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65年前,延安杨家岭山谷。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历史史册、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史册的日子——1942年5月23日。这天傍晚,中央办公厅一楼会议室外一片不大的露天广场上,在一盏煤汽灯映照下,毛泽东用他浓重的湖南口音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以下简称《讲话》)。延安各机关学校的负责同志、许多鼎鼎大名的文艺家聆听了这次讲话。数十年来,《讲话》对我国文艺发展的影响,一直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2.
葛继圣 《党史博览》2006,(12):27-27
1942年5月,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党指导文艺工作的一部纲领性文件,60多年来,它对我国文艺工作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96年8月,笔者出席在北京中央党校举行的庆祝中国速记创始10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有幸见到了延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速记室主任的张重。张重是党内老一代速记工作者,是他率领中央办公厅速记室几位青年速记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举行期间,担任包括边区文艺协会以及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各专业小组讨论时的全部速记工作。笔者因参与由中国文献速记学会文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  相似文献   

3.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期间亲自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先后做了两次重要讲话,总结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基本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延安《解放日报》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发表已经60年了。60年来在《讲话》及后来“二为”、“双百”等一整套文艺思想指引下,我们的文艺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其经验教训都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新世纪社会主义文艺如何前进?回顾和反思当年晋察冀文艺的光辉实践,对更好地理解党的文艺思想、促进新时期文艺事业的创新发展,颇具意义。 (一) 晋察冀文艺始于抗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引发了文艺界的广泛共鸣。有人认为,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对当代中国文艺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坚持人民文艺道路在中国文化传统里,文艺的主要功能是社会教化,如孔子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5周年学术讨论会上,读到艾克恩同志新近编纂出版的《延安文艺运动纪盛》一书。艾克恩同志是陕西米脂人,是在陕北这块革命老根据地土生土长,靠延安的小米哺育和延安精神鼓舞成长起来的“陕北娃”。40多年来,他由于受到延安革命文艺的熏陶和感染,走上革命道路,一直热爱和从事着党的文艺工作。1980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艾克恩同志怀着要“对得起英烈先辈,对得起子孙后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现代文艺发展史上,延安文艺虽然只是个地区性的文艺群落,但它的成就和影响却是巨大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发表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但这一光辉著作的革命性与科学性,依然绽放光芒。加强延安文艺精神传承,对于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用先进文化引导文艺产品创作和艺术人才健康成长,促进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事业的繁荣,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前夕,本刊特邀作者,访问了我国著名画家李琦、冯真夫妇。他们是在延安这个特殊摇篮里成长起来的革命文艺战士。几十年来,忠实地为人民大众服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的艺术实践再次雄辩地昭示后人:毛泽东同志阐明的文艺方针,至今仍是指导创作与繁荣有中国特色的文学艺术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家协会等联合举办的"坚持‘三贴近’、讴歌新时代"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座谈会5月20日至21日在革命圣地延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信祝贺。他指出,65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阐释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等一系列重大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延安文艺究竟是怎样的状况?毛泽东因何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穿过70年风云岁月的庄重追问,一则是索求历史答案,二则为探寻当下文化建设之借重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42年5月,为了推动延安文艺界的整风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几次重要讲话,从而指明了革命文艺前进的方向。而今,回顾《讲话》发表的背景,重温《讲话》的重要精神,对于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理论,弘扬先进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部马克思主义文艺纲领发表后,山西各革命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逐步统一认识,明确了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二为"方向,纷纷走向火热的现实斗争生活,创作出一批反映新时代、新政权、新生活的大众化作品.周扬在1949年7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作《新的人民的文艺》报...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帮江青改文章,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最突出的有三次:一是1966年2月《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二是1966年11月江青在首都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会议上的讲话(以下简称《文艺讲话》);三是1967年4月江青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即《为人民立新功》)。江青这些讲话和作品,经过毛泽东的修改,提高了质量,规范了文字,扩大了影响,一句话,增强了江青的声誉。了解一下毛泽东帮江青改文章的情况,无疑对我们认识江青以及毛泽东和江青的关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70年前,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确定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其中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文艺为人民大众和如何为人民大众","文艺为人民大众"这个闪烁真理光辉的思想对中国文艺特别是当代社会主义文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一文聚焦文艺建设思想方略,深入分析文艺界工作者现存不足、文艺服务、文艺发展及文艺批评标准等问题,突显文艺发展理念,以小见大,深刻指出文化建设的民族性、科学性及大众性的特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建设理念、与时俱进品质、科学领导艺术、工作重心等精髓对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65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创造性地阐释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确定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指导和推动了党领导的文艺事业蓬勃发展。65年来,《讲话》精神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强 《奋斗》2012,(9):19-20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文化符号,既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艺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也是二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作为一个理论成果,《讲话》见证了70年前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贯彻到我国文艺活动中的一个历史性开端;作为一次实践活动,《讲话》引领了70年来中国文艺发展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的实践突破和理论升华。因此,如果今天仅仅是通过还原历史语境来回味《讲话》所曾经具有的重要意义,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8.
1942年毛泽东所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地阐发了关于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则,为当时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今,这篇讲话的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创新和繁荣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它的研究仍情有独钟、持久不衰的情况下,理清其发表的来龙去脉,对从多角度研究该文献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具重要意义。“现在延安文艺界,有很多问题,很多文章大家看了有意见,有的文章像是从日本飞机上撒下来的,有的文章应该登在国民党《良心话》上……”1941年和1942年,是抗战时期极其艰…  相似文献   

19.
金鑫 《党的文献》2022,(6):119-124
全面抗战爆发后,大批追求进步的美术工作者们怀着朴素的革命情怀,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陆续奔赴延安。但其中不少人对美术工作要为谁服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等问题还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跟不上延安文艺发展进步的要求。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成为了延安美术发展的分水岭,毛泽东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及时纠正了当时延安美术界的一些不良倾向,促使广大美术工作者在我是谁、为了谁、怎么为等方面发生重要转变:一是推动了其自身的革命化改造,从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艺术家”逐步转变成为革命服务的“文艺战士”;二是正确认识美术创作的服务对象,重塑了美术工作者与其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三是紧密围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美术创作实践从内容到形式都开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在这一伟大历史文献指导下,延安及全国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划时代的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革命文艺作品。歌剧《白毛女》就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传世佳作。歌剧《白毛女》在解放区影响之大,世人皆知。但它作为延安产生的人民革命文艺,首次进入和平解放的北平城,为国民党起义将官和城市大学生演出,又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丁帆是剧中大锁的扮演者,现将这段喜儿进北平前后的亲历亲闻讲给后人听听。它告诉人们:革命文艺的力量是巨大无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