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孙中山先生,一生为民族的富强和国家的统一而不懈奋斗,祖国的宝岛台湾也一直萦系在他的心中,在其一生的著作和言论中,直接涉及台湾和台湾光复问题的有35处之多,而且他还四次到过台湾。第一次为谋划惠州起义而赴台中山先生在檀香山  相似文献   

2.
何标 《台声》2011,(8):42-43
百年前,被日本帝国主义霸占了16年的台湾和广大台胞,深受辛亥革命胜利影响的。最早的反清团体分支机构,就秘密建立在台北。孙中山曾4次亲自赴台或途经台湾,并且坐镇台北40多天,直接指挥内陆沿海的起义活动。辛亥革命的胜利,也再度掀起台湾武装抗日的浪潮,一些台湾志士背井离乡投奔孙先生麾下参加革命。广大台胞对中山先生无比敬仰,他们把台湾回归祖国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22)
正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尽管民进党当局"只放假不纪念",但台湾多处仍自发举办展览、座谈会等活动进行缅怀。国民党向孙中山铜像致敬诞辰日当天上午,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中常委及党务主管,赴台北"国父纪念馆"向孙中山铜像献花致敬,并为纪念孙中山诞辰的特展揭幕。此次特展,以文字资料、图片和实物,展现孙中山领导中国革命的事迹、台湾与革命的连结等。实物资料包括孙中山的中山装、孙中山手书的  相似文献   

4.
许多台湾人都误认为孙中山是国民党带到台湾的,其实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就同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只身三次到台湾,在那里留下了革命的踪影,现在的“逸仙公园”即“孙中山台湾史迹纪念馆”,就是由孙中山先生第二次赴台时居住过的“梅屋敷”旅馆改建而成的。孙中山先生对台湾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相似文献   

5.
台湾     
《台声》2016,(21)
正热点两岸共同的记忆——孙中山10月27日,由《旺报》主办的"纪念孙中山150岁诞辰——对当前两岸关系的启示"论坛在台北举行。与会学者和社会人士表示,孙中山毕生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鞠躬尽瘁。纪念和缅怀他的精神思想,有助于厘清当下台湾社会一些人对于两岸关系的迷思,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启示。中国统一联盟主席戚嘉林说,"孙中山先生是两岸人民共同敬仰的伟人,也是台湾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年受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感召,台湾涌现了罗福星、蒋渭水等一批抗日  相似文献   

6.
虞德亮 《台声》2002,(11):20-21
金秋九月,上海豫园,“孙中山先生史迹画展”在此隆重举行。这次画展由上海豫园管理处与“台北国父纪念馆”联合举办,也是“台北国父纪念馆”在沪的首次展览,展出的50幅作品,由台湾数十位书画名家共襄而成,件件皆是艺术精品,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前来观赏。常来常往情谊浓举办书画展览,传播中国文化,上海豫园管理处和“台北国父纪念馆”有着共同的理念,彼此往来密切已成为知己。2000年12月18日至28日,应“台北国父纪念馆”的邀请,上海豫园管理处赴台举办《豫园馆藏书画展》。数十年来,豫园收藏了清代和现代名家书画千余…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1)
正2015年12月21日,应《孙中山台湾足迹》筹备委员会、广东人民出版社邀请,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出席了《孙中山台湾足迹》珍藏画册首发式,并同与会嘉宾一起为画册剪彩。纪斌在致辞中向孙中山先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他说,中山先生毕生为追求祖国统一而奔波操劳,他提出三民主义,给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指引了前进的道路,临终还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嘱。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15,(3)
<正>林文英(1873-1914),男,原名林天泽,原籍海南文昌清澜镇世坑村人,1873年出生于泰国。年少就胸怀大志,通经史。中学毕业后自泰国赴东京留学,与孙中山结识,参加中国同盟会。毕业后返泰创办《华暹时报》,宣传革命,参加过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在患难中极力辅助孙中山,多次巧妙掩护孙中山脱险。1909年,遵照孙中山指示返琼成立同盟会海口支会。辛亥革命胜利后,任广东  相似文献   

