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人情?查《辞海》,乃"人之常情"、"人的感情"。历史上曾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人情!晃错《论贵粟疏》中说:"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王之道《桃园故人》中则说:"人情曷制春山好,山色不随春老。"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也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然而,曾几何时,在许多地区",人情"发生了蜕变,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同过去的人情面目全非,今非昔比。有  相似文献   

2.
正闲来翻看《论语》,感觉孔子是位善且会饮的老头儿。比如,他在《论语·乡党》篇中说:"唯酒无量,不及乱。"意即"饮酒不限量,却不至于醉"。《论语·子罕》篇还有几句:"子曰:‘入则事公卿,出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大意是说:"在外侍奉君臣,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努力去操办,喝酒不被酒所醉倒,除了这几点以外,一无长处。"对"不为酒困"这句话,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说:"‘不为酒困’——喝酒没有醉过。我  相似文献   

3.
网闻摘录     
《党员干部之友》2020,(1):63-63
人情味与人情关人情味与人情关,一字之差,却有霄壤之别。古人说:"情而公,情而正,则圣贤也。情而私,情而邪,则禽兽矣。"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群众办公事,而不能用来为自己、为家人、为亲戚朋友办私事。有人说,中国是"人情社会",人情难却,却之不恭。殊不知,很多人犯事,就是从变了味的人情开始的,结果越走越远,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其教训不能不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4.
高厚 《先锋队》2012,(28):44-46
太行山是英雄的山。八年抗战,留下了无数的太行军民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可有谁知道,当年那些年轻的太行山农家娃妈妈是怎样冒着危险,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一大批革命老前辈的后代呢?在这种"比亲生还亲"的母与子之间,又有多少动人的情感之花呢?《太行奶娘》,则生动鲜明地展示了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可以说,《太行奶娘》是一首忧伤的诗,是一幅苍凉的画,是一出涨满人情人性的人类悲喜剧。《太行奶娘》在去年一经出版,即引起社会强烈的反响与关注。从《人民日报》到地方报纸,从网络媒体到民众口口相传,都高  相似文献   

5.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圈子不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简单说,就是"做官"要懂得融入所谓的小"圈子"。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情",做什么事情往往把"人情关系"放到重要位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干部队伍中,看重"人情关系"的现象也有一定市场。正如上面提到,"入圈"就能得  相似文献   

6.
正你喝过"工夫茶"吗?那么"功夫茶"呢?两者虽然在读音上一模一样,但是在现实意义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工夫茶"是一类茶种,"功夫茶"则是泡茶的技法。我们先来看茶叶文献里有关"工夫茶"的记载。清代刘埥著有《片刻余闲集》,其中写道:"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枞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这说  相似文献   

7.
正【引用】"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文节选】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故《书》曰"思曰睿,睿作圣。"思所以睿,睿所以圣也。——(宋)晁說之《晁氏客語》【原文释义】学习的最要紧处,在于思考。思考就会有收获,不思考则一无所得。所以《尚书·洪范》中说:"思考就  相似文献   

8.
《江淮》2008,(1)
电视剧《刘老根》中的"药匣子"李宝善有句"名言":"高职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既高寿又高兴,才算活得有质量。怎样才能高兴常伴,有个快乐人生呢?知足常乐。隋代王通在《中说·王道篇》中写道:"廉者常乐而无  相似文献   

9.
<正>毅,《说文解字》释为"妄怒、有决",《广韵》作"果敢",在儒家学说中,毅集中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士君子崇高的弘道意识和担当精神。《论语》中直接讲毅的话有两处。一处是学生曾参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士,不可以不具有宏大刚毅的品格,这是因为士肩上的责任重大而道路遥远。以实  相似文献   

10.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  相似文献   

11.
正"同志"称呼从何而来?它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书稿中出现的"毛主席"字样通通圈去,改为"毛泽东同志""同志"一词起源于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左丘明说过:"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也说:"所与交友,必也同志。"而"同志"作为独立的称谓,出现于19世纪末,光绪皇帝筹划戊戌变法时,把变法派大臣称为"同志"。"同志"的起始含义是"志同道合的人",随着时间的发展,同志也成了一种政治身份。  相似文献   

