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5,(20)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令诸多画家激动不已的题材。古往今来,画黄河者无数,宏篇巨作则不多见。画家成方倾七年之力,于2014年12月终于完成长40米、宽0.4米的《黄河全图》,全景再现了黄河源头至入海口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2.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好黄河,建设好黄河生态带,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2019年6月24日~27日,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赵素萍带领部分驻豫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赴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濮阳市,就黄河生态带建设情况开展调研。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丁巍参加调研。  相似文献   

3.
冯实  艾诚  杨乐 《中国残疾人》2010,(12):26-31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诗仙李白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道尽黄河性格的不屈与壮烈。黄河于甘肃,穿越峡谷,汇集支流,百折而不挠,土地虽然贫瘠,  相似文献   

4.
<正>滚滚黄河水,九曲回荡,浩浩汤汤。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耀眼的华夏文明。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绝唱,到民族蒙难时《黄河大合唱》的鸿篇巨制,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荡气回肠的诗词佳作,述说着黄河的磅礴壮丽和古老伟大。进入新时代,如何走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千百年来,黄河滋养了沿岸丰饶的物产,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黄河也是一条自然条件复杂、河情极其特殊的河流,多害多灾。历史上,黄河上中游地区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泥沙淤积,形成悬河,洪水肆虐。多沙、少水、污染严重、生态脆弱,是黄河流域的核心问题,尤其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经济社  相似文献   

6.
正快速城市化历史进程中,迫切需要营造生态永续面向未来的城市生活,以此保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形成城市文明与流域生态的良性循环、交相辉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催生了流域城市的诞生、辉煌、迁徙和湮灭。4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城市萌芽,从夏代到秦统一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城市成长发展的主要集中地区;清至民国,黄河流域范围有城市236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九曲黄河奔流入海,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保护和治理黄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并召开座谈会,多次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相似文献   

8.
正凝聚河南力量为黄河保护发展提供制度规范九曲黄河奔流入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9年9月18日,  相似文献   

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水沙关系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力量。  相似文献   

10.
王德亮 《协商论坛》2010,(12):49-5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儿女的成长,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同时,黄河又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决口改道,每次都给两岸及沿黄的群众带来深重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加大对黄河的治理力度,取得明显成效,黄河两岸人民过着和谐、安详、富足的生活。如何让"天堑"进一步成为两岸人民共富共荣的通途?范圣坤想到了也做到了。  相似文献   

1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并召开座谈会,多次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黄河保护立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相似文献   

12.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1年12月17日,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大会上,九三学社中央关于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建议被评选为建言献策优秀成果。这是九三学社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号召,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参政履职的一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张慧霞 《前进》2017,(1):43-44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沿黄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象征。这条横亘在中华大地"金色的巨龙",穿过山西境内4市19县(市),给三晋大地填加了波澜壮阔的美景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老牛湾、古长城、万家寨、娘娘滩、黄河水蚀浮雕、碛口古镇、西湾民居、红军东征纪念馆、黄河蛇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的构想 1952年10月30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出京巡视,他选择了被中华民族视为“母亲河”的黄河。  相似文献   

15.
黄河赤子情──记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崔树彬打开中国地图,一条“几”字形的巨龙赫然在北方的土地上奔腾。这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用她的乳汁哺育着华夏儿女。可是,曾几何时,“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减弱了,黄河...  相似文献   

16.
云破月来花弄影访河南省书协主席张海蔡春生黄河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条母亲河,古往今来,在她的怀抱里,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九朝古都洛阳偃师县,黄河又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出了当代著名的书法艺术家张海先生。正是叶稠荫翠的季节,我们在河南省...  相似文献   

17.
黄委会民主党派纪念人民治黄50年自194o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以来,已走过50个春秋,黄河从历史上多灾多难的害河已成为造福人民的一条母亲河。黄委会各民主党派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置身于黄河治理,在防洪、水电开发、水资源利用、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18.
6月2日,民盟中央副主席冯之浚在河南考察期间,与黄河水利委员会领导及部分治黄专家进行了座谈。座谈中冯之浚指出: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民盟中央提交的关于黄河治理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提案,这不在于...  相似文献   

19.
<正>工程拦沙可造成的淤积尺度和危害巨大。治理黄河不能改变黄河的自然属性,"黄河清"不是好事。未来黄河治理应该着重加强水土保持,提高水利工程"拦粗排细"功能。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黄河北越京津、南极长江,12000年来在平原堆积了平均厚度35.6米的泥沙,创造了广袤的华北及黄淮平原。花园口以下800千米的黄河下游是地上悬河,长期泛滥,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与华夏安危兴衰密切相关。人民治黄已经实现70年安澜,而黄河的长远安全则是中华大地平安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盛夏的乌海热浪袭人,万里黄河波涛滚滚。住在黄河岸边的冯治权三年间在这条母亲河里救出7名溺水者,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些鲜活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来,使他们重新回到人间,回到母亲的怀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