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辽宁,是少年雷锋成长为工人雷锋、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地方,也是雷锋精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地方。2023年,我们重走雷锋路,在他的足迹中去破解影响了中国人60年的雷锋精神的密码。1958年11月15日,在距离自己18岁成人还有一个月三天的时候,雷锋从湖南来到辽宁,成为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的一名推土机手,完成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身份转换。  相似文献   

2.
许多人都知道,雷锋的原名叫雷正兴,他1958年11月从湖南望城来到辽宁鞍山,参加鞍钢建设,并正式改名为雷锋。然而,笔者从多年的雷锋专题收藏及参观各地雷锋纪念馆中都发现,雷锋刚改名时用的却不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锋”字,而是山峰的“峰”。这是怎么回事哪?笔者经过了解得知:原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5周年,让我们一起缅怀雷锋同志朴素而动人的英雄事迹,一起追寻他在辽宁的闪光足迹……在鞍山: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山,是雷锋到辽宁的第一站。1958年秋,鞍山钢铁公司到湖南望城县招收学徒工人,雷锋被录取。他把名字"雷正兴"改为"雷锋",想在鞍钢好好工作,打冲锋,当排头兵。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一个国家,需要先进典型。50年来,中华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雷锋精神却巍然屹立,并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当代中国文明进步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辽宁是雷锋的第二故乡,也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1958年9月,雷锋来到辽宁,先后在鞍钢、弓长岭焦化厂、沈阳军区某部运输连工作了4年,把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乃至生命,奉  相似文献   

5.
我是雷锋的一个战友 ,一个十分特殊的战友。我 1 931年出生于山东烟台 ,1 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 948年底开始学习摄影 ,此后一直在军队中做宣传报道工作。因为工作的关系 ,1 96 0年 ,我曾和雷锋在一起相处了 79天。但在这 79天里 ,我真正认识了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士兵 ,一个伟大的普通人。下面 ,我想打破自己近 40年来的沉默 ,说出一些鲜为人知的雷锋故事。雷锋英俊潇洒 ,也很爱美1 95 8年 ,雷锋响应党中央关于支援工业建设的号召 ,从湖南望城团山湖农场来到鞍山钢铁厂。从农村到城市 ,生活上有了不少变化。但雷锋到鞍钢后 ,仍然保持…  相似文献   

6.
雷锋是1960年1月8日从鞍钢入伍到营口的。起初雷锋在新兵连参加训练。一个多月后,新兵训练结束,领导考虑到雷锋在鞍钢曾开过拖拉机,就将他分配到运输连开汽车。这时,我开始了与雷锋的交往。刻苦学习驾驶技术当时,运输连驻地在原212部队附近,1961年移到今营口市天主教堂对面,那几间房子今天仍然保留着。“服从革命需要,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是雷锋向组织上表明的态度。雷锋到运输连后,首先学习驾驶理论。汽车专职理论教员王光祥负责对雷锋进行辅导。雷锋虽然…  相似文献   

7.
<正>易秀珍,1941年8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52年加入少年先锋队,1954年考入长沙县二中,1956年加入共青团员,1957年初中毕业考入高中。历任鞍钢化工总厂三炼焦车间调火工、弓长岭焦化厂统计员、弓长岭机修厂铣工,鞍山市政公司铸钢厂铣工等职。易秀珍,是雷锋生前的同乡、工友、好朋友。他们曾同乘一列火车、且同编一个小组从湖南长沙来到鞍钢化工总厂。易秀珍同雷锋在一起工作期间,雷锋给予她多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全国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学雷锋活动。早在雷锋生前,他的感人事迹虽然有报道,但没有被社会广泛了解。从1962年8月15日雷锋牺牲,到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半年多的时间里,雷锋事迹从部队到青少年,再由青少年广泛传播到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共青团对于全国学习雷锋活动的广泛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辽宁团省委首先在青少年中开展学习雷锋活动雷锋不幸牺牲后,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少先队员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来到雷锋所在团要求再看一看雷锋叔叔的遗物,希望能为雷锋叔叔办个展览。为了满足孩子们…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员(沈阳)》2014,(1):F0002-F0002
2013年12月2日,在辽宁党刊集团副总编辑艾广明的带领下,《共产党员》编辑部全体人员赶往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与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当代雷锋”郭明义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参观了郭明义工作的齐大山铁矿采场.  相似文献   

10.
张峻 《党史纵横》2009,(11):22-22
雷锋爱照相,是我初次接触他时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少年在家乡望城,青年来到鞍钢,应征入伍到部队,所到之处,他都想方设法找机会照张相。我和部队其他同志为他拍的新闻照片不算.仅在地方照相馆他照的单人相、合影,我在他牺牲后,先后收藏的就有五十多张。其中,就有雷锋在天安门前拍摄的两张珍贵照片。  相似文献   