12.
正作家王蒙有一篇《雄辩症》,说某公到医院看病,医生说:"请坐!"此公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不坐的权利吗?"医生无可奈何,于是倒了一杯水给他,说:"请喝水吧。"此公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假如你在水中搀入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此公说:"谁说你放了毒药?难道我诬陷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的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药?我没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说你放了毒药,  相似文献   

13.
<正>"杞人忧天"的故事出自《列子·天瑞》。原文为:"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意思是说,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自己没处躲藏,所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后用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把这件事当作笑话来看。唐代李白在《梁甫吟》中说:"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清代邵长蘅在《守城行纪时事也》中讲:"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那些杞国的人,怎么就那么傻呢?天会掉下  相似文献   

14.
学问之道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什么呢?“道”是指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目标、准则及方法。学问究竟怎么学?怎么问?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后要怎样思考才能做到“不罔”?这就是“审问”的功夫。“审问”时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学习理论时,首先要看这个理论内部的逻辑是否自洽,不能只满足于新奇的观点。即使一些观点很新,但是,  相似文献   

15.
正人在江湖走,不能完全不沾染世事。有熟人远兜远转,托我为一名"美女诗人"站台——是一名土豪心仪的女神。我推托再三,最后土豪亲自打电话来,用浓浓乡音连声道:"我们是老乡,她是真的很漂亮,很纯真,很热爱文学……"美女作家的诗,就是几句车轱辘话分了段,诗集却装帧精美得过了分,恨不能如《圣经》般纸缘镀一层金。我倒为土豪的话好奇起来:这是什么样的女子,可是沙仑的水仙花,谷中的百合花,以其清更加颠倒众生?一见面,大吃一惊:相貌平常、满身乡土气息的女孩子。很木讷,没读过什么书,也不太会人情往来,对周围工作人员,只会反复说:"谢谢。"口音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可见,少年是明天的希望。少年强靠什么?无疑要靠教育。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了大连对于教育的重视。"无会月"助推教育质量2013年3月,想在办公室堵到大连市教育局局长马瑞春有些难。开学整整4个工作日,她只有一个半天  相似文献   

17.
莫违民意     
我一直以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训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版权。究其渊源,原来这话最早出自孔老夫子之口。在荀子记录孔子与鲁哀公一段对话的《荀子·哀公》中,孔子对鲁哀公说: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唐代《贞观政要·论政体》中记载,魏征对唐太宗说: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庶人者,水  相似文献   

18.
话说廉耻     
廉与耻,是做人的根本.不廉则无所不取,无耻则胡作非为.人人均无所不取、胡作非为,天下岂能不乱?国家哪有不危?因此,我国历来都把廉耻问题看作是关系国家危亡的重大问题.《管子·牧民》篇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宋代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冯道传》也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维”就是网罟之纲,纲举目张.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宰相,他协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创立霸业,其治国经验之丰富,很少有人能及.欧阳修也曾任副宰相.他们均把廉耻与礼义比喻为国之四维,足见廉耻对治国的重要.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孔子,也曾论及廉耻问题.《论语·述而》中记载有孔子  相似文献   

19.
正"深感自责,决不再犯!"承认自己犯错误时这样表示再通常不过了。细想一下,这里说的"不再犯",并非说今后永远不犯任何错误,那是大话、空话,而是说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可以做得到的。文化心理古今相通,儒家经典《论语》记载: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之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也就是  相似文献   

20.
正友,会意字,甲骨文中是两只右手依靠在一起,就像是老友重逢。秦末,始皇帝创立小篆,改友字的写法为上下结构。汉隶则进一步简化,有了今天的友字。友的意义有很多,《释名》中说:"友,有也,相保有也。"《孟子》中也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谓:"同志为友。"友的诸多含义,为今天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与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