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重庆旅游产业发展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科 《当代党员》2008,(5):39-39
重庆旅游大不大,产业强不强,我们以2006年的数据跟周边省份作一番对比便一目了然:2006年,重庆旅游收入为323亿元,仅占全国旅游业总盘子9000亿元的3.5%左右,而同处西南的云南,旅游收入超过450亿元,占全国的5%以上,四川超过800亿元,占全国的8.8%。  相似文献   

2.
李墨 《当代党员》2012,(7):40-42
直辖伊始,重庆国企全面亏损,上千家国企欠下数百亿元银行债务。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重庆国资总额从1700亿元增至1.46万亿元,全国排位由第19位升至第4位;利润总额从5.7亿元增至400亿元……重庆国企实现完美蝶变。  相似文献   

3.
2006年,重庆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全市受灾人口21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91亿元,农业经济损失66亿元;2007年重庆较大范围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6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9.6亿元。“旱不能抗,涝不能排”,“守着两江喊口渴”,重庆到底怎么了?一时间重庆水利陷入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09,(4):75-75
重庆重大基础设施获中央新增投资17.1亿元 记者获悉,在新增中央1000亿元投资中,我市争取到42.81亿元,其中17.1亿元将投向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这对于改善我市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重庆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08,(3):F0003-F0003
天津港保税区于199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保税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经济功能区。进入新世纪,天津港保税区相继开发建设了空港加工区、空港物流区、空港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是具有多种政策和功能优势的特殊经济区域。截至2007年底,累计完成生产总值107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亏损”,这是直辖之初重庆国有企业之“痛”。“7个一批”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让国有企业成功突围;国资委长袖善舞,“渝富模式”和“重庆模式”使重庆国企轻装上阵、集团作战,重庆国企再创辉煌:2006年重庆工业利润跃升为155亿元,10家企业产值超百亿元。  相似文献   

7.
IT大决战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09,(10):43-45
2009年8月4日,惠普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和富士康产业基地这一IT业上下游组合项目,落户重庆。这一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带动400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量,相当于再造“4个重庆外贸”,形成超过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相当于再造“1/3个重庆工业”。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08,(6):7-7
重庆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投入大大高于其他平原地区。近年来,该市围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系列工程。五年来,重庆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127亿元,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840亿元,分别是前五年的4.2倍和3.8倍,基础设施建设使重庆的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39.9%提高到48.3%。去年是重庆城市建设史上投入最多、项目最多、成效最明显的一年,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的300亿元投资,财政投入仅20多亿元。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新世纪实业公司与世纪同行,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科技领先。强化管理,搞活机制,扩大营销,提高效益”的方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发展机遇,走过了十几年艰苦创业与蓬勃发展的历程,1998年实现生产总值1.88亿元。1999年2.799亿元,2000年在面临与油田主体分立的诸多困难情况下,仍实现产值2.954亿元。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3):F0003-F0003
天津港保税区于199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保税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经济功能区。进入新世纪,天津港保税区相继开发建设了空港加工区、空港物流区、空港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是具有多种政策和功能优势的特殊经济区域。截至2007年底,累计完成生产总值107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有6500多家企业注册,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75家,  相似文献   

11.
"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贵州省返乡农民工人数将达到150万人左右,农民纯收入减少60亿元,相当于贵州省农民人均减少210元."分析人士认为,2009年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最为困难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60年间,四川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246亿元,到1970年突破百亿,达到102.3亿元;1991年突破千亿元,达到1016.3亿元;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505.3亿元;2008年,四川IGDP达到12506.3亿元,与1952年相比总量扩大5074倍,年均增长7.7%。60年的快速发展,四川经济在中国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地位得到不断巩固,2008年GDP总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9位,西部第1位。  相似文献   

13.
初步预计,2011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5600亿元,增加1000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100亿元,增加1914亿元,增长60%,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为近20年来最高。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09,(3):75-75
去年重庆GDP突破5000亿元增长14.3%排名全国第五位;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向企业看齐重庆成为试点;重庆取消64项行政事业收费一年让利于民6亿元;重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存在四大不足新一轮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启动.  相似文献   

15.
山东高速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用9年时间,注册资本从5亿元发展到150亿元,经营收入从21亿元发展到150亿元,总资产从不到60亿元发展到近1500亿元,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重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67亿元,比直辖前的1996年增长181.49%。2006年全市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3%。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做活流通,做大商贸,重庆商业正成为一匹拉动重庆经济增长的黑马。  相似文献   

17.
直辖以来,重庆会展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先后建成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重庆展览中心等专业会展设施,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成功举办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全国书市等高端展会。去年全市注册会展公司从业人员4000余人,会展直接收入6.9亿元,拉动消费45亿元。  相似文献   

18.
到2006年底。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51亿元,10年增长了520.5%。这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数字!重庆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撑起重庆市国民经济的半边天。直辖10年,正是重庆非公有制经济“雄起”的10年!  相似文献   

19.
<正>数读5年来,重庆抢抓工作机遇,全力推进三峡后续规划实施,三峡后续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2018年至2022年,重庆累计完成三峡后续投资290亿元,实施项目1500余个,库区15个区县地区生产总值由7756亿元增加到11526亿元,增长了近50%。青山远黛,碧水悠悠。2月17日上午9点,走进万州区大周镇五土村,只见辽阔的江面上货轮驰行,五彩滨江长廊沿长江蜿蜒铺建,数百亩中山杉蔚然成观,各具特色的木质小院错落有致。  相似文献   

20.
《思考与运用》2005,(1):71-71,96
主业是新华书店生存的根本。2004年,重庆新华书店集团把主业作为重中之重,借助重庆书城的示范效应和连锁经营规模效应,加快发展步伐,主业实现销售达18.6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一般图书、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连锁经营实现销售4.9亿元,同比增长54%。这当中,一般图书3.8亿元,同比增长63%;音像制品1.15亿元,同比增长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