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雪窗驰想     
正窗外下着大雪。我站在窗前凝望,这雪已经下了几天了,到处是白花花的一片,空气清新得沁人心脾……我想,这雪景真美,可是多难描写!这时我脑中奔驰过许许多多小时候看过的书,这几部书里都有一段以雪为背景的故事。首先是《西游记》里的妖魔,灵感大王,利用唐僧"取经心急"的心理,在八百里的通天河上,下了一阵"纷纷洒洒,剪玉飞绵"的大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 ,但什么是神话 ?其实也很难具体界定 ,因为中国的传统小说大都有宿命论和鬼怪的描述。我觉得《西游记》其实是部抒写生命理想之途的隐喻文本 ,每个人物都似乎是生命征途抒写的符号。盛唐时期也许算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青春期”吧。人到了青春期最有活力和憧憬 ,同时也最有欲望和扩张力 ,此时 ,嫉妒啊、自私啊、贪婪啊、幻想啊等等都比较直观和鲜明。大唐帝国此时对外四面扩张疆域 ,铲平一切视内的不臣之邦 ;政治体制也空前改革 ,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空前提高 ,竟有“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之感慨 ;而…  相似文献   

3.
闫恩虎 《唯实》2002,(8):157-158
大多数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但什么是神话?其实也很难具体界定.因为中国的传统小说大都有宿命论和鬼怪的描述。我觉得《西游记》其实是部抒写生命理想之途的隐喻文本,每个人物都似乎是生命征途抒写的符号。  相似文献   

4.
<正>与《党的生活》最初结缘,要追溯到我的小学时代。我是一名"70后",小时候经常去父亲的单位玩,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您——《党的生活》。那时,您是"重点保护对象"。父亲的同事用锥子在杂志的左上角小心钻孔,用牛皮纸绳结实装订,然后整整齐齐地挂在墙上。就这样,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走进了我的心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满满的正能量"。从那时起,我养成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即便后来我为生活所累,如蜗牛般负重前行,也要  相似文献   

5.
正汪金友在5月21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导演张纪中近日提出了一个独到的见解:"《西游记》的真正意义,在于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部《西游记》。一路上的诱惑太多,而每个人的反应却各不相同。所有妖魔鬼怪,都代表着贪婪和欲望,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每个人的一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一名"80后",2005年在七台河矿区供电一线光荣加入了党组织。工作之余,我还帮党支部做一些党课学习、板报宣传工作,其中许多内容都是从《党的生活》上撷取的。就这样,我和《党的生活》成了好朋友。2006年3月,我看到《党的生活》刊登了"小王在争取入党道路上系列"探讨话题,当期的主题是"小王是否可以参与竞选村委会副主任"。我有感而发,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寄给《党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快乐大叔 《党课》2008,(5):96-98
现在早熟的孩子不少,君不见有那才五六岁的娃娃就给《西游记》写续了。还有一种人,属于“大孩子”之列,却是“不想长大”的一类人。“不想长大”者有的是真的长不大,有的则是在装可爱,因为“可爱”往往可以带来许多好处。这和快乐大叔小时候正相反,那时候所有的孩子都盼着早一天长大成人,好早一天为祖国建设“四化”。  相似文献   

8.
张庆之 《党风建设》2002,(10):11-11
小时候听老师讲《西游记》,当听到妖怪来抓唐僧时,心里禁不住纳闷起来:“妖怪与唐僧无冤无仇,怎么要去抓唐僧?”当老师说唐僧肉吃后能长生不老时,我疑问顿消,心里还悄悄地想:如果别人给我一块唐僧肉吃该有多好,以后就不会死了。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看《西游记》,最讨厌唐僧的迂腐,最欣赏悟空的机灵,每当遇上了妖魔鬼怪,悟空总能大显身手,手到妖除。但猴子毕竟是猴子,师徒四人在这漫漫无路征程中,唐僧那由迂到痴的境界,使之最终摘取了天国的硕果。蒲松龄说过,性痴则其志凝。 于是,我明白了,要想获得精神家园的最终归宿,需要的是执著专一。 执著专一是一把舵,掌好这把舵,自然能沿江而下,一日千里,工作生活甚至爱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它。东汉乐府诗《上邪曲》中,那位深情的女子吟唱着“我欲与君相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2,(14):54-55
聂远:黔东南给了我艺术灵感聂远,演员,1978年出生于黔东南镇远县。代表作有《雪山飞狐》、《倩女幽魂》、《隋唐英雄传》、《大唐情史》、《三国》、《西游记》等,被称为"内地新四小生",曾获大众电视十佳演员奖。"家乡话是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的。"离家多年,聂远仍能说一口流利的镇远话,毫不掩饰对乡音的依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镇远。聂远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不过西方的节日,他说镇远是传统文化尤其  相似文献   

