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东屏 《理论视野》2009,(10):24-27
库恩构造范式概念,是用来说明科学共同体、常规科学与科学发展的。后来这个概念被国外和国内的学者先后引入哲学并频繁使用。但“哲学是否有范式”的问题却极少有人论及。从库恩范式概念的特定内涵出发分析,哲学或哲学研究根本没有范式,充其量只有“流型”或“显型”而已。而国内哲学界迄今仅有的两篇论证哲学有范式的文章,亦难称有效。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8)
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是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重要部分。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后,库恩的范式"不可通约性"思想遭到了许多的质疑与批评,为了消除这些质疑,库恩对不可通约性做了一些修改,使不可通约性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一理论渐渐发生语言学转向,不可通约性转化成为不可翻译性。通过对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不仅解释了库恩"不可通约性"的完整内涵,描述了库恩思想语言学转换的全过程,也可以从库恩的思想转换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7)
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库恩是反实在论者,但当细读库恩的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时,发现库恩既强调范式也重视自然。本文试图厘清库恩的范式与自然的关系,从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时期到科学革命时期这四个阶段,去探讨和分析库恩对范式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认为库恩始终在关注科学与自然的对话,关心理论与自然的相互一致,同时,库恩认为,范式的危机源于自然界的反常,而范式的转换基于科学革命。据此,本文得出结论,认为库恩不仅仅强调范式,实际上一直在强调自然界的重要作用,库恩是一个"自然-范式准(或二重)实在论者"。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0)
当前,党和国家在大力推进马克思大众化,而马克思大众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资本论》的广泛传播。高校学生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走向,马克思思想或者《资本论》能否在高校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将影响下一阶段马克思大众化能否继续进行下去。库恩的范式理论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强调范式的建立给一个学科的发展和传播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对于如何做好《资本论》传播工作很有启发。将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对《资本论》在高校中的传播机制进行研究,以期推进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相似文献   

5.
王玲 《理论探讨》2006,1(3):60-62
费尔巴哈哲学为近代认识论思维范式向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转换提供了必要的逻辑支撑。这表现为:费尔巴哈为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新的逻辑端点,为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根本的原则和方法,为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合理的内容要素。对费尔巴哈哲学做这样的重估与评价,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及现代西方哲学的思维范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库恩关于“范式”的定义是一个科学概念,任何对它的误读都会引起对学科理解的混乱。威尔逊———韦伯范式以追求效率为中心,同时也并未完全忽视公平问题,它构成了传统公共行政领域的科学范式。新公共管理没有摆脱传统公共行政追求效率的目标,因而它并非真正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7.
当代政府管理新范式:企业家政府理论评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丁煌 《行政论坛》2000,(3):11-13
范 式(Paradigm)一词本是现代科学哲学中的术 语,1962年美国著名哲学家库恩在其《科学革 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对“范式”的概念作了为学术界所共识的界定:一个科学的范式就是一套关于现实的假设,这套假设比其它的假设能更好地说明当今的世界,亦即每一个科学范式都有它自己的一套规则来说明它面对的一套事实。①后来,库恩的追随者对范式的内涵作了更为周详的揭示,即范式就是世界观、一般性的观点以及分析复杂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范式是一学科内范围最广的共识单位,它包括概念、样本、理论和方法,并将它们与所用工…  相似文献   

8.
库恩从历史角度对科学革命进行分析得出“革命前后就是范式心理转换”的结论,由此招致众多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批评,为此库恩以科学修辞为其理论进行辩护,其中不乏精彩的科学修辞思想.他极力主张在范式的转换过程中,每一派必须尽力通过劝说,以使对方转变,而且转换过程并非是纯粹非理性的过程,而是理性非常强的有意识的选择.在库恩看来,理性的理由和非理性理由在理论选择过程中都非常重要,这正是其科学修辞思想的合理性所在.但是他的科学修辞语境过于单一,最终使科学修辞理性重建目标成为幻想.  相似文献   

