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循环型社会法律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循环型社会的法律制度是以社会的自我推动为基础,由政府进行宏观协调,由全社会来承担义务的法律规范体系。人类对环境正义的追求必然导致循环型社会的产生,而只有环境正义才是循环型社会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我国的循环型社会法律体系应包括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的产业政策法和所有的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其他支持性法律制度。当前,我国应该首先制定一部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相似文献   

2.
韩凌 《中国发展》2001,(1):39-43
本文分析了工业社会的经济体系与环境的对立冲突,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于变革传统的线性型的经济体系,建立与环境和谐的循环型经济体系.文章在分析线性型经济与循环型经济差异的基础上,论述了循环型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建立新经济体系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论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和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型社会是循环经济思想的发展和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社会系统的支撑.构建循环型社会是循环经济真正实现的前提和保障.本文系统阐述了循环型社会的概念和内涵,并从理念、价值观、伦理、经济、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循环型社会的特征以及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按照先进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原则,逐步建立起符合新世纪干部教育工作要求的教学体系、科研体系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打造循环型社会,我们还缺少法律体系,但相信建立法律体系并不困难,难的是法律的执行.如果没有公众的理解的行动, 循环经济将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的产生到许多国家付诸实施的有益尝试,建构循环型社会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研究了相关法律制度,探讨循环型社会的定义、特征和具体实施要求,重点讨论在中国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必要性、迫切性、可能性,并对中国现有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提出在中国建构循环型社会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7.
深化公安"三基"工程建设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创新理念,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坚持以人为本;要进一步明确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构架,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建立快速反应工作体系、渠道畅通的情报信息工作体系、侦查破案工作体系、安全防控工作体系、执法监督工作体系、经费保障工作体系;要强化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各种措施,抓学习、抓调研、抓典型、抓规范、抓宣传、抓考评、抓保障。  相似文献   

8.
2020,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脱贫攻坚的成果无法巩固,那么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承诺也就很难实现。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既要保障脱贫人口不返贫,也要保证不出现新增的贫困人口。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制度创新,保持政策和机制的连续性、稳定性,使精准扶贫的成果不会因为精准扶贫任务的完成而减弱。对此,要做好精准扶贫的三个转变,即减贫的目标从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减贫的区域从单纯的农村减贫转向城乡统筹;并在此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转向全面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有田 《长白学刊》2001,1(1):16-19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各科价值观念的冲突,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初步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即以集体主义为思想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核心、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三个面向”为价值取向、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标准、以“三讲”和“三个代表”为价值实践形式。这个价值观念体系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应大力倡导,争取广泛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循环型经济论纲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认为构造循环型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循环型经济的实现需要在企业、区域、国家等三个层次和经济活动的全部环节中得到体现,推行循环型经济必须解决技术、管理和观念上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滋 《今日浙江》2005,(14):38-39
为了学习和借鉴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增进浙江省与静冈县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受浙江省·静冈、福井县经济交流促进机构浙江省委员会事务局的派遣,我作为第十期中长期调查员于2005年5月12日赴日本静冈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研修和实地考察活动。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方面的做法,可以总结为若干条主要经验。第一,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公害加剧并存的博弈过程中,日本逐步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保证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产业有法可依,有…  相似文献   

12.
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以公安部提出的"三个转变"为契机,推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创新符合社会快速发展和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当前,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在师资队伍转型、训练内容更新、训练模式建设、警营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构建符合公安队伍建设与发展要求的公安教育训练新模式,才能不断提高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张道升 《求索》2012,(9):163-166
在汉字学基础理论研究中,李运富先生以汉字材料的全面介绍和科学整理为基础,创建了立足"三个平面"、多角度讨论问题的立体式研究思路和知识体系新框架。李先生认为,汉字不是汉语的翻版,汉字的属性表现在形体、结构和职能三个方面,因而汉字的学术体系也应该分为三个平面。有关汉字的具体问题应该放在各自的平面内分别讨论,这样才能避免概念不清而争议不止。基于这样的思考,李先生详细描述了汉字的形体系统、结构系统和职能系统,以及各个系统各种要素的演变情况,并从不同平面着眼,深入探讨了汉字起源、汉字性质、汉字关系、汉字文化、《说文解字》与"六书"、汉字考释方法、汉字史研究方法、汉字教学方法等各种有争议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4.
“三个创新”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形成一个整体,在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理论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前提,科技创新是决定性因素,体制创新则是制度保障。“三个创新”是实现“三个代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历史相结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文化相结合;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贯彻党性原则、贯彻实践原则、贯彻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16.
易博文 《求索》2013,(10):265-267
深度新闻报道是一种深层次地、立体地、全景式地反映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通过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扎实的采访内容,用客观的形式解释、分析、预测其动态前景,能回答受众关心的、引起受众思索和产生共鸣的新闻报道。做好深度新闻报道,应科学把握三个关系:“深度”与“广度”的关系、深度新闻与动态新闻的关系、理性分析与客观报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凝练出“三个倡导”是为了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认真借鉴国外和地区城市精神培育的经验,系统地推进.这其中科学阐释“三个倡导”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大力宣传“三个倡导”是基础,广泛践行“三个倡导”是关键,完善制度法规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应是一种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协同产业链优势企业,建设全链条的循环型产业,包括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涵盖信息、物流、旅游、卫生等服务行业).通过循环经济,能够使得一二产业运行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循环,从而提高各个环节内资源的重复利用.通过新技术和新模式将产业链内的活动有序地组织成一个循环模式,从而促进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9.
从"三个紧贴"上着力提高政治干部任职教育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军委胡主席"三个紧贴"的要求,深化军队院校政治干部任职教育改革,需要着力构建"多视角交汇"的教学内容新体系,积极探索"多要素集成"的教学方法新模式,精心打造"多成分融合"的政工教学新团队,不断提高复合型政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措施的有效落实,公安机关警力、装备、经费等保障条件得到改善,民警素质得到提高,战斗力明显提升。但是,从新时期公安工作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看,公安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与公安队伍战斗力相联系的淡薄的主业意识与复杂严峻的犯罪形势不相适应、传统的警务运行机制与现实实战警务要求不相应、滞后的应急机制与处置突发事件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尤其应当重视。解决“三个不相适应”虽然要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但我们需要的是现在就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