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问答     
《农村青年》2007,(4):50-51
老人没留遗嘱遗产未必平分 问:我是家中五个孩子中的老大,从小帮着母亲把弟弟、妹妹拉扯大。去年母亲走了,老人生前未留有遗嘱,但却留下了12万元的存款。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后,兄妹几个开了个家庭会议。三个姐姐表示放弃遗产继承。由于我是老大,故此前母亲购房及为家中“添大件”时都出了钱,对母亲的照顾也最多,因此,我主张在分配遗产时适当多分。但我的小弟却认为,既然母亲未留有遗嘱。遗产就应平均分配才对。请问遗产应该怎么分?  相似文献   

2.
文林 《工友》2011,(4):49-49
高价时代的生活成本有多高? 有人推算,不吃不喝工作10年,娶一个北京老婆的成本大概是106万元;娶一个上海老婆的成本大概是140万元;娶一个南京老婆的成本大概是70万元。这成本里面包括购房、办喜酒、恋爱成本等,这是高价时代的婚姻。  相似文献   

3.
小保姆叫李燕,说“小”其实不算小,已经四十出头了,算得上是一位“半老徐娘”。2006年1月初的一天,李志和王倩夫妇驾着奥迪车来到海口市东湖家政公司,要找个住家保姆带孩子。偏巧长得慈眉善目的李燕被选中了。工资是月薪1500元。  相似文献   

4.
我结婚的第二年,公婆就因疾病相继去世了,留下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外债。安葬完老人后,老公和他的哥嫂在老家开始商量还债的问题。那时我们刚在城里买了房子,按揭付款,首付5万,其余每月付800元.要坚持整整还20年。我私下对老公说,乡下的老屋怎么也值几万吧,爸妈都留给他们了,治病时咱们也没少拿钱,这欠下的账还要分担吗?如果是这样,日子还怎么过呢?老公狠狠瞪我一眼,没有说话。我气呼呼地说,算你有能耐,你把债全揽过来算了!然后便赌气坐车回城里来了。  相似文献   

5.
黄河 《农村青年》2007,(11):37-40
一个打工妹与人民文学大奖的距离似乎遥不可及。但在前不久,—位相貌平平、如邻家小保姆的郑小琼,却登上了这个国家文坛权威大奖的领奖台。继而,她的《铁》《黄麻岭》《人行天桥》等诗作在网上广为传播。她还以嘉宾身份出现在《鲁豫有约》节目中,一时间竟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诗坛超女! 郑小琼是怎样成名的?成名后的郑小琼为何拒绝东莞市作协收编?她为何宁愿继续自己的打工生涯?目前,记者对这位传奇女孩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工友》2012,(2):7-7
湖北成丰县一六旬老人潘启厚患病5年,久治不愈。为了节约费用供两个孙子读书而放弃治疗,喝农药自尽。据了解,潘启厚家欠债达14万元。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10,(12):41-41
婚后父母资助购房,夫妻也应写借条吗? 问:我和丈夫于2004年领证结婚,2005年买了一套商品房,向我的父母借了15万元,但我和丈夫没有给我爸妈打欠条。现在我和丈夫协议离婚,我觉得那15万元应先从房价中扣除,然后再平分房产,这样合法吗?  相似文献   

8.
张锐 《中国工运》2009,(5):37-38
旺苍县总工会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因改建装修办公楼和工人文化宫,欠下220万元债务。为还债又致使大量工会资产流失。一个本身工会经费十分有限的县级工会就被逼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然而,到2008年,旺苍县总工会不仅还清了欠下的债务,收回了流失的工会资产,还使工会资产由1984年的68万元增值到现在的近700万元。如此大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相似文献   

