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青年》2009,(3):55-55
乡村里成群的蚂蚱(蝗虫)在野外草丛中、庄稼地里到处都是,而且给庄稼带来了不少灾害。但村民陈忠却偏偏“爱”上了人们眼中的这一害虫,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蚂蚱帮他赚了大钱。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蝗虫(又叫蚂蚱),稍具生活常识的人都会皱起眉头,因为它们对农作物危害性极强。每逢大旱之年,蝗虫经常会遮天蔽日地迁徙,所过之处,禾本科植物被一扫而光,令人深恶痛绝。然而,一位从山西大学毕业的年轻女孩却从中发现商机,异想天开地养起了蝗虫。她不仅过上了有房有车的生活,还把“养虫”做成了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时尚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刘福利  郑洁 《农村青年》2014,(12):34-36
在河北省丰润刘庄村,23岁的刘秀英成了全村的大能人、“香饽饽”,只要谁家农田里的庄稼发生了病虫害之类的症状,都会忙不迭地找她去瞧症状,寻求良方解药。刘秀英也确实有解决这类症状的灵丹妙药与良方。几年来。她已为本村和邻村村民提供了无数次服务,不说每次都是100%的成功,治愈率也都在95%以上,不然的话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村民拿她当作老师和庄稼医生了。  相似文献   

4.
生活百味     
《时代风采》2011,(11):31-31
书荐 《我在故宫看大门》/维一 作者自幼居北京,初中肄业后先到内蒙古农村种庄稼,又到西双版纳农场砍树种橡胶。后来,回到北京闭门读书,到故宫博物院看大门。“文革”结束后,先在北京的研究所和科隆的大学读考古,又到哈佛大学及法兰克福大学访学。  相似文献   

5.
《福建工运》2000,(12):36-36
一、送温暖活动经常化。为改变以往送温暖活动都集中在“两节”期间的习惯做法,这个分局针对职工日常发生的天灾人祸、生老病死,都做到及时送温暖。在1999年赤峰地区沿线职工遭受旱灾,有的农村户职工庄稼颗粒无收的情况下,这个分局及时为职工送去10万元救灾款,解决了受灾职工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6.
办起三个合作社,不当老板当农夫 晒得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材,但都难以掩盖住这位“90后”的稚气,他是河北省献县十五级乡八章村的赵俊太、出生于1990年的他。穿衣新潮,喜欢上网、玩儿微信……24岁的他乐此不疲地忙活着一件事——包地种庄稼。  相似文献   

7.
看过一幅题为《羊开窍了》的漫画,画中的羊对一个西装革履、举着筷子走近他的中国人说:“人们时刻提醒我狼的残忍,但我最后的下场是一片一片进了火锅。”我很欣赏这幅漫画,喜欢画中弥漫的那种西方式的黑色幽默。国人似乎没有不敢吃的东西。在吃珍禽异兽的同时,食虫族应运而生,一些人吃的虫里有蚯蚓、蝗虫、大肉虫、小青虫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07,(9):54-54
于红雨今年28岁,是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去年暑假,他回山东潍坊老家时。突然萌生了养殖蝗虫创业的念头。趁着假期,他一边说服父母,一边征地、建房、打井,建起了面积40多亩的养殖基地。一开学,于红雨把养殖基地交给父母和姐夫打理,而他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参与基地的建设规划和蝗虫的销售。  相似文献   

9.
《工友》2010,(3):40-40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蔡继明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假日制度改革不应倒退,“五一”黄金周没有必要恢复,“十一”黄金周也应在适当的时候取消,只要全面推行带薪休假,人们就可以自由选择放假的时间,而眼下仍然保留的“十一”黄金周,对人们来说是强迫式的,是一种“被休假”。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09,(9):52-53
46.“红丝带”的来历和象征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艺术家们用“红丝带”来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在一次世界性艾滋病大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呼吁人们对艾滋病病人要给予关心和理解,之后人们把一条长长的“红丝带”抛向会场的天空,然后把“红丝带”剪成小段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  相似文献   

11.
易安 《工友》2011,(12):18-19
抑郁症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和“满面愁容”、“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战味索然”、“思维迟钝”、“行为退缩”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微笑”似乎和它风马牛不相及,  相似文献   

12.
乡言 《农村青年》2006,(12):1-1
这段时间,“红心鸭蛋”和“毒多宝鱼”事件搅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在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一片担心和质疑声中,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农民又一次被“边缘化”了。他们在人们关注的视野中,仅仅作为一片暗淡模糊的背景,而不是聚焦清晰的焦点。翻检报章,人们议论更多的是:问题食品是怎么进入市场,走上我们的餐桌的?市场监管部门早都干什么去了?  相似文献   

13.
不论人们现在从事何种工作,但每个人的童年几乎都对“泥巴战”、“打仗游戏”兴致勃勃。一个经营“农家乐”失败的四川小伙子,发现了人们愿意重温童年游戏的心理,并把它发展为新的商机,靠此赚得盆满钵满!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2006,(6):58-59
凌源市瓦房店乡瓦西村的崔建光是我们大光农业110栏目的忠实读者.他连续两次来电话,咨询有关百合种植方面的技术问题。他说他们村和周边一些乡镇的村子,不少农户热衰于种植百合。村里的“大明白”说种植百合的市场前景看好。可种百合不比种庄稼。百合是娇责的植物,不少老百姓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掌握它的栽培技术了。因此,请教大光农业110栏目给予指导——为盼!  相似文献   

15.
忘我     
宋世海 《工友》2009,(12):36-36
有人做过统计,在所有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就是“我”。由此可见,“我”在人们心目中是多么重要。但人生在世,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许多时候都需要把这个“我”抛开,真正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李仔 《工友》2009,(5):26-26
古代有一位画家被清进十宫为齐王画像。画像过程中,齐王问画家:“你认为什么东西最难画昵?”画家回答说:“活动的狗和马是最难画的,我画不好。”齐王又问道:“那你认为什么东西最容易画昵?”画家说:“画鬼最容易。”“为什么呢?”“因为狗和马这些东西人们都熟悉,经常出现在人们眼前,只要画错一点点,就会被人发现,所以难画。而活动的狗和马,既有形义不定形,那就更加难画。  相似文献   

17.
云帆 《农村青年》2007,(6):21-24
一位目不识丁的七旬老太,偶然拿起小孙女的蜡笔信手涂鸦,居然一鸣惊人,被人们誉为中国农村的“梵高奶奶”!她在新浪开博客,又在网络上一炮走红。这位“梵高奶奶”不仅拥有了数十万忠实“粉丝”,还两次走进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节目。2007年初,她在香港举办了个人画展,  相似文献   

18.
马年说“马”,人们脑海里首先涌现的是吉祥成语:“马到成功”“万马奔腾”“人强马壮”“马不停蹄”“龙马精神”“快马扬鞭”等等。  相似文献   

19.
乡言 《农村青年》2007,(10):1-1
“民工律师”周立太,如今破口大骂农民工,引起了人们的许多不同看法,也再度把人们视线的焦点集中在了农民工的道德素质上。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十二五”规划中又一次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说明,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将会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各类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