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非  中豪 《农村青年》2011,(11):18-20
她下肢萎缩,背上还有一个大大的肿块:她没有双脚,自幼靠爬行生活。 她是家里的顶梁柱,她用不足1米的柔弱身躯,养活了年迈的公公、智障的丈夫,还有上学的养女。2011年8月,她终将养女送进了大学。临行前,养女哭着给母亲洗脸,把瘦弱的娘亲搀上了轮椅。谁又能想到,这个含辛茹苦19载的农村母亲。生活在一个所有成员之间没任何血缘关系的家庭里,用爬行10万公里的行程,诠释着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2.
芬芳的誓言     
王成信 《农村青年》2011,(10):50-52
有这么一个女孩。二十多岁的年纪,却立志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她深受村民的爱戴和赞誉,她的内心藏着一个芬芳的誓言:做个好村官。做一个真正做实事的好村官!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赵小芬。  相似文献   

3.
晓红 《农村青年》2006,(2):30-32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她相遇了:一个是遭受失学厄运的农村少女;一个是身患绝症的女检察官。女检察官决定把治病的钱省下来救助失学少女;复学的少女刻苦努力用优异成绩鼓舞女检察官重新扬起生命之帆。于是。她和她。相互搀扶趟过了一条黑暗的生命之河。演绎出一个历时三年并且仍在延续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4.
金凤 《农村青年》2010,(6):21-23
郭必荣是广东省省惠州市公交车女售票员,由于经常跟小偷作对,多次遭到报复。让她心寒的是,在被小偷暴打时,没有一个乘客敢站出来帮助她。2010年除夕,她10岁的女儿慧慧用手机短信为妈妈许下一个愿望,希望新的一年妈妈在抓小偷时,有人能够帮助她。这个美丽的愿望通过手机和网络迅速在惠州市民中传播开来,牵动了整座城市的神经……  相似文献   

5.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因贩运微山湖“乌鳢”,短短几年成为远近闻名的百万富姐。然而儿子忽然患上的一种怪病,使她不得不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远赴新疆为其求医。几年间,她在寒冷的塞外花光了所有积蓄,最终也未能挽留住儿子的生命。正当一贫如洗的她万念俱灰时,有人却出1000万元购买她花2000元注册的一个商标。没想到这位绝望的母亲却不为所动,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下,她用借来的20万元,几年时间创造了亿元财富,而且保护了一个品牌,打造出一项地方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6.
范运昌 《农村青年》2007,(12):31-33
“人死账烂”,是中国农村流传已久的世俗。在铜都江西德兴市的一个小山村,一个三十出头的少妇,丈夫因救山火而殉难,留下一笔家庭债务。丈夫辞世才几天,妻子就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张贴通告,替亡夫还债。她的义举,不仅感动了全村,也感动了华夏,网友们称她为时下“中国最美丽的村妇”,她的名字叫陈美丽。  相似文献   

7.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0,(12):50-50
买画 我和女友一起进城打工,她在美术学院当保洁员。最近,听说她突然迷上抽象派绘画艺术,我便提出给她买幅画。花了一个小时,我终于瞧上画廊里一幅白底黑点镶铜边框的画,忙问:“这幅画要多少钱?”卖画的回答:“这是电源线路板!”  相似文献   

8.
韦丽曾经是个高傲的姑娘,由于身材好,长相漂亮,又在城里做服装生意,因而,当有人给她介绍对象时,条件一般的小伙子,她一个也瞧不上。于是,都说她“眼光刁”。 后来,她嫁人了,嫁到了一个谁都无法想像的家庭。她丈夫的情况正好和她相反:以前也认识好多姑娘,但是谁都不愿意嫁给他,因为他家穷,因为他认下一对不是自己亲生父母的老人做父母,并且,其中一个老人还患有皮肤癌,全身流脓流血,散发恶臭,没人敢靠近。 对于韦丽的婚姻,人们只说三个字:“想不到!”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韦丽和丈夫在相爱中品味艰辛,在贫穷中创造幸福,共同照顾多病的老人。2007年8月1日,当记者来到他们家时,韦丽已经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十大孝心人物”。更为可喜的是,她公公和婆婆的病情日见好转,全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人们又多了一个“想不到……”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本刊以《谁给这位镇人大代表一个答复》为题,报道了浙江省上虞市章镇镇人大代表方信娟“花费数万元,被抓好几次”依然坚持帮农民反映问题的情况。 2007年国庆节前夕,方信娟用手机发来短信:“刘记者,我现在被黑社会找上门来,应该向哪个部门求救?” 方信娟所在村村民告诉记者:“黑社会”是村支书花钱雇来的流氓打手,剃着光头,画着文身,脸上带着一股凶气。 方信娟的女儿俞芳在城里上班,那天一大早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叫她向上虞市公安局报警。听到村里有人被电警棍击昏,她说:“换个人,吓也吓死了!我外婆劝过我妈妈多少次,让她不要再管了,可我妈妈就是不听……”  相似文献   

