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将自身的固有思想和印度思想融合后,产生了禅宗和新儒学两种创造性的宗教思想。韩国狂热地接受了这两种思想。不过有趣的是,这两种思想的痕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难觅踪迹,而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却能够轻易找到。可以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依然保存着这两种思想的国家大概在全世界也只有韩国了。例如,现在韩国的僧侣还在沿用中国唐朝时僧侣背诵的礼法文,普通韩国人举行婚礼、葬礼和祭祀时依然遵循中国的朱子家礼。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现在在中国人身上已经很难找到这些旧习俗的痕迹了。  相似文献   

2.
朴正雄 《当代韩国》2011,(2):95-103
道教不但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和主流,也是东亚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之一。亚洲国家中除了中国以外,受道教影响最大的要数韩国和日本。在韩国,对于道教的研究并不十分火热。所幸这几年随着韩国研究道家的学者越来越多,更多的研究成果被公之于世。我们为了更好地理解韩国的道教,应该从韩国道教的起源开始,并且不局限于韩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更要走向国际,特别是与中国学者共同努力研究韩国的道教。  相似文献   

3.
以"和诤"思想为中心看中韩传统思想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儒、释、道等传统哲学思想,对韩国产生了巨大而且深远的影响,而韩国化了的儒、释、道等哲学思想,又反过来促进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因此,当我们研究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时,不可不注意研究韩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同样,当我们研究韩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时,也不能忽略中国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4.
传媒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韩国被中国媒体频频报道"申遗"事件,引发了中国民众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笔者发现,这些"申遗"事件有部分是因中国媒体对他国信息误读所致。本文以"韩国端午申遗"和"韩国暖炕申遗"两事件为例,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分析其中的文化误读现象。笔者认为,引发这两次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媒体在对韩国信息进行解读时,产生了无意识的文化误读。受众在解读作者重新编码后的信息时带进了个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最终引起受众在行为上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 ,韩国在接收中华文明的过程中 ,堪称模范 ,是典型的汉字文化圈中的一员。虽然韩国早已发明了自己的文字 ,但是汉字在上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前一直是其通用文字。也许正是借用这种文字 ,中国又在韩国吸收西方思想方面充当了文化输出的角色。这就是说 ,中国向韩国既输出汉文化 ,又输出了西方文化 ,这是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很值得我们研究。一 两种文明的发现由于 184 0年西方人的野蛮入侵 ,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第一次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存在和它对于中华民族的价值。① 例如 ,改良主义者梁启超对此就有清醒的认识 ,所以他说 :“盖大地今日只…  相似文献   

6.
日本吸收中国文化养分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核心"礼"的内容也随着文化交流浪潮大量涌入日本。文章通过探讨日本传统礼仪中中国经典礼仪思想及礼仪行为的吸收情况,考察中国对日本传统礼仪的影响作用。首先探讨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文化的历史轨迹,以期明确中国对日本传统礼仪产生影响的宏观历程,进而使用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考察经典礼仪书中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思想和礼仪行为两个方面的论证加以论述,得出了日本传统礼仪在礼仪源流、礼仪理论、礼仪实践三个方面均受中华礼仪深刻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大韩民国虽然对儒教传统进行了批判,但是依然尊重过去受儒学影响的政治家和学者们,并恪守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思想理念.这在韩国发行的诸多论文、思想评论家的文章,以及电影作品等中都有所体现.大韩民国国民对孔子的热爱之心是出自对儒学的尊崇,儒学如同作为大韩民国最初使用的语言中国的汉字一样,是最初的价值观的规范框架.这是颇受大韩民国人民信赖的基本原因.大韩民国即使在接受现代化和西方化的过程中,依然非常尊重过去的传统.因为大韩民国认为,这样可以丰富国民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8.
李岩 《当代韩国》2002,(3):54-57
溯究朝鲜人留学中国的历史,应从其三国时代开始,而作为留学者最先渡海或跋山涉水踏上中国领土的人,则应该算是朝鲜三国时的佛教徒们。朝鲜三国以来的佛僧们,除了偶然有往印度及其周边国家求法的,差不多都以中国为佛教中心地,慕名而至,吸吮了中国佛教的营养。统一新罗之后,入唐求法几乎成了佛教界的一种风气,其人唐求法的僧侣数量大幅增加,求法的质量也空前提高。这些僧侣回国以后备受尊崇和重用,成为朝鲜佛教及其各宗派形成发展的骨干。  相似文献   

9.
为了韩中关系的新飞跃———写在中国指定韩国为自由观光国之际李充阳韩中建交后,韩中两国从各个方面认真地开展交流,很多韩国人自由地访问了中国,这是由于中国政府扩大观光政策和韩国政府的合作所带来的结果。然而,中国人访韩不像韩国人访华那样自由。基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韩国有相当一部分市民 (这里泛指公民 )尊重中国 ,内心感到中国很亲切。这些人对过去的 10多年里两国之间结成的友谊 ,感触很深。这一点自然与两国国民的相互努力分不开 ,同时也不能否认国际环境的帮助。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市场的魅力吸引了韩国 ,也有人说中国发现可以在韩国廉价买到高度发达国家的技术。其实 ,地政学的观点也不能忽视 ,它能成为说明两国互补性的根据。然而 ,虽然两国在历史文化上结成的不可阻断的关系中凝结着喜怒和爱憎 ,但也反映出“通过不懈的对话和兄弟间的理解”一定能突破最大难关的两国语言共同体的纽带关系。就像…  相似文献   

