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方式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方式之我见王青方长期以来,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一直把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以下简称"无独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以下简称"参诉方式)规定为二种:一种是"通知参诉",即人民法院依职权通知案外人以无独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被通知者负有参...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探讨对"有(无)逮捕必要"的理解和适用,并指出在审查逮捕文书中阐述"有(无)逮捕必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民法上的人·自然人·公民孔祥俊我国《民法通则》第二章的标题是"公民(自然人)"。这种写法在民法通则起草过程中曾历经多次变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征求意见稿)》第二章的标题为"公民",其内容只就中国公民的法律地位进行规定,并未涉及外国人和无...  相似文献   

4.
盲管创损伤程度的评定姚燧彪江西省安福县人民法院(343200)目的,我国实施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下称《重伤标准》和《轻伤标准》)和应用中的"轻微伤鉴定标准"中,对盲管创伤损伤程度的评定无明确规定,而实践中盲管创并非少...  相似文献   

5.
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几个问题──兼与王青方同志商榷王新红,尹青松,王申义《法学评论》1995年第4期发表了王青方同志《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方式之我见》(以下简称"王文")一文,读后受益匪浅,但对王文中的某些观点,笔者却不敢苟同。为此本文特就无独...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刑事政策论纲黄晓明考察中华法系的沿革和特点,我们赞同这样一种认识,即中国古代刑法史是中国法制历史的主干。①从历史渊疏来看,法制发展早期,法源于刑,刑与法雷同,无严格界限。古曰:"刑,常也,法也",②"井(刑),法也",③又有"苗民弗用录,制以...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1977年行政决定(司法审查)法(1977年6月16日通过)叶必丰译邵莎萍校第一条本法简称为行政决定(司法审查)法。第二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第三条(一)在本法中,除非另有规定。"法院",是指澳大利亚联邦法院。"本法所适用的决定",是指依法...  相似文献   

8.
病理醉酒(附3例报告)田祖恩,于庆波,汪苹,陈立锋在H.Binder的醉酒分类系统中,病理醉酒分为朦胧型与谵妄型两类,它们都有显著的意识障碍,使人丧失行为辨认能力。与单纯醉酒相比,是"质的异常",因此被判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朦胧型病理醉酒是以"变化或...  相似文献   

9.
梁雪如 《法制与经济》2009,(22):135-135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概念界定与创作要求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唐朝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包括为数不多的排律)、绝句称为近(今)体诗。近体诗的创作要求主要是九个字:限句式(一般每旬五字或七字,律诗八句,绝句四句);有韵脚(偶数句必押韵,且一定是平声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词平仄(除韵脚规定平声外,  相似文献   

10.
罪犯伪病和造作病(伤)的处理措施关晓明湖南省德山监狱(415127)黄铁毛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法院(415101)劳改场所的罪犯常为逃避劳动改造不择手段地诈病、造作病(伤)(以下简称"两病"),这是一种严重对抗法律的恶劣行径。因此,研究罪犯"两病"...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管理:产权界定研究韩小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资产归属的明晰化。全国人大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八条将"国营企业"改为"国有企业",即包含了两层意思:(1)原先的"国营企业"由国家投资,产权应归国家所有,属国有资产;(2)"国有企业"并非一定...  相似文献   

12.
非器质性眼部障碍与伪盲试验(Ⅱ)刘鑫,胡红综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100039)宋维贤审校北京同仁医院眼科(100730)四、伪盲试验(一)一般试验(定性)事实上,该试验主要是判断病人的"盲"是功能性抑或是器质性,并不一定是装病。大多数伪盲试验在经典...  相似文献   

13.
拓展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续)[编者按]本刊今年第四期在"新问题笔谈"栏就"拓展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问题刊登了一组文章,这一期继续发表几位学者的看法,供参考。拓展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续)...  相似文献   

14.
简析严惩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何志先我国刑法第176条规定:"违反出入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年制。"第177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相似文献   

15.
论公民直接立法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公民直接立法权罗厚如创制权(initiative)和复决权(referendum),合称"直接立法权",是公民参政权的组成部分,是直接民主的重要体现。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许多城市国家(City-State)的公民不仅享有选举权,而且还直接参...  相似文献   

16.
浅析《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36条潘永久,林永生《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第36条对泌尿系挫伤的损伤程度评定进行了规定。但在检案实践中常引起争议。现对"标准"第36条作一初步论述。一、泌尿系统挫伤的临床法医学认定依据泌尿系...  相似文献   

17.
日本学者对不当得利的最新研究──加藤雅信的观点概述(续完)渠涛编译(三)从判例的综合分析中所看到的"法律上的原因"之二─-关于民法典上法律关系的若干附加考察通过以上(二)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判断不当得利的"法律上的原因"的有无,其内容在于构成财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与"个人权利"这一概念有关的传统的中国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和近代西方文明中的道德和思想的种种"风貌"。在具有儒教传统的中国,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文化发出的道德主义的强大呼声,阻碍了任何权利观念的发展。古代希腊人也认为个人应服从较大的社会群体──这里指的是城邦。然而,希腊人关于正义的概念,无疑地为后来的关于权利的思想铺平了道路。罗马的法学更明显地含有现代权利的萌芽。中世纪世界中同样存在预兆现代权利的因素。从17世纪以来,关于权利的论述在西方的道德和政治思想上占据着主导地位。权利的兴起可用这样一些概念加以解释:(1)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2)道德和宗教的复杂性,(3)"可感知的"文化,和(4)市场资本主义。因此,在"权利"现象和"现代性"之间有着紧密的和无法解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脑震荡与轻伤刍议编辑部:敬读本刊刊载的《脑震荡不宜定轻伤)[1]一文,引起许多联想,现就脑震荡与《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标")谈一下个人看法。一、脑震荡不等于"轻标"第8条脑震荡的诊断根据是:①头部外伤史;②头伤立即有意识障碍且少于...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反倾销法在乌拉圭回合后的立法变化沈伟乌拉圭回合《反倾销协议》(以下简称"协议")通过后,各国反倾销法作了相应的修改。由于该协议在美国不是自动实施,以及美国某些利益集团的阻挠,美国政府通过了《乌拉圭协议法案》(以下简称"法案")对美国反倾销法作了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