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攻机修农田建设确保农民稳定脱贫中共偏关县委书记温福亮偏关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条件很恶劣,一是气候干旱,全县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最少的年份仅200毫米;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1%,56万亩耕地中,90%以上是...  相似文献   

2.
滇云     
《创造》2012,(9):16-16
云南全省陡坡地生态治理启动9月7日,云南全省陡坡地生态治理启动会议在昭通市举行,全省陡坡地生态治理正式启动。省委、省政府决定,2012年至2020年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1000万亩,其中,"十二五"期间实施400万亩,"十三五"期间实施600万亩。秦光荣书记在批示中指出,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是省委、省政府站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  相似文献   

3.
郭玉才 《前进》2004,(5):31-32
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植被稀少,沙土流失严重。到1999年底,全市严重沙化土地、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国土总面积1.42万平方公里的45.7%和72%。山西省13个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县区中大同市就占7个。面对严重的生态形势,大同市委、市政府适时作出了建设生态畜牧经济强市的决定,提出把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由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以生态畜牧业为主,农林牧协调发展上来。经过全市人民艰苦努力,近三年来,京津风沙源治理完成198.72万亩,退耕还林完成130.89万亩,分别占总任务的94.26%和100%。到2010年全市林草面积将达1060万亩,占国土…  相似文献   

4.
开县是三峡库区的重点淹没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70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68.4%,年水土流失量1132万吨;25度以上的坡耕地38.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5.3%,森林覆盖率为24.3%,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县委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立足县情,审时度势,把退耕还林(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了议事日程。一、明确目标,强化责任今年三月,开县政府确定2000年退耕还林(草)19万亩(其中退耕5万亩,荒山绿化14万亩)、飞播造林40万亩的目标。要求全县咬定目标不放松,集中力量抓好退耕还林工作。为有效推进退耕还林(草)工作,县政府建立退耕还林(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退耕还林(草)  相似文献   

5.
阎建科 《前进》2006,(5):36-38
岚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吕梁山北部,汾河上游。全县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总人口17.1万人。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尤以煤、铁为最。铁矿总储量20亿吨,其中袁家村铁矿储量为13.6亿吨,为全国第二大露天矿体。煤炭储量40亿吨,为优质动力煤。主要农作物有马铃薯、玉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3,(18):31
生态立县,是东兰的首要发展战略。绿色生态作为东兰的立县之本,为东兰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为石漠化山区的东兰县,因地制宜通过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重点挑选板栗、八角、油茶、桑蚕、核桃等见效快的经济林果品种进行种植,做到生态建设与增加收入两不误。目前,全县治理石漠化170万亩,种植经济果木林达41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75%,不仅山青水秀生态美,让山区群众享受美好家园,还让山区群众每年因  相似文献   

7.
潼南县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幅员面积239 万亩,辖31个乡镇,总人口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万人。全县现有林业用地63.4万亩, 其中有林地54.3万亩,森林覆盖率22.9%,活立木总蓄积113万立方米。潼南县天然林保护工程于1998年正式启动,共实施管护面积15万亩,其中重点生态保护区9万亩,一般生态保护区3万亩,商品林区3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2万亩。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潼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经过县林业局、县天保办的精心组织实施和全体管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通过严格保护、大力培育,潼南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潼南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潼南县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幅员面积239万亩, 辖31个乡镇,总人口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万人。全县现有林业用地63.4万亩,其中有林地54.3 万亩,森林覆盖率22.9%,活立木总蓄积113万立方米。潼南县天然林保护工程于1998年正式启动,共实施管护面积15万亩(划分为重点生态保护区9万亩,一般生态保护区3万亩,商品林区3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2万亩。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县委、县政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盱眙县林果生产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全县林果生产早日走上产业化的道路,最近,盱眙县政协对全县林果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盱眙县是江苏省林业重点县,1992年通过绿化县验收,1995年基本无荒山、荒地、荒滩。全县现有林地37万亩,其中用材林24万亩,经济林11.3万亩,竹林1.5万亩,防护林0.2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面达14.8%。针对当前林果生产面临的管理水平低、加工流通能力弱、服务体系运行难和部分乡村领导认识还未完全到位等困难,县政协提出如下建议:一、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对林业生产的认识。各级干部要进一步加深对发展林业生产作用的理解和认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长远观念,把林业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分工包片抓管理,进一步搞好服务工作。二、进一步理清思路搞好规划。从全县来看,重点是搞好一个规划,发展两个体系,注重三个效益,建立四大基地。县乡必须认真研究制定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发展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把造林、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以来,山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抓住全省启动实施六大造林绿化工程的机遇,全面整合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和生态建设,2007、2008两年,全县累计投资1.5亿元,完成成片造林17.8万亩,四旁植树250万株,通道绿化285公里,环城绿化0.8万亩,城市绿化20万株,育苗0.4万亩。全县造林绿化步入“快车道”,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为建设绿色山阴、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广西天等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地处桂西南,县城所在地天等镇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83公里。全县总面积2159.23平方公里(折合323 8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8.5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97亩。全县辖4个镇9个乡124村(社区),其中有77个贫困村,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40.42万人。天等县民风淳朴,民俗丰富,自然环境优雅,风光旖旎,有龙角天池等自然景点。天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励精图治,谋划发展,团结并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充分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立屯精神,全面建设富裕天等、文化天等、生态天…  相似文献   

