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钢铁需求的增加是铁矿石涨价的根本原因,整体上来说铁矿石涨价不会削减钢铁生产企业的利润,对CPI的影响度很小。  相似文献   

2.
韩洁 《瞭望》2008,(29)
中国钢企在铁矿石价格上的话语权,不是谈出来的,而是通过不断提高竞争力做出来的 7月15日,一则消息让所有中国钢铁企业普遍受伤。消息人士透露,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和力拓公司与欧洲钢厂达成今年度铁矿石涨幅71%的合同价格,所接受的价格涨幅远低于其刚刚与亚洲钢企  相似文献   

3.
袁元 《瞭望》2006,(23)
《瞭望新闻周刊》:如果中国被迫接受19%的涨幅,对中国特别是钢铁企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许中波(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授):一旦价格确定上涨19%,意味着每吨铁矿石的离岸价格将由2005年度的36 美元增至42美元左右,涨幅为7美元左右。如果以2005年我国进口2.7亿吨铁矿石为基数计算,那么,价格的上涨将  相似文献   

4.
蒋潇青 《侨园》2005,(3):22-23
中国是世界铁矿石第一大进口国,石油第二大进口国,但中国这个大买家却对这些大宗原材料的定价基本没有发言权。去年由于国际油价高涨,中国多支出了40至80亿美元,今年铁矿石价格狂涨了71.5%,这将侵蚀中国钢铁行业三成左右利润。国际铁矿石和原油价格轮番猛涨,使得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再次成为内地媒体热议的焦点。需求巨大但却没有掌握大宗原材料市场竞争的定价权,这一现象已开始威肋到中国经济金融战略的安全。中国高层已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从总体上、全局上对该问题进行战略应对,建立大宗原材料国际战略,构建对全球大宗原材料市场的“影响力体系”,通过发展期货市场等多种手段来争取大宗原材料国际定价权。  相似文献   

5.
一周网谈     
《瞭望》2006,(26)
一周来,网民对国土资源部再次发文严查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地方土地违法十分关注;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执笔的文章明确提出“中国收入分配相当不均”及“严重的起点不公平”,在网民中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对国际铁矿石涨价19%的消息,网民也深为关注。同时,媒体对郑州市惠济区建状似“白宫”的区政府的曝光,也是一周中网民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6.
全球瞩目的铁矿石谈判中,钢铁巨头认为2006年的主题是“降多少”的问题,而矿业巨头则认定2006年仍有涨价空间。前所未有的方向性分歧,正在考验双方的耐心和智慧  相似文献   

7.
兰政;北风 《侨园》2013,(11):12-15
<正>10月18日上午,备受各方关注的全球首个实行实物交割的铁矿石期货合约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挂牌交易,标志着对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版"铁矿石期货正式"启航",这个大商所上市交易的第十一个期货品种,使中国期货品种增加到36个。全球首个采用实物交割、首创提货单交割的铁矿石期货品种,其挂牌上市意义深远,它将吸引更多产业客户参与,改善国内钢铁行业在铁矿石定价中的弱势地位,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相似文献   

8.
王慧 《瞭望》2007,(33)
三大石油巨头和五大发电企业递交给国家发改委的涨价申请,被"众望所归"地压了下来;而有关企业的社会责任话题,却在社会和网络上继续"发酵"。两份涨价申请被压下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上半年我国物价呈加速上行态势,1~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3.2%,再加上房价飙升带来的心理冲击,普通百姓中已不同程度地弥漫着"恐涨"心理。  相似文献   

9.
林双 《瞭望》1989,(Z1)
“唉,干农机企业真难。” 最近记者走访了黑龙江、辽宁、山东等省的一批农机企业,许多厂长经理都这样感叹。这几年钢材、橡胶等原材料价格猛涨,使本来利润不多的农机企业获利甚微。不少农机企业迫于无奈,也跟上涨价潮  相似文献   

