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规模经济性和成本劣加性均不是决定行业自然垄断的条件,网络经济效益因其较强的正内、外部效应才是行业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具有网络传输系统的产业因存在网络经济效益和"赢家通吃"现象,自然垄断经营社会效益更高.反垄断法需要准确界定自然垄断产业,建立不完全的垄断适用除外制度,同时需要规制自然垄断行业的各种垄断行为,以增强经济的自由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精英控制是现代政治理论中的核心问题,而加强对党政正职——"一把手"的监督,是实现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步骤。研究发现,在当前监督机制中,仍存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的问题,使部分"一把手"游离于制度之外。因而需要从内部对权力结构进行规整,并对政策从制定、实施到反馈的全过程进行规范,以弱化"一把手"个人意志对决策科学性的影响,同时要进一步从多方面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最终使其回归制度规范之内。  相似文献   

3.
李思远 《学理论》2012,(35):110-112
自然垄断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但由于缺乏竞争也带来了垄断的弊端。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民营化改革是一种必然选择。对我国当前自然垄断行业民营化的法律制度障碍进行分析,着重从《反垄断法》的角度出发,对构建有利于自然垄断行业民营化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3)
先秦时期,儒家将名教视作使得人性的本色更绚丽的素白,即礼乐制度背后有人性作价值依托。后代儒生为使儒学能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而不断修改其原典,东汉白虎会议后,儒学同谶纬神学结合而成儒教,至此,名教异化为有名无实的统治工具。面对拯救名教的时代命题,王弼提出了"名教本于自然"的主张,将名教的存在依据从人性提升至天道自然,通过道化儒学重塑名教的合法性。制度异化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难题,今天的中国仍旧面临此困境,横观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延续至今的自然法精神为其制度设计提供着价值支持。大制不割,唯有扎根于被认同的价值中,制度才能保持生命力。追溯历史,需要借鉴古人的智慧来解决今日难题。  相似文献   

5.
正从"管理"到"治理"的跨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破题"之举,是重大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利器。过去的改革中我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内容上,而此次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囊括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中介组织治理以及公司治理等内容,强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制度和规则的建立、执行以及监督和问责,使制度和  相似文献   

6.
从民生问题中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建构与发展入手,分析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变化特征,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救助制度已嵌入中国的社会结构之中,实现了从"救急"到"控制"到"权利"的理念上的变化.并剖析了现行社会救助制度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起,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连续七次提出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的议案,官方对此的回应从"条件尚不成熟,推行存在困难",到"正在积极开展工作,适时向人大提出立法建议",再到"着手起草建议稿,结合实际对制度设计进行研究论证",这表明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构建趋向为分阶段分步骤地渐次推进。鉴于当前严峻的反腐败形势,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构建不宜过于缓慢,加快这一制度的构建,则不仅需要国家在立法、信用体系建设、监督机制等方面大力推进,还需要作为申报主体的官员明确自身的角色位置,成为财产申报制度的"推动者"而非"阻挠者"。同时,广大社会公众要摆脱传统"官本位"思想的束缚,增强现代公民意识,用积极有序的政治参与来促成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确立。  相似文献   

8.
杨珺 《理论探索》2012,(1):37-40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论包括自然条件形成的生产力和人自身自然所具有的生产力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通过劳动而融通成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包括自然生产力的主体体认性、自然生产力的公共利益性、自然生产力的"应然"自在性等伦理内涵。践行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应遵循自然自在尺度、动态平衡尺度、整体与个体有机统一尺度、属人的德性尺度。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蕴含的环境伦理建构条件包括制度、文化、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主体性逻辑,蕴涵了哲学唯物主义的非本体论维度和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历史维度。马克思扬弃了自然支配的客体性思维,按照"自然的支配—支配自然—自然的全面复活"的主体性逻辑,科学衡量了社会历史形态划分的主客体形上标准,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自然概念的缺陷,提示了新唯物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深层意蕴,在发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除自始至终受强制保护的民事债外,民法上的债还包括自然债.自然债包含的给付不受强制执行,但义务人自愿给付后即可保有给付效果.自然债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义务,它折射出社会关系"入法"具有不同状态,反映道德与法律交织的特殊融合关系,具有独特的制度功能和民法意义.自然债在我国民法体系中仅存在零散规定,迫切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是彻底的革命者,他们不仅无情地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各种机会主义观点,而且具有自我革命、自我批判精神,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科学的进步、实践的发展克服自己理论的时代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开拓自己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把自己的理论提到新的高度。以"从无产阶级同时解放全人类,到首先解放自己然后解放全人类""从劳动的价值到劳动力的价值"和"从认为东方不存在土地私有制到承认东方存在土地私有制"三次观点演进的过程发展为例,深入文献考证,可具体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克服自己理论上的旧观点、旧概念、旧表达形式从而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的。  相似文献   