9.
温运城  汪洋 《学理论》2012,(19):250-251
库恩提出"范式"概念以后,其影响力早已超出科学哲学本身的范畴,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探讨"范式"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容、目标,以及教科书编写的影响。最后,从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教育,以及教材书应如何编写三个角度,分析范式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内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视角,理解马克思哲学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意义和价值。马克思“社会关系”人思想提供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微观认识基础,马克思“社会结构”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基本秩序的范式,马克思“物质性”思想昭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实践的基础性。  相似文献   

11.
陈树林 《理论探讨》2007,1(5):39-42
哲学研究的理论视野和理解范式没能从根本上转换,是导致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难以继续深入的深层原因。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研究范式与本体论、认识论为表现形式的意识哲学、思辨哲学不同,这种哲学理解范式强调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批判性,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和人的现实生存,力求给人的生存活动提供智慧和现实关怀。作为对传统哲学实现变革的马克思的哲学,其真正意义恰恰体现在从哲学理解范式的发生的革命转换。尽管马克思本人没有直接提出过"文化哲学"概念,但是,对马克思哲学解读会发现,马克思哲学在外在表现形态、理论使命、理论功能、理论旨趣、理论主题、立论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文化哲学品性。因此,把马克思哲学研究置于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中,才能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价值和其哲学的基本特征,才能找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理论创新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之解读不应当局限于唯物与辩证相结合的哲学范式,而应当立足于实践哲学的视阈,才能跳出传统认识的盲点,解蔽该论断的真实意义,进而理解整个《提纲》乃至整个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想体系、叙述逻辑和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3.
走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误区──兼论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实质张曙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是"回到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原著的重新研读和阐释,修正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片面和错误理解,正确地把握其思想内蕴和精神实质,并将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这种革命性变革的哲学史意义在于马克思哲学不仅是传统哲学的终结者,更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拓者。作为西方现代哲学的开拓者,马克思哲学成功地引领了西方现代哲学进入全新的研究域,使哲学研究主体从宇宙本体转向现实的人,研究对象从思维世界转向现实的生活世界,研究范式从知识论范式转向生存论范式。这是把握马克思哲学真精神、理解马克思哲学精神实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李月玲  王秀阁 《理论导刊》2012,(8):42-43,46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运动及外部环境不断变迁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二者共同作用的逻辑进程。至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经历了从"社会哲学研究范式"向"人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这两种研究范式之间的转换,尽管是为了克服与之对应的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而建立的,然而其本身却又陷入新的困境而受到不同的批判和挑战。科学实践观研究范式,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扬弃"社会哲学研究范式"和"人学研究范式"利弊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研究领域,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始源意义和枢纽意义,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普列汉诺夫实质具有两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性质的理解:一为辩证唯物主义式理解,这一路径为苏联哲学教科书范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石,并且在当前我国依然通行的"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向中起着支撑作用;二为历史唯物主义式理解,这一路径又为苏联的教科书反思与中国的教科书改革提供了深厚的理论资源,从而应当成为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转向"的思想推力。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始作俑”的库恩,其科学观中所包含的强调科学活动的主体性、非价值中立性以及范式的不可通约性、科学的非进步性等内容,对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化、开放性,反对整体性、统一性等的主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库恩本身表达的仅仅是一种历史主义的科学观,他的主要目的是将科学理解为我们参与其中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8.
袁凌新 《理论导刊》2008,1(5):46-4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应该与时俱进,并体现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价值.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化范式纠正了"教科书哲学"的片面和独断,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的文本支撑和学理分析.规范、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但与此同时它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价值被大大遮蔽了.  相似文献   

19.
"内圣外王"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洁  黄琳庆 《学理论》2010,(18):84-8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相通或相近之处。"内圣外王"思想作为儒家的基本命题,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体现着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观点。从"内圣外王"的内涵、"内圣外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内圣外王"思想对当代的积极影响三个方面来解读"内圣外王"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用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库恩的科学范式转换的观点,目前公共行政领域的两种范式:新公共管理范式和新公共服务范式。两种范式的关系并非替代而是传承与超越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他们对理性的关注、对参与的关注、对组织弹性化改革与放松管制的态度的比较来说明。了解两种范式的关系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困惑有指导意义,提示我们对新公共管理的成果是批判继承而不是抛弃,最终实现公平、公共利益和效率效能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