主动对接居民需求,促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党建引领院落型社区“兜底”治理以“连片捆绑”为核心机制,推动院落型社区的整体性治理。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围绕党建引领,形成一套广覆盖、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模式。红色引领聚合力。区委成立“红色物业”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构建“党建引领、行业指导、基层主抓”的物业管理服务新体系;采取单独建、联合建、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全面推进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创优服务增活力。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围绕党建引领,形成一套广覆盖、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模式。红色引领聚合力。区委成立“红色物业”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构建“党建引领、行业指导、基层主抓”的物业管理服务新体系;采取单独建、联合建、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全面推进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创优服务增活力。  相似文献   

14.
乡村社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乡村治理成效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基于其“整体性”的显著优势而呈现出“乘数效应”,“三治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多地乡村治理“三治融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掌好乡村建设之舵;完善村民自治,筑牢乡村治理之基;加强法治保障,夯实乡村治理之本;发挥德治教化,淬炼乡村治理之魂;促进三治融合,凝聚乡村治理之力。  相似文献   

15.
<正>西城区牛街街道党工委在推进“红墙先锋工程”中,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建立党员带群众、党组织带楼院的“双带”机制,集中破解了一批基层治理难题,持续推进街区环境整体提升。楼院是民意需求的交汇点,也是党组织与百姓联系的落脚点。2023年,街道党工委聚焦老旧小区整治,  相似文献   

16.
“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路径,其以具备“软治理”属性的德治为支撑、以“硬治理”属性的法治为保障、以“软硬兼施”属性的自治为根基。当前,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新挑战,造成了乡村自治效果不佳、法治运行不畅和德治作用式微的困境,阻碍着“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基于此,应深化村民自治以夯实“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根基,强化乡村法治以增强“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保障,抓好乡村德治以筑牢“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支撑。不断推动自治、德治与法治密切配合、互为补充,最终实现“三治”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高佳丽 《党建》2024,(2):56-57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受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神经末梢”。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方面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陕西省韩城市立足自身实际,坚持党建引领,着眼域内“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以及城区面积小、人口密集,山区面积大、人口分散且多为老年人口的现实情况,树立“小切口、大改革,微创新、大集成”理念,着力构建“一网统管”体系,纵深推进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契合实际、务实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机构与行政》2023,(7):18-19
<正>近年来,烟台市牟平区坚持把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固本之策,持续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党建引领、权责统一、运转协调、集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机制,解码为民服务高效路径,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一、坚持党建领航导向,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一是提升区委统筹力。成立区委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强化区委主抓的集中领导角色,建立“区委领导、党政双责、部门协同”的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在部分农村,“村霸”、宗族恶势力猖獗,违反党纪国法,操纵选举、暴力抗法、霸占资源,民众深恶痛绝。“村霸”不仅给农村干部队伍的公信力造成了巨大损害,更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我国目前有4万多个乡镇、近70万个行政村,农村的和谐稳定是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石,农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末梢神经”。如何防止村官成“村霸”,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今年1月,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强调,要加大对  相似文献   

20.
普安县江西坡镇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全面推行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小组“微治理”,通过组建“微组织”、开展“微服务”、推行“微教育”、实行“微管理”、强化“微监督”,引领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强大内生动力。一、江西坡镇的“微治理”模式普安县江西坡镇党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村民小组延伸,形成了“微治理”模式。普安县江西坡镇的“微治理”模式包括以村民小组、党小组和村民理事会为核心的“微组织”,以网格长和网格员开展“微服务”,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或“道德大讲堂”等载体推行“微教育”,推行诚信村民管理办法实行“微管理”,以群众监督为主体强化“微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