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政务》2008,(3):316-318
一、业务需求背景 2003年,衡水市委、市政府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加速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以工强市、开放兴市、特色立市"的三大主体战略以及"通过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促进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拉动产业化,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升城市的品味,提高全市的整体竞争力"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当前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未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逐渐成为主导力量,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直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和发展进程。为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各国都将电子政务列为改进政府绩效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我国政府也不断顺应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将电子政务的建设列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试图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从西方国家建设电子政务的实践来看,电子政务发展遇到两个主要难点:一是电子政务的一…  相似文献   

3.
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完善而高效的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并使其发展为区域文化产业集聚中心,必须实施要素提升战略、资源整合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品牌提升战略、环境优化战略和区域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4.
2001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加快建设江苏国际制造业基地的重要部署后,我省在国内率先启动实施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行动计划,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企业电子商务进展快速,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加快,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加强。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经成为推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后发优势,推动工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作信…  相似文献   

5.
郑银 《现代领导》2004,(2):29-29
企业信息化是贯彻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核心。企业只有通过信息化,加快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为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先  张薇 《前沿》2007,(10):70-73
企业信息化是贯彻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核心。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现代化的全过程中,企业作为工业化的主体、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样是信息化的主体。企业只有通过信息化,加快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化带动国家信息化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政府职能转型 提升国家竞争力 政府的国际化运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本土背景~~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是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任务,江泽民同志在全会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表明,信息化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关系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推动经济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是横跨在技术和经济两个领域之中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实现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就要使传统企业高新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要产业化,形成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实力,越来越重要和急迫。福建省第七次党代会制订的“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九个设区市的发展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择优建设小城镇,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大中小城市功能互补和小城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发展思路,通过城市化协调发展来达到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马艳 《长白学刊》2006,1(4):67-7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和东北亚区域内的各国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提升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协同竞争力则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各国共生共荣的重要战略。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中应有所贡献并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即将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划入东北亚经济圈内,以期带动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提升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协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也是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关键。打造实力柯城,简言之就是“工贸并重,量质并举;工业立区,商贸兴区。”这几年,柯城区通过实施工贸并举战略、产业集群战略、列放带动战略和民营经济战略,工业集聚发展能力大大增强。为实现工业立区的目标,专门出台了“工业32条”等政策文件,加大式业投入力度,使规模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 打造“五大柯城”~~  相似文献   

13.
《浙江海洋发展示范区规划》把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和亮点,战略定位上明确了“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以此带动浙江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和提升。  相似文献   

14.
孟庆国 《电子政务》2006,(1):122-123
当前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未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逐渐成为主导力量,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直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和发展进程.为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各国都将电子政务列为改进政府绩效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5.
王智桢 《福建通讯》2002,(11):32-33
实现新世纪的宏伟目标,首要的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我们要推动产业升级、加速科技进步、狠抓重点建设、强化体制创新,切实解决后劲问题。着力点是:以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开发人才资源带动经济整体素质的增强,以改革开放带动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全力构建福建发展的“三条战略通道”,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  相似文献   

16.
孟庆国 《电子政务》2006,(2):122-123
当前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未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逐渐成为主导力量,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直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和发展进程.为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各国都将电子政务列为改进政府绩效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7.
以波特的“竞争范围”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结合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特征,以信息化建设作为“活动范围”,以“竞争范围”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为依托,信息化可以缩小县域特色经济的“细分范围”、扩大“地理范围”、使“产业范围”在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确定合理通道、影响县域特色经济的“纵向范围”。要通过提高计算机联网率、实施人才战略、加大信息化投入等手段提高县域特色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孟宪玲 《前进》2006,(10):25-26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太原经济圈”是太原实现率先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带动全省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着眼于城市区域经济竞争发展的大格局,不失时机地加快太原与周边城市区域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积极促进太原与周边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建设有特色有活力的“大太原经济圈”,不断增强太原经济圈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太原应对未来挑战,赢得发展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构建太原经济圈是一个重大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基本的思路是以太原为中心,由太原市区和晋中市榆次区构成核心区,包括太原市域全部;晋中市的多数县、市、区;吕梁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以下简称分局)高度重视科技强警工作,根据公安部“金盾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三基”工程建设,按照北京市公安局(以下简称市局)“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的战略思路,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并以此带动了警务模式的转变,提高了对动态社会的掌控能力,为中心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略论我国建筑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建筑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问题。而提升我国建筑产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技术竞争力;强化从业人员素质,强化人才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产业规模竞争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锻造产业国际竞争力;并购与重组战略;银企联盟战略;服务多元化发展战略;区域化和本地化经营战略;信息化战略。同时,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相关政府部门的科学引导与调控,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