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潜能和优势,解放和发展西部地区的文化生产力,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科学发展新阶段的新关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大开发,激发提升西部地区的自力更生、自我发展能力,既是西部地区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的现实要求,也是西部地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西部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既符合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有利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加强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文化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柯伟 《兵团党校学报》2007,109(6):51-53
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准则和基本目标。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新疆是我国主要的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对于新疆具有特殊意义。要努力缩小新疆各民族的发展差距,推进新疆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培植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6.
和谐文化建设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要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谐精神、坚持正确导向、树立科学创新精神、丰富民族地区文化生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7.
却金扎布 《实践》2007,(2):17-18
加快发展,是民族地区改变面貌、缩小差距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的目标。这对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是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建设、共同繁荣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已有很大发展,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共同因素不断增加。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8.
在青海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推进文化建设要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挖掘长期存在于各民族信仰中的民族宗教文化的积极因素,使其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民族宗教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潜藏在少数民族骨血中用以指导其生活实践的精神沃土和宝贵财富。重视民族宗教文化,从中汲取它的和谐思想,对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地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潮,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弘扬民族宗教优秀文化,服务社会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于俊生 《当代贵州》2014,(23):54-55
正民族地区发展滞后,是贵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要把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称赞"贵州是民族关系最好的省份之一"。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省政协积极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着眼于全省工作大局,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着眼于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稳定,努力为化解矛盾,增强团结多做工作;着眼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努力为推进民族文化教  相似文献   

10.
特木钦 《实践》2014,(5):23-24
<正>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是国家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除了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外,更要重视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为此,必须通过加强民族地区的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推动民族地区和谐发展。一、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一)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基  相似文献   

11.
王真慧  张佳  龙运荣 《探索》2011,(2):117-120
全球网络传播对文化发展与保护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文化发展与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网络时代,经济发达、传播能力强大的西方发达国家将其文化产品贩卖到世界各地,造成了许多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丧失。我们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化传播手段,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保护。为此,需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整合行政资源,理顺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保护的政策、法律和措施;三是进一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唤起广大民众的文化发展与保护意识,激起最广泛的文化发展与保护的社区参与;四是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媒介生态,特别是加强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文化传播媒介生态建设,为民族文化发展创造有利的传播环境;五是进一步加大民族文化传播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团结和谐的社会。构建团结和谐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和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是民族地区群众的共同心声。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面对民族地区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协调,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发…  相似文献   

13.
徐丽曼 《世纪桥》2014,(10):86-88
辽宁是我国具有多民族成分的一个省份,蒙古族人口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辽西地区是辽宁蒙古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该地区多年来始终保持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经济快速发展。新时期辽西地区蒙汉民族关系呈现出居住格局以蒙汉杂居为主、族际通婚不断扩展、语言文化日渐交融、民族意识表现积极肯定的独特特点,这对我国民族杂居地区处理民族关系具有积极借鉴意义:民族间的交融是民族杂居地区繁荣稳定的前提、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保证、民族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与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是边疆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是,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科学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制定正确的策略,才能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针对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不断探索做好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奋力创建文明富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边境名城奋斗目标深入人心,全县已形成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位于我国边疆地带,国防意义重大,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生产方式落后,思想意识陈旧。民族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恩主义哲学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先进生产力,发展地区经济;坚持先进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精神素质;坚持和谐的思想理念,营造稳定团结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保障和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改革与发展,为构建稳定、团结、和谐的贵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庆  莫晓琴 《当代贵州》2008,(21):I0002-I000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保障和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改革与发展,为构建稳定、团结、和谐的贵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一指导思想,对确保民族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0,(9)
<正>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民族文化发展是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内在要求和推动力量。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发展的稳定,要使其从原有的稳定发展到更高层次的稳定,有赖于民族文化发展为政治稳定赋予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