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后,在文言小说创作中形成“摹蒲”趋尚,名之为藻绘小说,然对藻绘小说的艺术个性及借鉴意义未得深究.从以蒲松龄为代表的思想“有意”与艺术“有意”,探讨了藻绘小说在小说叙述观念、风格上与“他类”文言小说的本质区别,以及在小说语言、情节、人物等如何运用小说的技巧及经验原型,突破文言的容受性,使文言小说成为一个具有组织性的架构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叙事文体学的角度对读贾平凹小说《极花》与韩斌的英译本,可以发现译者对源文本中语言陌生化的现象进行了有效处理,体现出颇为独特的翻译风格。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陌生化主要表现为语音、书写、词汇、语法、语体和语义等六个层面的偏离。陌生化语言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抗阻式翻译,无论目标文本与源文本的陌生化程度吻合与否,只要合理保留陌生化语言,就能突出源文本中语言和文化的异质性,从而为目标读者营造出新的阅读体验和新的审美认知,引发其阅读兴趣,最终获得接受度较高的译本。  相似文献   

3.
论琼瑶小说创作及其文学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的生活际遇和美学追求使琼瑶前期小说偏爱悲剧,而后期创作则明显地拒绝和消解悲剧。琼瑶小说在情节结构、人物、主题、语言诸方面均存在着模式化倾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琼瑶模式”。在中国现当代言情文学史上,琼瑶是个承前启后的作家,一方面上承前辈作家如张恨水等的文学传统,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创作模式影响了三毛、亦舒等同时代及后辈作家。  相似文献   

4.
陶丽萍 《理论月刊》2004,(12):127-128
陌生化是广告创作突破受众漠视,产生视觉和心理刺激力,引发共鸣的有效武器。要达到陌生化的效果,须逆于恒常,在广告语言符号和形象符号的各个层面进行大胆创新,创造新话语、新意象、新意境,达到引起注意、沟通心灵的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5.
黄春慧  韩伟表 《求索》2008,(1):166-168
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流贯着一脉散文化小说的创作传统。纵观散文化小说,它们无不体现出一种“水性”。这种“水性”在表层表现为“水的背景”,在深层上却表现为文本中弥漫着的阴柔气质,表现为单纯美善的人物和散化随意的结构。本文透过对散文化小说“水情结”的剖析,透视散文化小说诗性世界的文学魅力和艺术感召力。  相似文献   

6.
姚公涛 《求索》2011,(9):193-195
“新小说”的叙事话语有文体的综合、意义的反讽、声音的复合、语式的自然等特征。“新小说”文体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它从小说话语文体自身特点出发,融戏剧话语、电影话语、散文话语等话语文体于一体。从意义构成上看,“新小说”的反讽主要表现在叙事中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声音上的复合型是“新小说”叙事话语的又一重要特点,主要表现在叙述中有各种叙述声音的融合。从叙述语式构成看,“新小说”叙事话语主要呈现叙述者与“物”和谐并列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不确定性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作家高呼“篇篇怪”的口号,热衷于写作技巧的实验创新,向传统小说写作模式发起狂攻。他们离经叛道,以不确定性为创作原则,从语言、情节、现实、人物等维度对小说的确定性进行多重解构,使小说成为“一切都行”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冯利华 《求索》2010,(4):171-173
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理论,主张在创作中运用艺术手法塑造新的意象,延长接受者的审美体验过程。苏轼、黄庭坚、惠洪等人突破传统用典局限,提出以"以故为新"为核心的诗歌创作理论。在其影响下形成的"以才学为诗"如同"齐言喻楚",使诗歌文本"陌生化",增加接受者的理解难度。阐释者虽力图破译其诗歌典故密码,但由于情感、文化和价值取向等主观条件的差异,其所期之"以与古人相遇",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阐释文本反而会令诗歌与接受者再隔一重,产生双重"陌生化"效应。  相似文献   

9.
潘岳 《现代领导》2005,(9):38-38
“于平常处出奇招,在意外处建奇功”。奇与正互相对立,奇是指出奇不意的办法;正则是指正规的、合乎常态的办法。奇法与正法互相变换着使用,可以使二者相映生辉。  相似文献   

10.
冯永朝 《前沿》2009,(6):181-183
“新写实小说”是新时期小说创作的重要潮流之一,它的“新”主要是在与传统现实主义的比照中凸现出来的。在取材上,传统现实主义注重写重大事件,塑造英雄人物。而新写实小说注重写凡常生活,刻画平凡人物;在叙述态度、结构方式上,前者注重主观情感介入,采用的是全知全能的情节结构方式,追求情节的戏剧化,后者则主张主观情感的逃避,采取了生活流式的结构方式,追求情节的生活化;在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上,前者的作者凌驾于众人之上,充当读者的导师,后者则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两者是平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颖 《青年论坛》2005,(6):124-126
在20世纪90年代,各流派小说创作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和特征:表现现实。新写实小说注重对生活的还原,关注凡人小事,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实主义冲击波”则高度关注经济发展问题,力图真实展现改革中工厂、乡镇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种种困境;新生代作家则注重对现代都市的当代描写,特别是9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及全面市场化引起的现实变动。  相似文献   