12.
因独立学院"先规范后发展"的特殊发展历程,独立学院教学督导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依附于母体高校到独立建构制度,从独立建构制度到制度变革创新的曲折历程。实践表明,建立并健全教学督导制度,是独立学院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督导制度自身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陈婷 《理论导刊》2020,(7):102-106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现实的个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为逻辑前提,将对"人"的把握从德国思辨哲学的抽象性中拯救出来;以从事实际生产活动的人为现实起点,开始在物质生产领域中把握人的现实性;以人的发展实现和确立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为实践路向,在生产实践中彰显人的本质力量;以实现人的解放为目标旨归,把观念解放推进到现实解放,使人从异化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4.
钟彩兰 《学理论》2011,(32):65-66
虽然社会控制概念是近代社会才提出来的,但其思想源头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社会,其中儒家和法家的社会控制思想影响最大。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主张"礼治"、"仁政";法家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法治""、重刑"。儒家这种以德治为主的"软控制"思想和法家以法治为主的"硬控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治国方针的基础。之后,各朝代的君主们结合现实需要,对儒家和法家的社会控制思想进行了综合、发展及完善,使其适用于本朝代。  相似文献   

15.
乔尔·科威尔的生态危机理论的逻辑主线是"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灾难"的选择性关系,从对危机与生态危机的定义,到导致自然崩溃的元凶,再到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的道路。他围绕着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问题,在反思了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前景以及生态社会主义体系的建构,提出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政党和制度,以期实现生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20,(11)
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上承杨朱的隐逸思想,提出了"道"的哲学观念,以自然天道关照社会人道,主张贵柔不争,贵身爱身,绝巧弃利,小国寡民,有所不为方可有为等思想。卢梭是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他出生于实行人民主权的日内瓦共和国,从小深受日内瓦共和国主张的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影响,主张人要回归到自然状态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  相似文献   

17.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书中所谈及的"自由平等、人民国家主权者、人民主权不可转让"等给法国《人权宣言》带来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卢梭和其他思想家一样追溯了远古的自然状态,并叙述了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过度,即从自然权利到政治权利的发展;另一方面认为自然权利不是真正的政治权利,只有转变成政治权利才能得到行使和保障。如果没有实现转换政治权利就不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1,(2)
马克思"人民"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理论术语,其确立源发于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对"解放"的多维思考。马克思对从理论的解放到现实的解放及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逻辑转换的思考,使"人民"作为中介和目的得以出场。自哲学观革命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不断深化,马克思"人民"概念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完整地展现出其生成和发展的"历史—社会—实践"三重维度。新时代,重温马克思"人民"概念,对于把握经典、理解时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威廉·莱斯运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消费异化的根源,指出通过强化人的社会伦理责任,消除资本主义制度这个产生消费异化的根源,建立"较易于生存的社会",实现自然的解放。从多维度、多视角的借鉴和吸取威廉·莱斯的消费异化思想的合理的、独特的理论内容,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0)
标识设计是视觉传达专业的"中介"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从"专业基础"课程转换到"专业设计"课程的桥梁。作为"中介"的标识设计课程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更新,采用单元化和过程化的课程结构,使用"教""启发式""实践性"多元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自然度过"专业基础"到"专业设计"的跨度,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实践、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