11.
近日正在各电视台热播的新版《西游记》,广大观众对其褒贬不一。但深入研究西天取经的过程,一部《西游记》可以说是一部领导科学百科全书,对部队各级领导干部提高领导艺术,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人们都叫我傻子。”“我是幸存者,是先烈们用生命搭桥铺路,让我活了下来;是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鱼水深情,保护我一次次脱险。他们是我创作《小兵张嘎》的灵感源泉,我今天所有的荣光都是分享的他们的荣光。”“我经常会想起他们,想起那些刚刚还生龙活虎、转瞬间就血肉横飞的战友;想起陪着我流泪、像母亲般关怀照顾我的房东大娘;想起在鬼子的刺刀前喊我‘老二’的机智勇敢的乡亲……怎么会忘记呢?高天厚土,永不能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读中国四大文学名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潮》1992,(10)
关于少年时在私塾读书的情况,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中说:“我读过经书,可是并不喜欢经书。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许多故事,我们几乎都可以背出来,而且反复讨论过许多次。”“我认为这些书对我的影响大概很大,因为这些书是在易受感染的年龄里读的。”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领导学角度讲,四大名著中蕴含的许多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启示。"恩威并重"的领导艺术《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  相似文献   

15.
一把木头枪     
正小时候,我生活在豫东平原的一座百年古镇上。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人是与《小兵张嘎》这部电影有关的。1979年的"六一"儿童节悄然到来了,当年,身材瘦弱的我刚满8岁。受《小兵张嘎》这部红色电影的影响,我和"发小"高诚特喜欢一种被称作"抓汉奸"的游戏——我用胶泥做了一把"盒子炮",模仿张嘎子的口气和动作,冲着高诚喊道:"举起手来!你这个汉奸!"高诚缩着脖子,举着双手,乖乖地被我押着往前走,人们见了都哈哈大笑。就为了这事,高诚的父亲竟向我  相似文献   

16.
"这是我对教师认识的过程" 1992年,在第二届全国"虹雨杯"歌词大赛上,一首歌颂教师的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引起评委们的注意:"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相似文献   

17.
正说起猴,中国最著名的猴子要算"大圣"孙悟空了。然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却有着数百年民间传说的源泉,有着复杂的原型背景。南宋时出现最早的取经故事作为《西游记》的一号男主角,孙悟空这个形象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南宋时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最早以取经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的猴行者形象,就是《西游  相似文献   

18.
网友留言     
正@月亮我是一名基层工作者,翻看第一期《党的生活》,看到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推出的专题策划稿件,内心很感慨,感觉和《党的生活》距离更近了。@你若安好我爱好文学,每期都关注"名家有约"栏目,读到很多大家写的作品,有温度,有厚度,一年下来,收获颇丰。对自己有帮助更有提高,这就是我爱《党的生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振宁博士曾说过:"科学上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孙行者式的思维模式的结晶。"《西游记》的思维是速生科学家的土壤。教育部从2000年起就把《西游记》列为人  相似文献   

20.
我是北新桥街道工委组织人事部的一名党员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翻阅《北京支部生活》。这本杂志不仅成为工作中的得力助手,还是我们离不开的"精神家园"。刊物从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务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实际需要出发,为我们提供交流平台、经验借鉴以及解疑释惑。每期杂志我们都认真阅读,从中可以看到基层一线的模范人物事迹,可以学到兄弟街区的先进经验材料,可以读到党的政策文件解读,真是实用可用适用!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是服务基层党员群众的"老黄牛"。俗话说得好,干好工作,"老黄牛"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