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锋队》2011,(6):32-33
近年来,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坚持强化"大安全"、"大预防"、"大责任"理念,努力构筑"不愿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防线,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四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反腐倡廉建设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廉洁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武汉市汉南区地税局坚持"大教育、大预防、大和谐"的治队方略,把开展腐败预警防控和落实"十个全覆盖"工作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俞玲 《党史文苑》2004,3(6):103-105
"一把手"的腐败成为当前反腐斗争的焦点.导致"一把手"腐败的原因主要有丧失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权力资本腐败";家长制遗风和好人主义的影响;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严重缺位.预防和治理"一把手"腐败,必须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4.
吕芳 《世纪桥》2013,(12):5-6
消极腐败是全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如何克服消极腐败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探析"消极腐败"的概念、表现形式,成因及应对措施,应从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法律体制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公共职位的在任者或公共权力的行使者的廉政文化建设等方面来消除消极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崇文区纪委明确"三类风险"、设置"三道防线"、抓好"四个环节"的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爱护了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长子县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针对产生腐败的"权、钱、人"三个集中点,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筑牢源头"防火墙",站好防腐"前哨岗",为全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相似文献   

7.
曾卫华  毛晓超 《学习月刊》2010,(24):127-127
近年来,武汉市汉南区地税局坚持"大教育、大预防、大和谐"的治队方略,把开展腐败预警防控和落实"十个全覆盖"工作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一把手"的腐败主要来自权力腐败,从权力运行角度来预防"一把手"腐败是防止腐败发生的治本之措。因此,只有提高权力运行机制的科学化水平,有效协调、控制、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形成从权力授受行为的规范,到权力行使行为的分解,再到权力执行结果的控制这一系列权力制约环节,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纠正"一把手"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一个"人心向背",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再一次提到了历史的高度,说到了人民大众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天津进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近三年来,全市共有940项在建及已落实的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达1.84万亿元。其中,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11亿元,在建项目建筑面积突破9000万平方米、在建百米以上高层近百栋、在建工地3500个……重大项目多,资金投入大,如何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减少和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11.
梁军  王超 《先锋队》2012,(24):32
今年7月份,为扎实抓好"预防腐败,廉洁从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壶关县纪委高度重视,创新活动载体,突出实践特色,结合县情实际,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建设一条廉政文化宣传街、组建一支特色廉政宣教队、听老党员讲一周故事、观看一部党内教育参考片、学习一本廉洁从政教育书、组织一次廉政知识大考试、建立一套预防腐败新机制、进行一次对照  相似文献   

12.
官商之间的"勾肩搭背"现象,表面上看来属于正常人际交往,但其实质仍然是一种腐败,具有普遍性、模糊性、隐秘性和集体性的特点。官商"勾肩搭背"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文化诱因、制度诱因、思想诱因和社会诱因,并且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需要从思想和制度层面加大预防和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论断提出有其特定的背景及意义。从法治、经济、制度和文化视角分析这一论断,它彰显了法治尊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正在朝向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方向前进,有利于铲除腐败产生的根源。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举措包括:"大小兼顾",坚持有腐必反;"制度约束",加强事前预防;"把好闸门",筑牢思想防线;"文化引领",铲除腐败思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绩。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有些地方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重大违法乱纪案件一再发生,有些不正之风还很严重。近年查处的"腐败窝案"现象表明,在一些地方,腐败已由单个的人或单个的事,发展到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性问题。"腐败窝案"的危害比个别官员腐败更为严重,"腐败窝案"的出现,说明了反腐败斗争已面临着一个新课题。编织网络 难解官场"千千结"腐败窝案"的最大特点,就是腐败分子勾…  相似文献   

15.
肖剑 《廉政瞭望》2012,(8):68-69
对腐败的容忍度问题,最近在国内成了热门话题。皆因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应该理解、允许中国存在适度腐败"的论调。在现实中,也显然没有真正做到对官员"芝麻小事"的"无情打击"。而国外特别是大多数西方国家,对腐败也基本都是"零容忍",尤其是对政府高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4,(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重拳反腐的实际行动,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腐败蔓延势头,初步形成了"不敢腐"的社会氛围。然而,要深入持久反腐败,必须进一步正风肃纪,建立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营造"不敢腐"的社会氛围。反腐败的实践证明,惩治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有力的预防。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7.
颜武 《先锋队》2012,(27):35-37
腐败的容忍度问题,最近在国内成了热门话题,公众非常关注。这是因为,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应该理解、允许中国存在适度腐败,或曰适度容忍腐败的论调。应该说,这一论调似是而非。其实,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待腐败始终态度鲜明,指出"与腐败水火不容"",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这就是对腐败的"零容忍"态度。然而,也不必讳言,尽管态度是"零容忍",但显然还没有真正做到对官员"芝麻小事"的"无情打击"。国外特别是大多数西方国家,对腐败也基本都是"零容忍",尤其是对政府高官,监督严格,处理更严厉,官员的一举一动,往往都会被"小题大做"。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13,(11):45-45
日前,国内首个预防腐败的地方法规——《汕头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正式施行。此前几日,广东另一个经济特区珠海,当地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亦二审了《珠海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草案)》。两份《条例》尽管内容各有侧重,但目标指向相同,即通过立法,以正式法规代替红头文件,实现预防腐败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微腐败"专项治理的部署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成都市花大力气整治"微腐败","微腐败"专项治理工作有效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深刻认识"微腐败"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努力查找专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常态长效推进"微腐败"治理工作向前发展,是成都市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亚腐败"是公务员腐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与行政伦理、社会价值、社会风气等密切相关。从伦理层面透视"亚腐败",并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保持公务员的廉洁性,有利于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一、"亚腐败"的内涵与特点"亚腐败"也叫"隐性腐败"。《辞海》中尚没有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