11.
一 序韩半岛历史的每一段行程中都留有中国及中国人的影子。最早进入韩国文学的中国人是叫做雉姬的汉代女子 ,她出现在《黄鸟歌》的背景故事中 ,是高句丽第二代琉璃王的两位妻子中的一位。此后 ,有关中国及中国人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不断地出现在韩国的文学作品当中。那么 ,受过新式教育并摆脱慕华思想的韩国现代作家们的小说中 ,中国及中国人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的呢 ?本文将重点观察韩国现代中短篇小说中的中国及中国人的面貌 ,并通过当时由我国现代作家们所描绘的中国的文化、政治、社会以及中国人对韩国人的态度等进一步了解当时的中国及中…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韩国佛教属于“北传佛教”的范围之内。韩国佛教源自中国佛教,这不论是从佛教传播的先后顺序和渠道来看,还是从汉文作为其载体而言,都是不争的事实。自中国南朝梁代开始至明朝初年,入华求法的韩国僧人代不乏人,其中于青史、碑铭可稽者约有二百余人。他们不仅将中国佛教的义学思想和主要宗派传到海东,同时也对中国佛教的义理建设和宗派建设发挥过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洪军 《当代韩国》2012,(2):115-120
众所周知,中国与韩国是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的重要国家。在历史上儒学作为这一地区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学说,在各自国家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韩国儒学作为东亚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国韩国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近年来学者对此一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颇有意义的探讨,如在退溪学、南冥学、栗谷学、阳明学、礼学、实学、古籍整理与学术著作译介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韩国的“儒教思想”许多人都奇怪地问,孔子学说作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一经传入朝鲜半岛,怎样变成了“儒教思想”;现在韩国人所谓的“儒教”究竟是一种宗教,还是一种哲学思想或理论?韩国成均馆大学编辑出版的《儒教新闻》报在去秋举行孔夫子诞辰2544年释典纪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快速增长,包括在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持续保持着旺盛的需求,钢铁市场的情况亦然.国外的大型钢铁企业普遍看好中国钢铁市场,欧盟、俄罗斯、美国等北美国家、亚洲的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的企业都在谋划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策略.它们选择的长远战略性市场攻占方略之一,就是在中国投资建厂,或独资,或合资,在中国取得企业"绿卡"身份,享受国民待遇.在这方面,韩国的钢铁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战略最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它推动着两国企业的合作发展和扩大.  相似文献   

16.
东方政治思想和现代民主主义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问题的提出 东方政治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当时各国为了各自的生存而角逐,倾尽国力以争夺霸权。孔子以前,民本思想等东方传统政治思想也曾有所表现,但是,真正将这一思想理论化、体系化却是从孟子开始。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民是生产的主力,也是国家军事力量的决定性资源。 韩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通过血缘关系结成政治体单位,这与中国的传统政治思想——民本思想是有区别的。即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由于具有血缘的同质性,虽然存在身份和阶级之分,但是“爱民”  相似文献   

17.
在《三国史记》中,对两国文学交流的记述多为统治者的推动、两国书籍的交流,以及从数量上表现出使臣、留学生、僧侣、宿卫在两国文学交流中的作用。在对具体作品、文人间的往来诗作、两国文人交流的事迹等方面记录较少。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新罗对唐朝文学、文化的不懈追求、主动吸收,才使得中国文学在朝鲜半岛形成全面推开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韩国和中国在东亚的作用李基远一韩中建交至今已走过四个岁月。在这四年中,我们的期待与希望并没有落空,因为韩、中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仅对于两国,而且对于东北亚及韩半岛的和平和安定都是极其重要的。在这一点上,两国取得了共识。政治、外交方面,中国与我们关...  相似文献   

19.
1.和平运动的展开过程过去50多年以来,韩半岛一直处于南北分裂的停战状态。现在依然如此。但是,实际上,在冷战时代却没有过旨在消除分裂状态、实现和平的集体思想实践的韩半岛和平运动。①换句话说,韩半岛和平运动是脱冷战时代的新的发明。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所谓的统一运动是解决韩半岛分裂局面的社会运动。统一,这一民族性价值压倒了普遍价值,即和平。②第二,有一种倾向把韩半岛和平界定为韩国内部经济政治方面民主化的下一个阶段。这是担忧韩国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社会运动势力的想法。韩国市民社会和平运动认识西欧近代的安全论、…  相似文献   

20.
正20年前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不久,为了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通过友好协商,决定共同创办一个专门研究和介绍韩国的学术期刊。《当代韩国》顺利出版发行,至今延续了20年,作为我国唯一一本专门研究韩国的刊物,在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这不能不感谢韩国学者和朋友们为此付出的辛劳。多少年来,《当代韩国》始终坚持创刊时确定的两个原则:一是信守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深入研究和介绍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论,保持学术刊物的严肃性和高品位。二是坚持办刊的目的在于增进中国广大读者对韩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