10.
昌火 《农村青年》2008,(5):51-53
木里藏族自治县是四川凉山州一个偏远小县。小县里有一个不大的储蓄所。但在这个储蓄所里,女所长赵霞辉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贝亚特里克丝女王”。 “病态”女人要当储蓄所长 赵霞辉出生在四川木里县大草乡,头上已经有了两个姐姐,父母一直希望能生个男孩,这使她从小心中就产生了一种错位:要像男人那样生活。随着年龄增长,她果然发现男人与女人有的巨大差异:男人可以抽烟喝酒,玩女人。  相似文献   

11.
小非 《农村青年》2010,(1):28-30
都说现代人冷漠,都说“80后”自我。但21岁的大三学生曹恒蕾用自己的真情感动了社会。大学好友身患绝症病逝让她悲痛不已,好友的临终遗言更让她担起一份责任。一年多来,学业紧张的她总是挤出时间,坐公交车赶到干妈家中“代友尽孝”:听她倾诉、黯她聊天、伴她逛街、为她烧莱……  相似文献   

12.
努从大城市“转身”到农村 4年前,李龚(拼音yan)从安徽省怀宁县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她也感受了首都的繁华和舒适。4年后,大学毕业的她面临一个选择:是留在北京发展,还是报考大学生村官?经过思索,她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13.
《农村青年》2009,(7):53-53
打胎 进城务工才一年,我就喜欢上一个女孩,她来工地的时间比我长多了。有天约她骑车去公园玩,谁知刚出宿舍门,她突然想起车好像没气了,冲我说了一句:“先陪我去打胎啊?”天呐,在众目睽睽之下,她就这样毁了我的清白!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6日,石家庄“河北人民大会堂”内,“感动河北2007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现场。“13岁那年,父亲病故,母亲出走,但是她选择了坚强,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带上妹妹去上学,在苦难中倔强地成长……”当晚会主持人那舒缓且饱含深情的话语,回荡在现场每一个人的耳畔时,观众们不禁为台上那位穿一身校服的少女报以热烈持久的掌声。她叫张宣,刚满18岁,来自河北曲阳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此刻,站在台上的张宣百感交集,禁不住热泪盈眶。正如本次评选活动的评委之一——在北京大学设立“默涵助学基金会”的刘默涵所言:“贫穷不是过错,甚至向贫穷低头也不是过错。但这个叫张宣的小姑娘向我们证明:坚强和坚韧不仅可以对抗贫穷,还可以让生命之花开得自信!”  相似文献   

15.
王雨菲是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东北区的业务总监,她也是这家保险公司在全球几十个分支机构里年龄最小的大区业务总监,她小到今年只有23岁。1997年,从一家商业中专毕业的王雨菲到现在就职的这家保险公司做起了推销员。一天,她去一家公司联系业务,看大门的年轻人朗读英语的声音让她心机一动——一个看大门的外来打工青年如此上进求学,这种困境中的坚强让她和这个叫解铭的年轻人交谈起来。解铭告诉她:“我想自己种一棵果树总比在别人的果树下等果子掉下来要好。”解铭那有些乡土的话让她很震动,她暗想:我也可以自己种果树的啊!并且,一…  相似文献   

16.
德军 《农村青年》2010,(9):56-58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因为在温总理面前说真话而引发了全国“讨薪风暴”,她也因此而一夜成名。她就是重庆市云阳县人熊德明。成名之后的熊德明远赴城里打工,然而却并不如意,最后她决定创业,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百余个项目……那么,几年过去了,“什么都不懂”的熊德明的创业经历了哪些曲折?她能成功吗?她的创业之路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个残疾人,背驼胸凹,身高不足1.3米。他是一个坚强男人,用意志和恒心创办了一家年产值过百万元的福利印刷厂,安置了4名残疾人就业。他更是一名爱心老板,把一个不相识的贵州女孩收为义女,资助她上学,帮助她圆了读书梦。  相似文献   

18.
南山 《农村青年》2013,(4):39-42
一个患有先天性眼疾、10岁完全失明的乡下女孩,伴着电台长大的她萌生出将来做一名播音员的梦想。为此,她放弃了月薪3000元按摩师的工作,只身到京城开启新的人生。天资过人的她在有上万名选手参加的“夏青杯”普通话大赛中,荣获总分第四名。然而,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却因为“没有先例”被拒之门外,她用法律怒讨“考试权”,为视障人士争得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晓红 《农村青年》2011,(12):14-16
2011年8月2日,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育才双语幼儿园出事了:一个3岁女孩被老师遗忘在封闭的校车里。8月江南,酷热难当,没人知道这个名叫朱颜的女孩在蒸笼一般的校车内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几小时,她抑或喊着老师,抑或喊着妈妈,可没人发现她。由于高温缺氧,她最终被活活闷死听闻噩耗,朱颜的母亲陈庆红当场晕倒……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0,(2):60-60
从头开始 小丽终于谈了男朋友。一天,她给在城里务工的姐姐打电话说:“快寄些钱来,我要买衣服。我和小黄已经有过6次约会,所有衣服都穿过了。下个周末我又要和他约会,所以必须再准备一套衣服。”姐姐回答她:“另外找一个男朋友,从头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