9.
编辑这组文章,是因为马上又到重阳节。近年来,人们“热过”的节日有不少,除了中国的,还有外国的;妇女有节,儿童有节,青年有节,甚至情人也有节。那么,老人呢? 每逢重阳节,广西柳州鸡喇村的干部就要给老人摆酒席、切蛋糕、送红包,村支书亲自主持,年轻人跑前忙后,使高龄的寿星们笑逐颜开。为什么这样做?他们说:“没有老人艰苦创业,哪有我们富裕的今天?孝敬老人,天经地义!” 为了给公公治病,做媳妇的韦丽不惜当街下跪,感动了第11辆出租车的司机,也感动了行医40多年的大夫,说这样的事情“连亲生女儿都难以做到”。韦丽是怎么想的?“让老人快乐是我的最大幸福!”这是她的心愿。 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会从青年走向老年,谁都希望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今天你对老人好,明天你就会被自己的孩子所爱。“中华民族的美德不能丢!”百善孝为先,一个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对孤弱无助的阿公阿婆都不理的人,何谈其他? 这组文章,也许能让我们对老人多一些温情,多一些关照,多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8日上午,经公证,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支书包有民将价值1012万元的资产无偿捐给村里。此举.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人们不禁要问:从乞丐到富翁.37岁的他经历了哪些曲折历程?他捐赠的动机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孙相明,一个领导着153家养鸡户的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一个日产无公害鸡蛋7万枚的养鸡场老板,一个用不到2万元的简易设备代替了价值30多万元的自动化养鸡设备的“发明家”……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2.
每天散步到小区门口。我都会和一个修鞋的老人聊上几句。老人不仅乐观热情.而且思维敏捷,十分健谈。他乐呵呵地告诉我,他每天都闲不着,经常是别人今天送鞋来修,明天才能取走。我问他这把年纪身体能吃得消吗?这么忙碌一天能挣多少钱?  相似文献   

13.
饶燕枝 《工友》2012,(5):34-35
走进林明阳老人的家,说是家,其实就他一个人,房子里除了卧室,其他两小间放着各种工具,家既是他生活的地方,也是他潜心"工作"的地方,他用12年的时间研发出了"家用净化式排烟机"。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一位退休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地搞研究?他的研究价值何在?  相似文献   

14.
如何化解“啃老”难题,不仅要用法律督促子女坚守孝道,不要轻易向老人伸手,要开源节流,精打细算,不要养成依赖习惯。这,也考验着政府的执政智慧。杭州市法制办拟定的《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在保护老年人权益方面做出了多项规定,其中包括禁止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啃老”,对于虐待老人的养老机构最高可罚款3万元。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孝敬父母是做人之本。年轻人不但不自食其力,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还赖在家  相似文献   

15.
郑帆影 《工友》2012,(2):61-61
什么人是吃盐大户?吃东西没滋味的老人还是经常下馆子的应酬人士?都不是,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美国心脏协会调查发现:小孩才是吃盐大户,每天大于9克。  相似文献   

16.
实现职工当家做主──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首钢民主管理的成功经验说明了什么?项启源首钢总公司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较早实行经营承包制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1978年到1993年,钢产量由79万吨提高到702万吨;实现利税总额由3.77亿元提高到5...  相似文献   

17.
一座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地处深山密林中的农家老屋能派上什么用场?李开敏万万没想到,张艺谋租用他的老屋拍电影,让他一个月赚了8万元。  相似文献   

18.
曹旭峰 《工友》2007,(4):18-21
今年45岁的邹明来系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职工。2000年,邹因未按“院规”交纳1、5万元“风险金”遭遇“待岗”;“待岗”期间,他照样每天上班,每月的工资却逐渐用来抵1.5万元“风险金”……等到他的“风险金”快抵清时,医院却又要他交纳1.5万元“增容费”。万般无奈之下,他含泪将借贷而来准备给身患癌症的妻子治病的5000元钱交了出去。然而,钱交了,他能如愿上岗吗?  相似文献   

19.
何家票 《时代风采》2011,(14):10-10
如果有人告诉你,2年前就离开原个企的员工患上白血病,原个企的老板会主动找上门来,前后送来了9万元的救命钱,你信吗?如果你在这个个企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想自己出去创业,凭营业执照就能获得5000元的创业帮扶资金,你信马?这不是电影的剧情,这一幕幕确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20.
汪连天 《工友》2010,(11):52-53
为老人祝寿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交礼仪之一,为老人祝寿一般都是很有讲究的,譬如多大年龄才能做寿?按照中国的习俗,父母不在世了,五十岁以上可以做寿,所以才有五十大寿、六十大寿的说法,但绝没有四十大寿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