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焕举 《理论前沿》2005,(23):31-32
构建和谐社会,归根到底必须协调好人们的利益关系。为此,必须加强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本文认为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应该包括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均衡机制、利益诉求机制、社会利益协调的工作机制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利益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几个方面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建立利益约束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利益补偿机制来实现协调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呈现出经济利益观念公开化、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利益来源多样化、经济利益差距扩大化的态势;这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机制、社会力量、物质基础以及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从而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经济利益主体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化、经济利益差距扩大化和经济利益矛盾的加剧。又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前影响郑州市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是城乡利益关系不协调、行业利益关系不协调、劳资利益关系不协调、干群利益关系不协调及生存空间利益失衡.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倡导和谐理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完善利益整合机制;构建社会沟通和讨论机制;构建心理、言语和行为三位一体的社会宣泄机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与冲突信息监测系统,构建精细准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5.
群众利益诉求要求法制化,但在法制化过程中却面临着实现公平的促进机制不足、诉求机制不足和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为此,群众利益诉求法制化应立足于三个关系:权利与义务关系、秩序与效率关系、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的关系,从利益公平、利益协调、利益表达、利益援助方面实现群众利益诉求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6.
群众利益诉求要求法制化,但在法制化过程申却面临着实现公平的促进机制不足、诉求机制不足和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为此,群众利益诉求法制化应立足于三个关系:权利与义务关系、秩序与效率关系、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的关系,从利益公平、利益协调、利益表达、利益援助方面实现群众利益诉求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7.
利益取向更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论述利益及利益关系,利益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与冲突等,认为利益取向更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提出: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促成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加强市场在利益调节中的作用,通过调节经济利益促成人们利益取向的调整;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调整利益关系,促成人们利益取向的调整和行为方式的变革;通过利益调节激励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必要的利益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的咨询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第三部门经济法主体地位的理论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是为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法,社会性是经济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第三部门作为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的补充和制衡,构成了一种介于国家调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之间的新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符合经济法“社会本位”宗旨的内涵,体现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它和市场、政府一起组成经济生活运行的有机体,享有公共经济利益、承担公共经济义务,具有经济法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9.
社会快速转型期引起最广泛最深刻的变化就是社会利益的分化,涉及到每个社会成员,经济主体和社会集团的切身利益,影响政治秩序的稳定性及其合法性存在。加强利益机制的构建对利益分化进行有效协调,才能保证政治秩序的良性发展。本文阐述了利益和政治秩序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利益分化对政治秩序的影响,指出构建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整合机制,以保证中国快速转型期政治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协调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及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解决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内在要求。协调利益关系和化解利益矛盾的关键一点,就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而这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着重从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调控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这五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