9.
基层视线     
《政协天地》2012,(10):51
漳州市政协组团赴台参加图书展漳州市政协9月13日组织一批漳台宗亲文化图书参加在台北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图书展。期间,市政协还在台北举办了《台湾涉漳旧地名与聚落开发》一书的首发式。本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图书展是大陆首次以宗亲文化为主题组织的一次参展活动,漳州市政协汇集了《漳州文化丛书》、《漳州姓氏》、《漳州与台湾关系丛书》、《漳州与台湾族谱对接指南》、《闽南话漳腔辞典》、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5,(20)
<正>10月1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在广州会面,就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以及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交换意见,达成积极共识。张志军表示,我们在广州举行工作会面,很有意义。广州凝结着两岸同胞许多共同的历史记忆,记载着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记载着孙中山先生为了实现"振兴中华"的理想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等抗争足迹,记载着国共两党为了国家的未来和民族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的台湾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宝 《两岸关系》2006,(12):25-25
今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回顾孙中山先生40年的革命生涯,他一直都在为祖国的统一而奔波,台湾始终萦系在他的心中。1894年,孙中山先生上书李鸿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被拒后,于11月24日到檀香山创建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甲午战争失败后,腐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政协公报》2011,(10):36-36
<正>在孙中山的一生中,为其赴汤蹈火的大有人在,其身边的"左龙右马"即是。1909年,孙中山在美演说,一英武青年上前叩头拜见中山先生,说:"我要追随先生。"孙中山说:"革命是要杀头的,你有这个胆量?"青年答曰:"杀头!我不怕!"这就是孙中山后来的侍卫官马湘。马湘的《跟随孙中山先生十余年的回忆》一书记载:1915年冬,袁世凯复辟帝制。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有着一些共同纪念和颂扬的民族英雄。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一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台湾籍辛亥志士林祖密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人民日报》于1981年10月12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忆先辈遗言,盼祖国统一》的文章,赞扬林祖密拒绝日本侵略者妄想利用雾峰林家在台湾的崇高威望怀柔台湾人民的企图,毅然廉价变卖台湾庞大家产举家回到祖国大陆,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忠实学生和部下。鉴于林祖密对辛亥革命所作的贡献,祖国大陆于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特邀林祖密将军的后代来北京参加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吴克泰 《台声》2002,(2):40-43
1947年台湾人民爆发“二&#183;二八”起义。事件发生时,我是台湾《中外日报》记者,恰在台北,第一篇关于“二&#183;二八”事件的详细报道,就是我和周青先生合写的。事件后,我们被国民党反动派通缉,并被迫离乡。作为当年参加起义的一分子,我有责任把自己的经历、见闻、感受、认识写出来,以正视听。并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6月22日,福建省吴氏委员会会长吴建华和名誉会长吴建春率领的福建吴氏委员会参访团首次赴台湾高雄参加第四届海峡百姓论坛。在台期间,福建省吴氏委员会参访团会见了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并与台北吴氏宗亲交流,还先后在台湾各地游览观光,6月29日安全返回福州等地,  相似文献   

16.
交流短波     
两岸芭蕾同台共舞 两岸芭蕾舞界首次同台演出。广东芭蕾舞团与台北“国际芭蕾舞团”于1月在台北,台中和台南三地,携手推出“两岸芭蕾文化交流之夜”演出活动,将精彩的古典、现代、民族及爵士芭蕾舞,呈现给台湾观众。 10年前,北京中央芭蕾舞团曾经来台献艺,给台湾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次赴台,他们演出选自《海盗》、《吉赛尔》双人舞等3支古典芭蕾,《梁山伯与祝英台》、《舞越潇湘》两支民族芭蕾,以及数支现代芭蕾、爵士芭蕾作品。刚于去年8月成立的台北“国际芭蕾舞团’,是创团后首次参与公演,  相似文献   

17.
黄健 《今日广西》2008,(13):24-25
上午从酒店出发,参观台北国父(孙中山)纪念馆,茶色瓦片的大屋檐,每面100米长,14个柱子,是蒋介石执政时代建造。旁边是中山公园,为纪念孙中山修建。拾级而上,大厅内有孙中山雕像,五个卫兵行礼步值勤换岗,伴随着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大厅。二楼东侧大厅有孙中山图书馆、阅览室,两侧有纪念品商店。一楼东侧是孙中山事迹陈列展览,分为“读书救国,组党建国,革命起义,建立民国,三民主义,民主宪政”六个阶段,体现了国民党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  相似文献   

18.
向孙中山三鞠躬──访台北国父纪念馆日农春雨过后,台北的空气难得如此清新,中山公园更是繁花似锦、郁郁葱葱。这里有一块绿色环抱的圣地──国父纪念馆。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是海内外共仰的一代伟人。为纪念孙中山一百周年诞辰,台湾在1966年决定修建此馆以资纪...  相似文献   

19.
国内中国国民党代表团赴祖国大陆参访3月28日至4月1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之际,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国民党代表团一行34人赴祖国大陆祭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南京中山陵和北京中山先生衣冠冢。这是56年来中国国民党高级代表团首次赴大陆参访。3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会同商务部、农业部等部门与国民党代表团举行会谈,达成了两岸节日包机常态化、促进两岸农贸合作及台湾学生将享受大陆学生收费待遇等12条共识。中国国民党的“缅怀之旅,破冰之旅”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积极意义受到海内外的高度赞誉。我国开展首次环球大洋…  相似文献   

20.
林文静 《台声》2010,(1):45-46
<正> 2009年11月12日至21日,广州市台联首次以"广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的名义赴台进行交流访问。在10天的参访中,交流团一行拜访了台湾中山大学亚太区域研究所、台北企业经理协进会、台北广东同乡会和台南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等10余家社团,还在台商朋友的帮助下深入台湾的乡间里弄,倾听当地朋友与专业人士介绍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透过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