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辛学 《农村青年》2010,(4):61-62
随着我国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单一白色农膜为代表的“白色农业”已逐渐发展为各种有色农膜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彩色农业”。由于有色农膜颜色不同,对光谱的吸收反射规律不同,其功能也不同,因而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杂草、病虫害、  相似文献   

2.
黄珊 《农村青年》2010,(11):55-55
近年来,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广大农民纷纷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实现致富奔小康。但随着农业生产深入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民对农资的需求也出现了新变化。具体来说,农民对农资产品供应有“四盼”:  相似文献   

3.
大光农业110     
《农村青年》2007,(1):52-53
我们大光农业110栏目自开办以来,以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为己任,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努力开发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和有益农民健康的植保产品,大力推广农业技术,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良师益友。 农民朋友的信任与重托,是我们大光农业110栏目的发展动力。我们于2006年开展的大光科技百村行活动,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为农民朋友实实在在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大光农业110栏目向广大的农村青年读者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祝大家的农业生产越搞越轻松!钱褡子越背越沉重!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经济学视角来看,农业不仅是一个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经济系统。这两大系统之间不断地进行物流、能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交换,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农业生态经济效益可以通过经济学方法来分析评估其价值。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最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而世世代代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现在也脱胎换骨,与网络沾上了边。富有超前意识的辽宁大光绿色农业技术协会会长姜大光审时度势,与时代同步,适时抓住科技传播的节点,为农民搭建起快捷、方便、全方位、科学的服务平台。至此,一种最具时尚性、前瞻性的农技传播手段--网视通在我辽中大光绿色农业服务中心诞生。这也标志着姜大光传播农业科技的手段又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近日,记者走进大光绿色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近距离体验“网视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农村青年》2008,(5):61-62
立柱栽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也可以说是立体化的无土栽培。这种栽培是在不影响平面栽培情况下,通过四周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为农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立柱式无土栽培,可提高土地利用率3~5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3倍,同时也提高了温室设施利用率,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农业和工厂化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09,(3):47-4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作为2004年以来第6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有什么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的“新办法”?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13,(8):40-41
日前,农业部举行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深入研讨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创新重大问题。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强调,要深入研究分析新形势新情况,牢牢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推进农村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与重大举措,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一方面,相对于交通、通讯、楼宇等设施的投入,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工程性缺水"威胁着云南农业,而另一方面,已经建成的农业生产和农业设施却因技术落后,致使水资源利用率低。昔日碧波荡漾的水库干涸见底,郁郁葱葱的森林正在焦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年》2014,(2):44-49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10,(2):44-44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还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相似文献   

12.
熊飞 《农村青年》2013,(7):58-60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2013年中央在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并且将家庭农场作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给予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汤城村位于永春县蓬壶镇东部,面积5.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0亩。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0℃。近几年来汤城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走出了一条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和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2006,(4):52-52
节水灌溉是近几年在农业灌溉方面所提出的新理念,所谓节水灌溉就是指按照作物的最佳需水量进行灌溉,用少量的水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使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09,(4):F0002-F0002
农村要发展,信息少不了。目前,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村正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完善民主管理、培养新型农民、填补数字鸿沟都离不开通信的普及和信息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青年》2011,(10):42-45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为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农业部制定《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这个规划规定,“十二五”期间,着力从七个主要方面人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薛华 《农村青年》2010,(7):63-63
农谚是民间流传的农业气象经验。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不断认识气象与农业的关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加以提炼编成谚语,流传应用。世代流传,不断丰富。对于认识气象,指导农事有很实际的意义。不过农业气象谚语有较强的地方性和时代性,要注意在当地生产中加以检验,因地制宜地运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年》2013,(11):45-46
记者: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韩长赋: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60多年来,在人口由5亿增长到13亿的情况下,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0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2012年达到435公斤。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农产品稳定发展,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9.
200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5个加强“三农”的l号文件。文件要求,全党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把握新机遇新挑战,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呜,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20.
冬种马铃薯一般在上年12月中旬播种,是发展冬季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之一。开春后,如何确保马铃薯早出苗、出全苗、助壮苗、夺高产,在管理上必须落实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