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以来,人们便有养羊、食羊的习俗.在云南各个民族风格各异的"羊菜"中,独有云南彝族的"羊菜"古风犹存,给人带来一种久违了的山野清醇,令人食之不厌,留连忘返.其名菜有四:  相似文献   

2.
马黎 《创造》2002,(5):25-26
很早就听说在云南有一个民族有一种古老和神奇,然而也是保留最完整、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祭祀活动……这就是云南彝族阿细人的祭火神节。  相似文献   

3.
桔梗花     
我很早就认识桔梗,那时它在我的心目中,只是一种中草药。 我少年时光在栖霞山度过,其山距南京40华里,一名摄山,因山上多长药草,食之可摄生而得名。春天,山野里一片宁静:各种各样的野花竞相开放,  相似文献   

4.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有“纳苏”、“诺苏”等20多个支系,早在远古时代其先民就已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等地生息繁衍,过着游牧或农耕为主的生活。云南是彝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省大部分市县都有彝族分布,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区。据1997年底统计,全省彝族人口4284万人。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六大方言;彝文文献达万卷之多,真实地记述了彝族历史、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彝族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科学文…  相似文献   

5.
明清云南彝族文人文学是十分丰富的,这与云南彝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云南的彝族文人明代主要有高乃裕、高泰翟、左正、左文象、左文臣、左明理、禄厚、禄洪等,清代主要有高 映、鲁大宗、高厚德、陇之屏、张士敬、左世端、左家谟、那文凤、李云程等。其作品,大都是诗歌。    1我们先来看明代云南彝族诗人的作品。高乃裕,号海溪,姚州(姚安)土同知。他博学工诗,著诗有《焚余集》四卷,可惜已散佚,著作有《续云南通志》仅有存目。云龙编纂的《姚安县志》收有部分诗篇。他的诗作,清新、洗炼,且多小巧玲珑之作。如…  相似文献   

6.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支系众多的民族,其服饰种类之多、内涵之丰富,在西南各民族中堪称首位。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生动载体,它经历了一系列既有传承又具变异性的历史蜕变。本文尝试从服饰形式、质地、色彩等方面对彝族服饰的传承进行初步探讨。一、服饰形式的传承彝族传统服饰形式之特色突出地体现在头饰、背饰和尾饰。(一)头饰传承。头饰是一个民族的服饰中最醒目的标记,头饰传承具有神圣的含义。彝族的头饰继承了古老的传统,保留了较多的民族特色。彝族男子头饰由来已久。1963年发现的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霍氏墓壁画”,彝族男子…  相似文献   

7.
彝族“拖小姑娘”的社会现象在彝族地区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引发村民械斗杀人、伤害等刑事犯罪。有人说是民族风俗,受法律保护;有人说是借民族风俗行“流氓”之实,应当予以打击。本文略作分析,供处理相关案件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多民族神话、史诗的交流、互鉴。中华史诗艺术传统的发生、发展,在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华史诗艺术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史诗艺术之林中的一座丰碑。中国史诗艺术研究界拥有足够的本土资源,应该形成跨族际比较诗学研究的自觉意识,推动中华史诗艺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彝族史诗绝不是一座封闭的文化孤岛,而是彝族先民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融合为中华民族的见证。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可分为“月中不死药”和“月中世界树”两种类型。从此神话的相关母题、异文、源流中,可梳理出其成因:现实经验与本土知识提供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华神话传统中“月中有树“神话的传播或外来神话文本与本土神话文本的交融;彝族史诗歌手的艺术创造力与彝族“月中有树“神话特质的生成。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深层生态智慧;“月中不死药“神话还具有传承中华艺术治疗传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神游九乡     
本刊记者 《创造》2010,(5):106-107
在彩云之南,有一块美丽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里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这里有千姿百态的溶洞,深邃黑暗的峡谷,更有热情好客的彝族同胞,这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云南九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人口众多的汉族外,还有56个少数民族,其中的苗。傣、彝、白、壮、侗、纳西族多居住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等省区。这些少数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上都有其独特之处,成.为人们兴趣之所在;到民族地区旅游便形成一股热潮。彝族有人口545万。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还有少量文字。彝族男子以青布包头,穿青色短衣和长裤,外加毛被毯;女子盘发辫,戴方巾,穿开襟短衫和百语裙。分布在云南南部的彝族居住着一种称为“上掌房”的平顶屋,这种房屋多建在斜坡上,以土坯或土筑墙,…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居住着10多万彝族 ,通称“嫩苏濮” ,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禄劝彝族在南诏国时期被称为“罗婺”部族。史书上记载的“婺”字 ,有两方面的渊源 :1 “婺”来源于彝族支系“罗武” ,“武”音谐为“婺”。2 “婺”字来源于江西的“婺水” ,现在云南境内的很多彝族都说 :他们的祖先是江西籍贯的人 ,是否与此有关很难确定。禄劝彝族有“纳苏、诺苏、嫩苏、白彝、红彝、干彝”等多种自称。但“嫩”代表所有的彝族 ,是彝族的统称 ,也是彝族的尊称。禄劝的彝族多支系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为实现共同的心理认同 ,…  相似文献   