11.
鞍山钢铁公司是我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第一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朱德十分关心鞍钢的建设与发展.他每次到辽宁视察工作,都要到鞍钢看一看.1952年9月中旬,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朱德同志来到鞍钢参观视察.在鞍山市委书记韩天石、鞍钢公司副总经理华明等陪同下,他首先视察了刚刚修复生产的轧钢厂、机修厂、运输厂、动力厂,接着,又来到立山薄板厂,与工人们亲切交谈.朱德指着原料板坯关切地问:“这就是生产军锹的原料吗?” 工人们回答说:“是.” 朱德高兴地对  相似文献   

12.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58年秋后,雷锋到鞍钢当工人,1960年1月8日到沈阳军区当汽车驾驶员,1962年8月15日因公牺牲。 在雷锋生前,他刻苦学习,言行一致、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品德就在沈阳军区广大指战员中传诵。1960年11月,沈阳军区在青年战士中开展了“学雷锋、赶雷锋、超雷锋”活动。《前进报》于11月 26日发表了题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长篇通讯,详细地介绍了雷锋的先进事迹。同年年底,《人民日报》以《苦孩子成为优秀人民战士》为题…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党史月刊》2014,(5):33-33
正褚士奇是民间藏友组织"全国雷锋专题藏友联谊会"副会长。近些年他自费走访、调查对雷锋质疑的模糊点。"起初我也怀疑,雷锋这样一个艰苦朴素的典型,为什么有钱买皮夹克、皮鞋还有料子裤?研究之后我发现,雷锋入伍前的收入确实挺高,他当时在鞍钢工作,鞍钢待  相似文献   

14.
做党的好儿子雷锋1940年12月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现长沙)县一户穷人家里。他7岁时就成了孤儿,受尽了地主的欺压。雷锋很早就将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到了工厂后,雷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来到部队后,雷锋  相似文献   

15.
<正>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他是一名孤儿,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入学读书。参加工作后,多次当选为劳动模范。1960年参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立功三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辽宁抚顺市因公殉职,年仅22岁。雷锋牺牲后,他阳光的面容以及他爱党爱国、助人为乐、勤奋工作、  相似文献   

16.
1沈阳军区宣传学习雷锋的活动,是从1960年的冬季开始的。当时,我国国民经济遇到暂时困难,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强调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全军即将展开忆阶级苦、忆民族苦,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的“两忆三查”教育运动。雷锋,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条件下,被沈阳军区领导机关发现并广为宣传的。雷锋同志入伍前,在湖南望城和辽宁鞍钢党组织的培养下,在工农业生产战线上就是一名出色的优秀青年。1960年1月参军后,他在部队火热的革命大熔炉里,受到了更加严格的锻炼,得到了更加迅速的成长。入伍半年左右,他不忘过去、发愤…  相似文献   

17.
雷锋,1940年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7岁成了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读完高小后参加工作。1960年1月参军,同年11月入党,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雷锋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服役期间,就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并当选为抚顺市人大代表。军区《前进报》曾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套红宣传他的先进事迹,雷锋的名字开始在东北大地传播。他牺牲后,辽宁等地的群众自发开展学雷锋  相似文献   

18.
1960年10月底,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把雷锋暂时借调到沈阳,到军区工程兵所属各单位作"忆苦"报告。在出发前,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为了能进一步了解雷锋的成长过程,就打电话给工程兵10团政委韩万金,让他转告雷锋把自己的日记带上。雷锋就带了四五本日记来到军区第一招待所。王寄语被日记的内容所打动,安排摘抄分发给党委常委们阅读。...  相似文献   

19.
高士祥1947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连副指导员、指导员;1960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高级工程兵学校政治营毕业后,来到雷锋所在的连队,任政治指导员他在部队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发现、培养、树立雷锋的过程中.作了大量细致的具体工作,并培养、介绍雷锋入党,使雷锋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然而,近40年来,高士同志对此却缄默无语.从未以此作为自己向上攀援的阶梯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他都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把雷锋精神融化在自己的言行之中目前.记者专程赴辽…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12,(5):24-24
1960年10月底,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把雷锋暂时借调到沈阳,到军区工程兵所属各单位作"忆苦"报告。在出发前,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为了能进一步了解雷锋的成长过程,就打电话给工程兵10团政委韩万金,让他转告雷锋把自己的日记带上。雷锋就带了四五本日记来到军区第一招待所。王寄语被日记的内容所打动,安排摘抄分发给党委常委们阅读。不久,《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