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理论》2015,(12)
法学教育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法学教学课程体系中不断地提高法学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但是,在法学实践教学的开展中遇到很多问题,使法学实践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本科生导师制在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稳定的、确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能够有效地解决法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应当将本科生导师制与法学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由指导老师主要承担被指导学生实践课程的指导,从而有效提高实习效果,确保法学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哈书菊  曹熹 《学理论》2013,(33):222-223,233
从法学专业特点来看,实践能力是法学应用型人才素质的核心。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是解决法律应用型人才短缺问题的根本措施,有助于学生对法学理论的学习和掌握。高等法学教育应当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并注重提高法学专业的实践效果,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健全法学实践教学的相关制度,探讨提高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路径与对策,以使法学教育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马长琼  张渝 《学理论》2012,(29):234-236
卫生法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卫生法学教育的实践性特点。从卫生法学教学和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来看,加强卫生法学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在卫生法学教学中,应提升其在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采用庭审观摩、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法庭)、参观、讲座等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廖建凯 《学理论》2012,(24):232-233
当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和模式同质化、法学教师缺乏法律实务经验、专门性的法律职业教材缺乏和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难以培养出满足特定法律职业需要的法律人才.以法律职业为导向的应用法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我们可以从创新法学本科教学模式、培养具备法律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构建涵盖各类法律职业知识的教材体系和建设职业化培养实践基地等方面入手,改进现有法学本科教育方式,提高法学本科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5.
付其运 《学理论》2013,(24):289-290
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方法以教师的课堂教授为主,教学内容主要为法学理论、法学概念等法学基础理论知识。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科刑法实务教学需要引入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律师和法官进行实务讲座等各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对这些刑法实践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学教学实践评价模式的改革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改革法学教学实践的方式应该与改革法学教学实践的评价模式同时进行。引进法律诊所教育,必然改革法学教学实践的评价模式。正视法律诊所教育与传统法学教学实践评价模式的差异,借鉴法律诊所教育的评价模式,改革我国现行法学教学实践的评价理念、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5)
诊所式教学在法学实践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和提高学生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理解。教师指导整个训练过程,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时,要注意两种中西教育模式的衔接问题;建设资源问题;开展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由于教师水平的制约而导致的局限性;正确认识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实践环节暴露的问题,论述了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建了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以实训教学为主线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4)
近年来,随着法学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法学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走向普法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却没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措施。多年来中国深受大陆法系影响,法学教育模式以教师知识讲授为主,给予学生实务操作的机会极少。因此,针对法科学生的实践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源于美国的法律诊所,体制趋于完善,推动了中国法学实践教学的发展。从一个法学本科生的角度对法律诊所的本土化进行研究,旨在构建一个更好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那艳华 《学理论》2014,(5):202-203
法学作为最难的一门社会科学,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平台的建设。法学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形塑学生及教师的法学素养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