12.
试论彝族的起源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彝族起源问题,是彝族研究中迄今尚无定论的重大问题之一。有同志认为;“云南之为彝族的起源地是丝毫没有问题的。”但更多的同志则认为彝族是外地迁到云南来的:有东来说,认为彝族与古代楚国有关,是楚将庄蹻进军西南时迁来的;有西来说,认为彝族来自西藏,甚或认为来源于欧洲的雅利安人;有北来说,认为“彝族渊源出自古代羌人”,是河湟或赐支河首羌人的南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句古话:“善要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真恶。”因此,从很早很早的时候起,我们的祖先就筑起了善不留名的传统美德,竖起了恩不图报的道德标准。远的有功成退酬的鲁仲连,近的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叔叔。报刊上时不时也登载这种古风古韵的好人好事,对“无名英雄”称  相似文献   

14.
认为彝族古代全民族的族称是“昆”和“尼”,彝族族源以昆夷、古夷人为主,并融合其他族落。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为民族后,彝族的族称又统称为“尼”,即“夷”,通“彝”,成为今称。  相似文献   

15.
戴江  马莹 《今日民族》2013,(2):17-19
走在云南的老城深巷或山野乡村,不经意问你会看到远处民居的粉墙黛瓦上,有一只或蹲或站、仰头向天的小怪兽,融入蓝天白云的背景里,显现出剪影般的轻巧灵动和神秘莫测。等走近了看,小怪兽似猫类虎。它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云南特有的陶顾建筑装饰构件屋脊兽,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瓦猫”。  相似文献   

16.
云南石屏县的龙武、哨冲一带,居住着勤劳善良的彝族尼苏支系,通常又称花腰彝。每逢农历正月十五,这里的彝族都要举办隆重的“祭龙节”,在彝族心中,“祭龙节”是比汉族的春节还要热闹隆重的节日。 祭龙是有一番来历的。据传远古的时候,彝族生活的地方妖魔鬼怪多,经常侵扰人们的生活,当时有一个名叫阿 (念“龙”的音)的小伙子,长得十分高大、英俊,他制服了妖魔鬼怪,让人民过上了安定美好的日子,人们说“阿 在,鬼怪就不在”;不幸的是,在一次战斗中阿 被妖魔鬼怪杀害,妖兵妖将分割了阿 的身驱,东丢一块,西丢一块,一个叫普…  相似文献   

17.
绿春县牛孔乡的彝族“神鼓”被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发现后,被她搬到了《云南映象》中,鼓声传遍大江南北,牛孔乡这个古朴的小山村也走入了大众的视野。牛孔乡居住着哈尼族、彝族、瑶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2%。近年来,县委、政府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提出了建设“哈尼文化生态县”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唐代,在苍山洱海之间诞生的南诏国,是彝族在公元732年建立的。公元738年唐朝封南诏王为“云南王”(即云南郡王)确定了南诏地方政权在云南的统治地位,一时威名显赫,不可一世。崇拜鲜花的彝族  相似文献   

19.
在大姚县一带,只要是彝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很多很多以核桃树为主的林果树,这些林果树,不论过去还是在现代,都成了彝族人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柱,被称作“铁杆庄稼”、“摇钱树”。那么,最早的时候彝族为什么会想到栽树呢?树与彝族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那时的彝族群众就有现代人的商品市场观念。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多方进行了考察,发现栽不栽树,栽什么树竟与彝族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彝族支系庞杂,宗教信仰较多,从滇东到滇西,古时候的彝族先民们对山、石、树、虎、龙等十分崇拜,好多地方都有“神林”、“神树”崇拜习俗,…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粮价看涨,不由使我关注起粮食问题来。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话一点不假,人吃饱了可“力拔山兮气盖世”,挨了饿便“手无缚冯之力。”人生一世,据说要吃掉1万公斤粮食。怪不得那个谋士碘食其对刘邦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此言妙哉。“为政之要,贵在重粮。”我们的祖先,恐怕很早就明白了粮食的重要意义,包括它与一个政权的关系。无疑,“王者以民为天”的必要条件,就是“民以食为天。”西汉政治家晁错在《论贵粟疏》一文中说得很在理:“粟者,三者大用,政之本务。”为什么?这是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