12.
“新写实”小说流派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的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写实”小说可以从“新写”和“新实”两方面进行理解和阐述。“新写实”小说仍然是一个现实主义小说流派,但又不完全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它是在传统(经典)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思潮的对峙中,采取现实主义直面现实的精神和再现生活的方法,同时又接受了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13.
梁红艳  ;刘志红 《求索》2014,(4):150-153
摘要:斯蒂格·拉森是当代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推理作家之一,2001年他开始创作的“千禧三部曲”系列小说,以类似电影蒙太奇的叙事手法组织故事情节,显示出一种双轨并行、交飞叙事的结构特点。与此同时,他将电影叙事中的“梦幻般的真实感觉”融进小说刨作,以梦境的虚幻镜像映射小说主人全现实人生以及自我存在的种种困境与假象。另外,他又用一种类似电影“摄影机”般的修辞技巧,使小说在“可视化”的描述中形成带有鲜明个人印记的情绪氯围。拉森小说的畅销经历说明,资本主义消费主义至上的大众文化对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并非只有消极面,在阅读的愉悦之后读者更能自然地获得发自内心的思考和体悟。  相似文献   

14.
龚武 《求索》2007,(7):190-192
作为戏剧性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一系列戏剧创作手法,详细刻画了主人公在追寻美国梦时所作的思考,这些思虑是追求梦想的勇气,对笙歌达旦宴饮享乐的反思,对一相情愿去重温旧梦的盖茨比这一形象象征意义思考,也是作家对小说运用戏剧手法写作本质的探索。小说所使用技巧与詹姆斯的理论相互辉映,验证了戏剧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反讽叙事讲究叙述结构的内外矛盾、悖逆并举 ,作者干预的含蓄巧妙、佯装无知 ,和叙述语话的复杂多变多产、多声和鸣 ,其“表里不一”的叙事技巧期待“聪明的读者”发现文本深层的真实意义 ,因此小说创作主体的读者意识是反讽叙事的主体性根源之一。近代中国小说读者意识的转型 ,影响到小说的叙事策略 ,使晚清小说呈现出叙述声音直露、叙事结构平面化、叙述话语单一的特征 ,是其反讽意识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田燕  胡健 《求索》2013,(8):164-166
美国印第安部落的文化是厄德里克作品的主要创作主题,她的作品题材广泛,以创作小说尤为见长。西方文学通常关注于超越原始,而“回归”是印第安文学所注重的,表现为对土地的回归、语言的回归.注重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聚焦印第安人们的真实生活。这表现出与西方文学完全相反的主题。厄德里克的作品里的人物角色都是贴近生活,是生活中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真实反映。在厄德里克笔下,在生活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大环境下所塑造的人物角色都充满了信念、力量和恢复力。她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公正和救赎。  相似文献   

17.
论池莉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志友 《思想战线》2001,27(5):101-106
池莉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创作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它贬斥男性,赞美女性,尤其倡导反抗男权中心主义.为此,她放弃了过去的冷静客观的叙述和"生活流"的展示,用女性主义理想指挥叙事,使她的小说充满了激情.20世纪90年代的池莉已经肯定不是"新写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陶陶 《理论月刊》2007,(4):152-154
金圣叹的创作理论观念和创作心理艺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水浒》的评价过程之中,他对《水浒》的内容的评价并不是判断为“反动思想”,而是采用一种真正的隐曲的包装方式,肯定了它的进步思想价值。对小说的本体艺术研究善于从艺术心理角度去阐述作家的创作意图和美学思想,表现了一个小说理论家独到的批评视野和美学趣味。  相似文献   

19.
李兴阳 《理论月刊》2004,7(3):108-111
早期创造社以自处边缘的社会文化心态,新创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独立自主的以浪漫主义为主导倾向的现代小说理论批评体系。在“五四”时期,这是特异于“文研会”等社团的现代小说理论新创,对后来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批评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深远的历史影响。本文对其唯真唯美的小说观念、“自叙传”小说创作论和身边小说、心理分析小说及历史小说等小说形态论作了论析。  相似文献   

20.
生命阳光馆以残疾人为主体,通过互动体验,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奇、特”的展示,诠释“消除歧视,摆脱贫穷,关爱生命,共享阳光”的主题和“城市让残疾人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使参观者“留住脚步,带走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