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理论前沿     
近年来中国法治建设创新的表现刘武俊在《红旗文稿》2006年第7期撰文认为,近年来,“创新”已经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主旋律和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词。这突出表现在立法创新和司法创新上。立法创新之一表现为由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变为控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与1986年制定的  相似文献   

2.
浅析《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年前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经历1994年的修订后,今天又走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视野。这些年我国的巨变对这部“老龄化”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提出挑战。文章对正在审议中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进行分析,指出在立法目的、法律责任追究、公安机关适法选择、权力权利设计、与其他法律衔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基础上,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作了详细的规定,其处罚程序更加具体化、明确化和合理化。处罚法基本上实现了维护秩序、保障权利和规范权力的立法目的,做到了保护私权与规范公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1987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作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但是,在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订过程中,仍然没有正视其本身的自足性,使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逻辑上欠严密;同时,由于该法没有紧跟“法典化”这一时代发展趋势,没有满足公安法制的统一性要求;在立法过程中,对治安违法行为的性质和社会危害后果,没有很好地把握,导致治安处罚的配置不平衡和治安处罚辅助性措施不力。  相似文献   

5.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治安行政执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立法宗旨、办案理念、基本原则、综合治理、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适用、处罚程序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治安行政执法的新发展,应当深刻领会,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较,在名称、结构、总则、罚则、程序等方面都作了修改和完善,使得其结构更加严谨、层次更加分明,具体操作性更强,体现了法治和以人为本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而治安管理处罚制度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实行就已经建立,至此《治安管理处罚法》发布,治安管理处罚制度已较完善。在我国,历史上就创制了独立的违警罚制度,分析研究其起源和演变,为我们把握新中国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的实质提供了历史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出台使我国立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该法并没有对立法技术问题作出专门规定,这便导致我国一系列行政法文件在立法技术上存在缺陷,进而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法律文件的质量。《治安管理处罚法》作为一部重要的行政法文件在立法技术上较《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大有改进,主要表现在:合理处理与相邻法的关系;适当处置立法授权;酌情控制法规援用;严格规范法律用语;准确厘定调整对象;相对周延规制主体;明确框定裁量幅度;分层设置程序规则;全面拓宽救济路径。  相似文献   

9.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颁布施行具有重要意义及突出特点,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较,具有宽严更适度,管理更到位,处罚更规范,程序更严格,监督更有力等特点,该法新增加规定的内容,是对我国治安管理制度的重要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新近颁布并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其主要变化表现在:强化了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注重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与互补,避免重复规范;处罚设定趋于合理,更加注重处罚实效;压缩了自由裁量的空间,合理限制了警察权力;进一步完善了处罚程序,彰显程序的公平和正义;增加了执法监督,以制约和规范警察行为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这些变化,不仅更加有利于公安执法工作,也对公安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施行后,将成为公安机关处罚涉毒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该法继承了《关于禁毒的决定》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涉毒违法行为的有关规定,并在调整范围、处罚幅度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和修改,解决了我国法律在惩治涉毒违法行为的立法和适用上的部分问题;但仍存在立法上的遗漏和适用上的不足,应进一步制订实施细则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量罚规则的运用是与实体公正最具密切联系的程序问题。以往对公安行政量罚规则运用的忽视有法律缺陷不便操作的原因,《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出台,为量罚规则的运用提供了可行性。公安行政量罚是公安机关实施公安(治安)行政管理处罚的最基本环节之一,正确运用量罚规则对保证实体公正有重要的意义。《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比较,取消了“免予处罚”罚则,确认了对单位“两罚”罚则,使“从轻、减轻、从重”规则的运用具有了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将违警罪或者轻(微)罪从刑法中分离,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警行为加以规制。因此,刑法原则在治安管理处罚的立法和执法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并且应当有选择的类比适用。确立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实践类比适用刑法原则,对于贯彻法治统一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解决法律竞合适用,防止警察行政权力滥用,促进治安管理处罚法律体系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公共事务的增多,警察权力也在不断扩大。规范和限制警察权已经成为当代立法的趋势。《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警察职权的行使,进一步保障了公民权利,在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和实现法制统一的需要,亟待对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调整、规范和完善。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更名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在修改时应遵循现实针对性与较强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实体与程序并重的原则,遏制权力滥用与尊重、保障人权的原则,法制统一的原则以及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有三大亮点,主要表现在:与其它相关法律衔接更加紧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规定更具理性化;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和注重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7.
新近出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对基层执法监督范围更广,监督难度更大,提出要求更高,各基层执法监督部门必须正视这一严峻挑战,认真而严肃地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8.
对修改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和实现法制统一的需要,亟待对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调整、规范和完善。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更名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在修改时应遵循现实针对性与较强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实体与程序并重的原则,遏制权力滥用与尊重、保障人权的原则,法制统一的原则以及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在理解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时有三个方面应重点关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指导思想、新增几种社会反映强烈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以及如何准确适用治安管理处罚程序的新规定.  相似文献   

20.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定,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理念。具体表现在法律内容上:对被侵害人和被处罚人的人权保障和对警察权的监督与制约,对被处罚人缩小治安拘留处罚自由裁量的幅度,严格限制询问查证时间,区别对待特殊违法群体,自主选择司法救济途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