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袭警案件频发,给社会、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带来很大危害,预防、减少袭警行为的发生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应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增大袭警行为的成本;加强训练和培训,提高民警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规范执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袭警行为的发生,保护民警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新视野下的警察执法权益保障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犯人民警察执法权益,暴力袭警,故意伤害民警的行为,不仅是对国家法律的公然藐视和对社会的敌视,也是破坏社会公共秩序,妨害国家机关对社会正常管理的行为。只有从法律法规体系上、保护措施上、自身素质上完善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机制,提高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有效地维护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袭警",尤其是"暴力袭警"事件多发,并且多具有犯罪分子主动挑衅、暴力抗法等特征。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轨期,大量社会矛盾凸显;其二主流媒体多元化难以有效控制,并且缺乏正确引导;其三是目前我国民警维权机制不完善。面对这种现状,身为民警应更加重视工作时间行为的自律,媒体应更加注重对民警正面榜样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大对"袭警"行为的打击和惩罚力度,巩固人民警察利益保障机制,完善民警维权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国各地屡屡发生执法民警遭受袭击事件,直接侵害了民警的人身权利,严重干扰了民警的执法工作。袭警案件的频发既有社会原因和行为人的原因,也有立法和司法的原因,还有公安机关及其民警自身的原因。因此,要有效打击袭警行为,确保民警人身权利,需要加大对袭警行为的制裁,需要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需要公安机关对民警的关爱,需要民警自身素质的提高,杜绝野蛮执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袭警案件频发,给社会、公安机关及民警带来很大危害.袭警案件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原因、公安机关及民警自身原因和法律制度原因等.应该采取强化全社会维护执法权威的意识,建立相应的法律环境,及时惩处袭警犯罪,抓好公安队伍自身建设,积极构建警民和谐关系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袭警案件的发生,保护民警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袭警行为持续高发,侵害了警察的权益,降低了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袭警现状进行描述。通过问卷调查,对袭警行为发生的情景因素、袭警发生后的民警反应和处理进行初步描述,并结合相关规定进行简要分析。调查意义更多在于方法本身,即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袭警现象而不止于纯粹的理论辨析。  相似文献   

7.
由社会转型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使民警成为民众不满情绪的发泄对象;利益冲突使民警成为直面危机的群体;警务工作的强制性和镇压性决定了民警与违法犯罪嫌疑人及其家人存在对立;民警素养不足成为诱发袭警的导火索;装备不足及枪械管理不善人为地增加了民警受袭的风险性;认识上的错误相对纵容了袭警行为;被严管的民警与个体权利意识日益膨胀的公民之间的法治失衡制约了警察权的有效发挥;权力袭警使民警受到深度伤害;恶意投诉则扩大了袭警后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民警察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维护民警合法权益,必须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充分利用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民警维权意识;切实贯彻民警休息休假制度;积极开展“苦练基本功”活动,增强警察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应注意借鉴外国经验,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  相似文献   

9.
2008年7月1日,上海市闸北区公安分局有6名警察在工作岗位上先后死于歹徒的刀下,这一事件震惊了全国,也把一系列有关袭警现象的议论推向了高潮。有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要加紧袭警罪的立法工作,以保护民警的合法权益;有的专家认为要在现有的法律条件下用好用足立法资源,不必增设新罪名等,各种意见纷呈。如何看待和分析袭警现象,似已超出了单纯的刑事立法范畴,并且与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相关,其中还包含着对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价值取向的态度问题。不论我们把问题提到多高的位置,袭警行为总是同警察权力或权利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袭警现象,其实质在于如何正确认识警察维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于妨害公务罪自身存在很多缺陷,刑法对于频繁发生的袭警行为缺乏有效的规制。为了保障警察权,增强公众的安全感,需要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将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为了确保袭警罪达到预期效果,并且防范警察滥用职权,刑法还应增加有关职务行为的规定,以促进警务活动的规范化。对袭警行为的刑法规制,应当努力在保障警察权与限制警察权之间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