10.
袁元 《瞭望》2008,(17)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多位来自国内外农业领域的研究者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分析,此次农产品涨价呈现出肉油领涨、幅度大、品种集中、时间长等特点,是多种状况的综合反映。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看来,涨价的开端在于猪肉等部分农产品局部的供需缺口,整体的涨价能量来自经济高增长和货币溢出效应,而生产  相似文献   

11.
物价敏感人群由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阶层扩展,影响类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扩大。原本属于社会稳定器的中等收入人群生活质量下降,不安全感加重。这一轮物价上涨,联合利华涨价、出租车费涨价、可乐涨价,很多快餐店、西餐店都跟着涨价,而这些都市生活习以为常的消费,现在顿时让城市小白领们压力陡然增加。  相似文献   

12.
部分农副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使某些环节的利润空间拉大。但《瞭望》新闻周刊最近在基层采访时发现,与物价相关的各方对物价快速上涨普遍持反对态度,希望物价水平随经济发展平稳地提升,以保持生产的相对稳定,保证生产者、加工经营者及消费者的共同利益。生产者:风险增加成本跟涨农副产品作为本轮物价的主要"领涨者",按说作为涨价的获益者,农民应该是最大赢家,但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部分农民在本轮农副产品涨价中有所获益,但"物价涨成本也涨",加上生产环节面临的诸多风险,以及未来市场增加的不确定性,作为农副产品主要生产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一轮粮食调控的主要政策,“托市收购”甫一出台便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这一政策给农民吃了“定心丸”,有利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反对者”则认为这是“粮改的倒退,是阻碍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的有形之手”。至去年底出现新一轮粮油价格上涨,舆论在分析“丰年涨价”原因时也往往“归功于”或“归咎于”托市收购,一些较为深入的分析还得出农民从本轮涨价中获益不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冯辉 《各界》2007,(4):60,63
中国钢铁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得立足于自身的产能扩张、规模扩大、技术进步等。其中,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钢铁企业走企业间的合资、联盟、联合重组的路子,强强联合才是大型钢铁企业强壮、崛起的有效战略。该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强强联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16,(7)
正【提案背景】实体书店的广泛存在、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是推进全民阅读的有效途径。目前,湖南省的实体书店发展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面临困境:国民阅读兴趣淡薄直接导致实体书店存续困难;电子出版物和移动终端阅读方式成为替代产品;互联网购物对实体书店的市场冲击;实体书店运营成本飙升使其不  相似文献   

16.
新产业升级路径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本轮产业升级,就是关注中国下一步发展的起飞平台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诸多信息表明,中国已开始新一轮产业升级。当前中国经济的诸多问题,事实上很多与国内产业升级缓慢、结构粗放密切相关,如资源环境不可持续,流动性泛滥,劳工低工资低福利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资源涨价、土地紧缺以及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工利益的保护,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难得的契  相似文献   

17.
张莉华 《理论视野》2007,(11):43-45
在市场意识和成本意识逐步强化的今天,政府成本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问题关系党和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改革事业能否健康发展。过高的政府成本会使社会不堪重负。要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树立政府形象,促进廉政建设,必须严格控制政府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8.
过去,在中国大地上每当人们提起钢铁企业首先会想到雄踞东北、名声显赫的鞍钢.而进入21世纪,中国钢铁企业这个大"家族"中"猛然间"冲出一匹黑马——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北特钢集团),它以别人无法企及和替代的辉煌业绩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国有企业中的佼佼者,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前列.  相似文献   

19.
遏制农资涨价,保护农民利益──关于粮食成本和农资价格的调查剖析本刊记者董瑞生,陈大钧莫让农资涨价吃掉粮食提价的好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核心是维护农民的利益。1994年国家大幅度提程高粮价收购价格,农民因而收入增加,种粮有利可图,于是,农村出现了加大...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外贸的整体影响不是很大,但值得重视。”对于国际油价的一路飙升,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综合处处长杨鸿斌作如是判断。这与接受《嘹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亚洲银行北京办事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处经济师牛犁的看法十分接近。关于油价高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汤敏总结了两个“值得重视”:一是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二是导致进口产品的价格上涨,增加外汇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