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创造》2011,(11):21-24
动态中国初步建立节能管理制度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11月9日在京发布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指出,我国密集出台一系列推动低碳发展的政策,初步建立了以"目标责任制"为代表的节能管理制度,并促进大量资金投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价格、金融、财税等政策工具配合政府投资得以积极应用,政府主导的行政措施和激励手段对节能减碳发挥了主导作用。五年间全社会在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大》2013,(16):12
执法检查组告诉记者,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事关中国经济转型和"美丽中国"的顺利实现,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建设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建设局: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为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建筑领域大规模应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4.
孟扬 《时事报告》2009,(9):61-66
最近,新能源是曝光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也是很多国际会谈中必然涉及的主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推出了雄心勃勃的能源政策,提出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开发新能源,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欧洲、日本等主要国家也动作频频,密集出台刺激新能源发展的计划。由此,一场“绿色新政”、“低碳经济”的旋风正席卷全球。我国对发展新能源高度重视,在相继出台《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之后,今年年内将颁布新能源发展规划,这必将对我国新能源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前瞻     
《创造》2012,(4)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将施行 “十二五”期间,国内要建立和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即按各地电力消费总量来规定可再生能源比例。在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透露了上述信息。  相似文献   

6.
期刊浏览     
中国描绘绿色能源新蓝图 自2006年中国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以来,新能源产业便出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近年中国政府用于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每年增幅都在20%以上,2008年对新能源企业的资金扶持规模达到38亿元。而这对于新能源产业来说,仅仅是开始。  相似文献   

7.
综合信息     
北京市政府机构带头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政府机构带头加强节能工作,并通过积极开发新能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推动节约型城市的建设。“政府机构节能工程”被北京市列入2005年政府重点工作之一。根据最新的节能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政府部门和机构实现了8%的节能目标。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市规划委员会节能10%以上,市监狱管理局节能15%。北京市同时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制定鼓励政策,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北京市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已达255万m2(按集热器面积计算),太阳能温室大棚…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指出,要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同时指出,要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国家,澳大利亚通过新能源规划、财税激励、能源创新及可再生能源证书等一系列法律与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正在实现由传统能源产业向新能源产业转型。能源法律的趋同化和中澳两国相似的能源结构为借鉴澳大利亚成功经验奠定了基础。作为主要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应充分发挥能源战略的引领作用,完善新能源法律体系;继续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新能源市场;依托能源创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煤的低碳利用是实现中国低碳能源的核心同题,尽管社会节能、总量控制、发展可再生能源都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道路,但最后低碳经济必须要落实到煤的清洁利用上。  相似文献   

11.
滇云     
《创造》2012,(1):23-23
在刚刚结束的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检查中,云南在新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城市照明节能等节能方面取得的成效被住建部检查组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本文基于DEA方法建立可处理非期望产出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运用2000-2011年中国西部省际面板数据,以资本存量、从业人员和能源消费为投入指标,各省份GDP、CO2排放量分别为好和坏的产出指标,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BC2-DEA模型,测算包含环境效应的西部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分析比较各省份的能效差异以及节能减排潜力.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1年,中国西部省份的能源效率基本保持在0.7-1之间波动,近几年总体能源效率有所提升.(2)各省份能源效率差异显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能源效率较低,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蒋泰维 《今日浙江》2012,(15):26-27
面对当前经济科技形势,“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旋律,发达国家纷纷抢占科技制高点,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美国两次发布“美国创新战略”,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占GDP3%的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无线网络、医疗卫生信息技术、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提出“欧洲2020战略”,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智能经济,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德国大力发展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各类节能环保技术,提出2020年绿色能源将占其能源总需求的35%。英国在生物制药、绿色能源等方面,加强产业竞争的优势,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4.
低碳科技是建立低碳社会的重要支撑。社会对低碳科技的需求、政府的低碳科技政策、企业的低碳科技研发、低碳科技文化引领,是科技驱动低碳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乏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低碳技术风险障碍、国际技术转让障碍等,是科技驱动低碳发展的障碍。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及能源替代技术、发展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大力发展生态恢复技术,是科技驱动低碳发展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由此构成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低碳经济理念下新能源发展的举措主要有:加快制定和实施新能源发展规划;加强政府公共财政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培育新能源的产业融资能力;加快推动科技创新;降低新能源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5)
应对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实施低碳能源发展战略是促进经济科学、环保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国要实现创新、绿色的发展模式,必须加强低碳能源的规划、开发和利用,做到提高交通、建筑等领域的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率,突出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周亮亮 《桂海论丛》2012,(5):106-110
城镇化的推进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强调节能减排。中国城镇化的背景与西方国家不同,面临着能源瓶颈、环境压力和国际社会压力"三座大山",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进一步加剧了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因此,需要发挥中央政府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升地方政府低碳执行力;促使企业正视低碳转型,实现低碳生产;提升公众参与度,践行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18.
子凡 《两岸关系》2010,(3):34-3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010年“两会”期间,低碳经济、新能源、节能减排成为焦点问题。“低碳经济”成为未来中国新的发展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9.
谢云鹏 《人民论坛》2011,(9):140-141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如今已经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我国应确立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营造低碳生活的社会氛围,以实现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该文总结了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中国清洁燃料的发展结构及发展趋势。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下清洁燃料的唯一途径,发展新能源的重点是继续探索低成本可规模化开发的新型技术。建议推行注重市场化、多元化、高效化、全球化的能源结构建设,并根据中国国情,注意国际科技发展和政策引导,提高新型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