12.
滕英明 《重庆行政》2010,12(3):18-20
实施森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庄严政治任务,是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云阳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全市大力实施森林工程建设的契机,在全县实施"生态兴县"战略。2008年以来,全县已实施森林工程60余万亩,超额完成了森林工程建设年度任务,被评为全市森林工程典型区县,森林云阳建设取得了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3.
周德祥,1992年4月调到江苏响水县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一干就是14年。富民富县冲在一线由于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响水土地板结,盐碱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至1994年全县还有近20万农民生活在贫困状况之中。1995年,响水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省委“加快淮北地区中低产田改造”的号召,挖土方,刨穷根,力争在5年之内把全县54万亩中低产田、11万亩荒滩改造一遍。为了获得更精确的地理形势和水利设施现状,时任响水县委副书记的周德祥带领技术人员起早贪黑地在村口、田头勘测计算,跑了整整3个月,摸遍了全县的沟沟坎坎,确立了“统一规划,连片治理,…  相似文献   

14.
蔡小华 《今日浙江》2005,(18):31-32
在经济发展对环境与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庆元县正确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坚持用经济理念保护生态,用生态理念发展经济,实现了生态经济与经济生态的良性互动。庆元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20万人口。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山区小县,在科学的生态理念指导下,18个自然保护小区星罗棋布,240万亩山林面积、600万立方米林木蓄积量、100万亩生态公益林绿色遮天。16万亩笋竹两用林遍及全县各个乡镇,4万多亩野生小笋竹、1万多亩优质柑橘、5万多亩锥栗、3000多亩绿化特种树苗及花木园区规…  相似文献   

15.
党建信息     
陆建绍  黄斌 《当代广西》2012,(21):20-20
凌云县充分发挥农村经济产业带头人、农村种养大户、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在带领群众寻找发展致富路中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把能人培养成党员,促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把党员培养成经纪人,促进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的"双带、双培、双促"工程,走出了一条示范带动、共同发展的好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全县36个贫困村共完成新种桑园1700亩、育苗中草药材900多万株、新造生态公益林300亩、竹子种植6000亩、新种油茶1200亩、低改油茶5600亩、育苗牛心李30万株。  相似文献   

16.
《山西政报》2011,(24):2
2010年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平鲁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把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作为转型跨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抓手,抢抓机遇,自加压力,奋力赶超,大思路谋划、大手笔布局、大工程带动、大投入支撑,身边增绿和山上治本同步推进,造林绿化和生态富民有机结合。五年投资7亿元,完成大片造林35万亩,通道绿化350公里,四旁植树300万株,村镇绿化60个,林地面积达到95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9%,林木绿化率增加了10个百分点,新建万亩种苗基地1处,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带网衔接、城乡互动、快速推进的造林绿化格局。  相似文献   

17.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长三角经济圈腹地,建县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竹林面积100万亩,立竹量1.4亿株,年产商品竹2000万支,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竹乡。依托独特的竹资源优势,安吉县委、县政府高举“生态立县”的旗帜,设立了全国首个生态日,精心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生态文化大县、生态人居名县,走出了一条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安吉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卫生城市等称号。安吉的生态建设以生态工业为支柱,生态农业为基础,凸显生态旅游特色,立足农村,从垃圾、污水等环…  相似文献   

18.
乔云 《前进》2016,(1):49-51
正岚县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耕地75.9万亩,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15.4万。境内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含钾高,种植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岚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作为全省"一县一业"马铃薯产业基地县和全市"8+2"农业产业化马铃薯主产区的重大机遇,以建成"三晋马铃薯第一县"为目标,把马铃薯产业切实摆到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加快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特别是2014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开化县财政地税局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各项财税工作不断上台阶。2004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8800 万元、地方财政收人12530万元,与2001年相比,年平均分别增长10.91%、10.84%;财政支出达到40399 万元,年平均增长19.05%。财政支出基本满足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财力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富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国土面积3348平方公里,辖8乡3镇,159个村委会,176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回、水、苗、壮、布依等18个民族,总人口68万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中,县委政府充分利用魔芋种植历史悠久、气候土壤适宜、群众基础扎实、市场前景广阔等条件和机遇,将魔芋产业列为富源的骨干产业和品牌经济重点扶持,加快发展。2003年全县种植魔芋20376亩,总产量7万吨,产值7000万元,今年全县种植3.6万亩,产值1.25亿元。有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乡镇2个,千亩以上的村委会14个,十亩以上的大户136户。计划到2007年种植面积8万亩,总产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