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自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改革目标和内容的深化,即从建立所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从以破坏计划经济旧体制为主转向全面的市场经济制度创新;(2)改革方法和重点的转化,即由下而上的改革转变为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从单项式改革突破为主转变为全面配套的综合改革。这表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市场经济制度创新的攻坚阶段,其中,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作为如何关系重大。而客观上,政府在制度创新上的作为怎样与创新成本密切相关。 一、制度创新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今后改革的重点将侧重在哪些方面?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更加强调“重在建设”。改革不再像旧体制尚未被根本打破之前那样主要以既定体制“允许”或某些特殊的“开口子”政策的方式进行,而是以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为主要内容。如果说前期改革主要是使被旧体制束缚的社会生产力得以释放,今后的改革将致力于完善能够使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经济有效运行的市场机制,创造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最终实现全面向市场经…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1978年起进入了新时期的发展。17年来,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对旧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和巨大成就。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进程17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2月一1984年9月)。这是改革的准备和起步阶段。首先是思想准备。在全国全党开展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长期禁烟人们思想的“左”的教条主义的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地位。同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防止和克服否定一切的错误思潮。197…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更新了人们的观念,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世人公认的伟大成就。 1.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改革格局。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然后转移到城市。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随后,我国开始进行了科学技术、教育体制的改革。1987年10月,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内容和实施方案,从而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上。随着改革的发展和深入,改革从经济领域扩展到了政治、科技教育及其它社会生活领域。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是九十年代深化改革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宣言书;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系列创新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布署,把改革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我国的改革重点已从农村转移  相似文献   

5.
论体制创新的意识形态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晨辉 《新视野》2001,(6):30-31
一以体制创新为目标的中国改革已经进入至关重要的“攻坚”阶段。改革的目标、步骤、途径和方式已经逐渐清晰起来,并日益为中国的各个不同利益群体所接受。但是,人们也注意到随着改革的深化,与体制转型相联系的一系列问题日趋突出,概括地说有两类现象:一是随着旧体制下传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摩擦加剧。尽管在抽象意义上无人不赞同改革,但是人们也并非无条件地支持每一项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人们对改革的态度,越来越取决于他们对某项改革的理性预期。而且,随着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日趋严重,“搭便车”…  相似文献   

6.
现代产权理论与我国国有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即由实行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经营体制调整阶段转为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阶段。全面准确地把握现代产权理论的涵义与产权制度的特征,正确认识我国国有经济产权制度的问题与症结,探索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突破口,推进我国产权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一、从现代产权制度看我国国有经济产权制度的缺陷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主要是指实际经营和操作中的财产权利,包括个人或他人受…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已进入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的全面攻坚阶段,而无论就其在新体制建设中的地位还是就目前的状况看,国有企业的改革都成为了攻坚的关键。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需要按照正确的方向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开始就被上上下下正确地认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基于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这种基本弊病,改革的着眼点被主要放在了给国有企业“放权让利”上。这一过程是不断深人的,并最终实现了由主要依赖于宏观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必将引起各种社会观念的变革,观念的变革又将推动我国的改革。经济改革过程中的观念变革,最初阶段仅仅表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个别的、局部的、某个侧面的事物、现象、社会因素的某些不同于旧的传统的看法、意见和感受,但这些看法、意见和感受越来越多、越来越互相联结,就形成人们对普遍的、整体的、全面的社会生活的新的理论理解,这种理论理  相似文献   

9.
何事忠 《新长征》2006,(8):33-33
从整体看,文化体制改革处于“龙头滞、龙尾活”的局面,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利益调整导致改革的自我性、主动性差。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来说,就是对文化管理权以及掌握这些权力的具体人员参与财富分配的方式进行变革。这就决定了文化体制改革不同于经济体制改革。从下而上推动是不可行的。二是改革模式仍是局限于事业体制。  相似文献   

10.
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个好制度 ,必须坚持。但体制存在弊端,正是体制上的这些弊端 ,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他深刻地阐明 ,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 ,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1)这样就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找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和重点———旧体制 ,也即迈入了促进社…  相似文献   

11.
行政体制的精简高效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实践中,中韩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着诸如改革的连贯性、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联度、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进行的先后顺序、民间介入改革的程度等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韩两国的建国理念不同、管理方式不同、民主政治的发展阶段不同、行政体制及法制的完善程度不同等。基于此,中国应立足本国国情,不断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宫玉兰一、发展市场经济并不是不要计划调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必须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不要计划调节,而是要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是改变把计划作为...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它既包含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政治体制改革是整个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一样,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不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就不可能得到健康而顺利的发展。一、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国的政治体制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确立的,是在大规模群众运动和不断强化指令性计划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是一种党政不分、…  相似文献   

14.
李明 《新湘评论》2005,(5):55-55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推进金融行业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是增强金融为和谐社会服务功能的可靠保证。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银行业的系统性改革.包括处置不良资产,补充银行资本金,改进公司治理结构,推动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渠道,以改善储蓄构成。三是制定一揽子政策措施,改革养老保险和医疗体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其成功源于政府的推动,而政府自身的改革和职能转换却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在目前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已经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不仅如此,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给我们现行的体制和机制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制度创新迫在眉睫。制度创新,关键是创新政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的行政管理体制。上海在这方面已抢先一步,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日前,《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出台,明确指出2005年为改革攻坚年,并且从体制改革的层面在十大领域作了进一步的规范。这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更加有力的基础。为什么现在要提出“改革攻坚”?经过20多年的改革,现在已进入核心层面。面临的重点就是攻克那些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经济学讲“,制度高于—切”,唯有通过体制创新,我们各项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到2010年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现在剩下5年多的时间,如果我们不对不适用于市场经济旧的体制进行创新,就很难达到我…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与失业保险阮方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步入艰难的攻坚阶段,所谓“攻坚”,我认为它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内容。①它要破除传统的经济体制的束缚;②它要进行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③它要大规模地调整人们的利益格局。这种经济体制的大变革,经济利益的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战略性攻坚的关键阶段。在2006—2010年即“十一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略如何铺陈?这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综合分析当前改革状况、未来几年国际局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其对体制改革的要求,笔者提出“以政府改革为重点,上下内外联动创新”的框架思路,要点有四:“上改政府管理体制,下改微观关键领域,内创人本型协调发展体制,外创全球化参与应对机制”。 以职能转换为重点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分析下一阶段改革面临的任务,可以列出十个方面(政府、农村、国资、非公、金融、市场、宏观、社保、涉外、社会发展事业改革等),在如此众多头绪中,重点抓什么?我认为,“牵一发而动全身”者,是政府自身管理体制改革。建议“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把整个改革的重点放在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再就业工作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党和国家为保护工人阶级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而创建的一项民心工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从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更大的系统。深入探析党组织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一、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对再就业工程的领导是深化改革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条件。我国改革自1992年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阶段以来,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要受市场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编后话     
《新视野》1986,(5)
亲爱的读者,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我们已经开始和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与之相适应,在人们的观念上也将发生除旧布新的变革。积极地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将有力地促进各项事业的改革。为此,我们本期组织了这方面的文章,今后还将努力这样做,使《党校教学》成为为改革鸣锣开道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