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差距与问题何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美、日、中、俄、德、法、英七国中,中国的综合国力屈居末位,约为美国的1/4,法国的1/2,俄罗斯的2/3。若美国的综合国力年均增长3%,而我国为7%、6%、5%,则要经过36年、47年、70年才能赶上美国,在同样条件下要赶上法国的时间则分别为18年、23年和35年。而且在前15年中,虽然相对差距在缩小,但绝对差距仍在扩大。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全球竞争力还在下降,例如1999年为第32位,到了2000到反而降为第41位,下降了9位。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虽说园区的技工贸总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的经济持续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中华民族开始走上了强国的道路。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巨大震动。一些国家认为,中国的发展对他们造成了威胁。但国际上也有一些政治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却不以为然,认为中国的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国际竞争力不强,不足为虑。这些人的冷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中国在世界上的综合国力究竟如何,居于什么位置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为美国的1/4 ,日本的2/5 ,法、英、德的1/2 ,俄罗斯的2/3。该评估认为,假设美国综合国力年均增长速度为3 % ,中国综合国…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6,(4):48-48
6月1日结束的美、俄、中、英、法、德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外长级会晤就伊朗核问题解决方案达成共识。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7月3日说,如果伊朗在7月12日之前不对六国方案作出答复,美国将谋求通过联合国对伊朗采取行动。伊朗外长穆塔基7月4日说,伊朗此前宣布的8月22日就六国方案作出正式答复的最后期限“不可改变”。7月12日,在巴黎举行的美、俄、中、英、法、德六国外长级会议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六国方案中的措施有: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03,(1):45-48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进入饱受凌辱的时代。随后西方列强纷纷沓至,强占中国土地开辟租界。一时间,中国领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国中之国”。从1860年到1903年英、法、美、德、日、俄、意、奥、比等九国相继在天津设立租  相似文献   

5.
一、国际贸易中技术贸易呈加速发展趋势近20年来,国际贸易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1975—1985年,美、英、法、德、日5国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了73.1%,而1985—1995年,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353%,是前10年技术出口额增长的5倍。在世界技术贸易中,发达国家占80%,而美、英、德、法、日5国又占发达国家技术贸易的90%以上,仅美国就占了世界技术贸易额的1/3以上。国际技术贸易快速增长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人口丫国97,092度63,220联26,4 11 (万人,国22,010本11,587德6,1341979年) 意大利5一6455,5825,348人国国英法美日西中印苏(印、英为78年数,意为77年数)国民生产总值 (1979年)德国国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美国23,490西苏’联14,500法日本10,216英 7,558中国2,457 5,669意大利1,  相似文献   

7.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太子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指挥奥匈帝国的军事演习,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炸死于萨拉热窝,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之间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7月,奥国进攻塞尔维亚.8月,德、俄、法、英参战。日本也向德国宣战,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租界地山东、随后,意大利从同盟国转到协约国,美国、中国也参加了协约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则参加了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相似文献   

8.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奥、土、保结成“同盟国”;英、美、法、意、日、俄结成“协约国”。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应美、英要求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欧洲大战,协约国方伤亡惨重,青壮年多上了前线,后方劳力吃紧。为了补充兵源,“协约国”便委  相似文献   

9.
张树华  贺慧玲 《人民论坛》2012,(36):6-7,256
功勋荣誉制度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一国的历史传承、相应法律制度的建立等诸多问题。它的完善有利于社会结构的动态稳定和良性流动,有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考察英、法、德、俄、美等欧美发达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模式、经验,有助于我国功勋奖励制度的创设和运行,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近代德俄王朝合作是两国的外交基石。随着德国统一,中欧局势的改变,以保守主义为特征的王朝外交再也无法达到双赢的效果,双方的分歧渐趋明朗。1894年《法俄军事协定》的核准,标志着法俄同盟的形成,德俄王朝外交的终结,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三国同盟与法俄同盟对峙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秦筱 《今日广西》2014,(10):58-58
日前,我国研制运行的NIM5铯(Sè)原子喷泉钟已通过评审,成为国际计量局认可的基准钟之一,参与修正国际原子时。这标志着,我国继法、英、德、意、日、英、俄7国之后,成为中际计量局认可的参与修正国际原子时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黑河是中俄两国边境的重要口岸,它具有悠久的贸易历史。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后,黑龙江由内河变成了界河,两国边境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黑河成了中俄两国贸易中心。大量俄、日、美、德、法等国客商进驻黑河,黑河被称为“万国商埠”,年进出口贸易额达768万两白银。新中国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0,(4):17-19
1、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名侵略中国,8月14日,联军2万余人攻陷北京。次年,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大清帝国的腐败,导致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事实。  相似文献   

14.
应我国邀请,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7日下午在江泽民主席下榻的纽约华尔道夫饭店举行了会晤。这是联合国成立55年以来5个常任理事国首次举行首脑会晤。  江泽民主席对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响应中国倡议出席首脑会晤表示感谢。美、俄、法、英4国对中国倡议举行5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表示高度赞赏,认为此次首脑会晤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5国首脑在会晤结束后发表了成果文件,重申5个常任理…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快速发展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各国学者见仁见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机遇论"、"中国责任论"轮番出台,不一而足。中国的发展,到底是世界的机遇还是挑战?30多位来自中、美、俄、日、德、英等国的前政要、议员、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6.
11月29日,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表示,美国对英、法、德三国与伊朗达成协议并促成伊朗停止浓缩铀活动表示赞赏和欢迎。近来,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它的核技术主要从当时与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伊、俄核合作引起美国的不满。美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的态度更趋强硬。美国对伊朗强硬有诸多因素。首…  相似文献   

17.
1904年2月,司戴德主动辞离中国海关改充路透社记者,奔走于汉城、东京和中国东北等地,斡旋于外交官和上层军政要员之间,考察日俄战争前后东北亚格局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与朝鲜、日本、中国官员及驻地各国大使间的接触和交流,司戴德进一步厘清了日、俄、朝、英、美、中及德、法之间纵横捭阖的复杂矛盾和相互关系、导致列强远东争夺以至引发战争的最终动因、美国在华“门户开放”政策推行的最大障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美国“满洲开发计划”及“金元外交”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19世纪末英、法、德、俄等国土地所有制的具体情况,马克思恩格斯设想了它们各自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同道路.这对于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完善现今的土地制度,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社会主义的土地国有化.  相似文献   

19.
多极趋势不可阻挡“单极世界”是二战以后美国一直孜孜以求的战略目标。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争霸,目的就是想搞垮苏联,独霸世界事务。苏联的解体为美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了良机。最近几年,美国领导人一再宣称,美国现在已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今后的任务是制订“有远见的政策”,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并使二十一世纪成为“美国世纪”。美国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77万亿美元左右,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仅军费开支就高达2600亿美元,而俄、日、德、法、英、中六国的军费加在一起只相当于美国军费的63%。美国在科技方面有27…  相似文献   

20.
国际社会避免战争的努力未能奏效,人们忧虑了半年多的战争之狼还是张开了它的利齿。两河流域,这块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再次投入到硝烟火海之中。围绕这场战争,在国际社会的“和”、“战”之争中,引人注目的是法、德两国,一改过去同美国“夫唱妇随”的形象,旗帜鲜明地高举道义大旗,反对美国穷兵黩武。法俄的黄牌——“对任何含有动武授权的提案行使否决权”,迫使美英的动武提案胎死腹中。开战之后,希拉克总统和施罗德总理仍然坚持认为,美英发动的是一场没有联合国授权的不合法的战争。而美国对法德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