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晓云 《中国审判》2014,(10):50-52
日前,中央政法委印发了《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执法错误纠正和瑕疵补正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健全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三个文件”),通过理顺入口、谨防程序“空转”、畅通出口,细化涉法涉诉信访改革配套措施,为政法机关妥善处理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纵观学界的研究现状,对信访权威和司法权威关系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实际上囊括了信访制度的各主要方面,比如,信访的性质、信访的功能、信访的文化、信访的程序、涉法涉诉类信访、信访的权威等等。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实证的研究;第二,缺乏系统的研究;第三,混淆涉法信访与涉诉信访的外延,常常用涉法信访将二者替代之;第四,没有对“信访权威是否阻碍司法权威”这一论断的前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12,(4):6-6
涉诉信访已经成为当前法院工作的又一重大难题。终审不终、终而不结、反复交办、“信访不信法”等现象,日趋常态化。本应依法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被纳入信访渠道,抑或相反,进而产生“诉访并行”、“诉访不分”等问题,不仅不利于当事人通过正常的诉讼结束纠纷,  相似文献   

4.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於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两办意见”)。这一重要文件旨在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就社会治理方式而提出的基本方针,即要“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其方法有:在受理环节,要倾注一个“情”字,把握一个“巧”字,卡住一个“准”字;在办理环节,一要多听,二要多跑,三要多学,四要多想;在处理环节,对于有理涉法上访案件,应全力以赴地予以解决;对于部分有理涉法上访案件,把握标准依法给予部分解决;对于无理缠访缠诉的,采取有效办法,动员各种力量做好化解工作。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诉访分离、依法治访的改革局面正在逐步形成,涉法涉诉信访初步呈现出"弃访转法"的良好态势,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不容否认,现有的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制度仍存在不科学性、不完整性和不对称性。为此,必须增强和深化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的法治化认识,要坚持法治导向,不断增强司法属性,提高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的能力,既要在治标上对已经引起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依法妥善处理,做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矛盾得到彻底化解,又要认真分析原因、把握规律,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有效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推进治本工作,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秩序井然。同时,还亟需加快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的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7.
涉诉信访工作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做好涉诉信访工作,事关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事关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当前涉诉信访总量上升、无序上访和信访形式多样化的现状,人民法院要增强做好法院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改进涉诉信访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做好新时期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26日,原告柯兰亭与被告海口椰树矿泉水有限公司著作权纠纷案在海口中院调解结案。至此,原告多次欲进京上访,在海南省有重大影响的柯兰亭诉海口椰树矿泉水有限公司11宗系列著作权纠纷案已全部成功审结。近年来,海口中院始终把处理涉诉信访工作作为践行“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以“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为指导思想,逐步建立起“大信访工作格局”,该院已连续三年没有因案件审理、执行或涉诉信访处理不当而造成群体性上访事件。加强涉诉信访的组织领导为做好涉诉信访工作,海口中院专门成立了涉诉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  相似文献   

9.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解决涉法信访问题,破解涉法上访难题,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当前政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了源头,也就抓住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根本。本文现结合商丘两级法院涉诉信访的情况,就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从2009年年初开始,湖南怀化市公安局鹤城分局开展“十访”活动—— 带案访:对历年来162起未破重大案件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分解到各单位,并走访到位。  相似文献   

11.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社会经济转型期被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涉法涉诉信访处置是否得当,影响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从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根源,提出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解决途径可以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司法管理机制创新、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定位、有效处理涉法涉诉信访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中央政法委印发《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工作机制的意见》等三个文件,力图解决"诉访怪圈"问题,让信访的归信访、法律的归法律。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信"访"不信"法",不仅削弱法治,也会使信访制度不堪重负。早在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就已被确立为政法机关的四项重点改革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信访群众  相似文献   

13.
鲁琳  汲长彪 《法制与社会》2011,(16):259-260
近年来,涉诉信访数量居高不下,本不应该成为法院工作主要内容的涉法涉诉问题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对于涉法涉诉问题从表达自由的角度进行分析后,发现很多本不应该属于涉法涉诉的信访问题被归于涉诉信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信访是当事人民主自由权利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根源上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将涉诉信访变为当事人行使自由表达权的一种补充渠道,进而规范治理涉诉信访。  相似文献   

14.
邹燕珠 《法制与社会》2013,(28):175-176
涉法涉诉信访是当前各级政法机关面临的非常现实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建立涉法涉诉信息共享平台可确保信访工作的畅通高效,促进司法改革的深入开展,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进程。本文试从分析涉法涉诉信访共享平台的机制完善、现实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入手,对涉法涉诉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作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10,(5):5-5
各级政法机关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信心。要眼睛向内,立足自身查找问题,改进工作,一手抓积案化解,减少信访“存量”;一手抓源头治理,开展案件评查,强化执法监督,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控制信访“增量”,标本兼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青海检察》2010,(2):19-22
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是人民检察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海东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工作大局,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作为保护诉权,维护社会稳定的突破口,作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切入点,认真办理、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各种利益和矛盾错综复杂,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涉法涉诉信访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林诗禄 《特区法坛》2005,(6):40-40,54
海口琼山区法院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司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以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重点,认真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树立“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心”的科学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近年来,由于坚持了院长亲自办信访的科学方法,解决了一批批上访老户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说服了一批批缠诉缠访人员,化解了一批批涉诉越级上访的难题,消除上访老户所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心理,使我院涉诉信访呈现“一无三降”良好态势,即无进京上访,涉诉信访数下降,越级上访数下降,上访老户数下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证。我们主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涉诉信访是我国司法长期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首次提出涉诉信访概念,涉诉信访的外延比涉法信访要窄,其含义是:与某一具体诉讼案件相联系、要求人民法院完成某种诉讼行为的来信和来访。①涉是牵连、关联的意思,涉诉就是与  相似文献   

19.
我国涉诉信访制度的发展史是伴随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因此,对于形成原因的挖掘不仅要从现有司法因素的影响入手,更要从法治的历史延续以及变迁的角度深入。探究涉诉信访在截然相反的人治与法治的国家治理理念下的成因以及影响涉诉信访发展的现实环境原因,成为我们厘清涉诉信访问题及如何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0.
涉法涉诉上访乃社会普遍性问题,根治这一社会难题,必须 统一思想,严格法制,抓源头、抓细节、抓监督,有效消除滋生涉访问题的土壤和条件。在众多的监督主体中,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充分发挥其权威性和法定性。因此,化解涉法涉诉上访就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