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迟美华 《世纪桥》2007,(10):79-80,89
最大诫信原则是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也是《保险法》规定保险当事人必须遵守的准则,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客户心理安全需求等问题。但这一原则的理论阐述和现实的实践活动存在差异。要全面推进我国保险业诚信建设,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对策,全面提高保险业诚信水平,防止失信带来的危害,夯实保险业长期、快速、稳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促进立法与执法关系的优化○邓兆瑞立法与执法是法制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没有立法,就没有执法;若没有执法,立法也就失去了意义。两者不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立法完善是严格执法的必要条件之一,严格执法也会对立法的完善产生积极的影响。所...  相似文献   

3.
诚信伦理对市场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日益鲜明,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诚信缺失亦十分严重。本文试图从法律角度即诚信伦理法律原则化、具体化探讨如何以法律强化保障诚信伦理的深化实践以期为营造良好的经济建设环境并对促进我国相关的立法执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谈江萍 《党史文苑》2007,3(6):72-74
诚信伦理对市场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日益鲜明,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诚信缺失亦十分严重.本文试图从法律角度即诚信伦理法律原则化、具体化探讨如何以法律强化保障诚信伦理的深化实践以期为营造良好的经济建设环境并对促进我国相关的立法执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虽然不断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但由于在立法、执法体制与执法监管方面存在的弊端,因而执法手段、执法能力、执法人员的素质均与执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执法效果不显著;各个环境执法机关之间协调不力;全社会对环境执法的认识还有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应尽快修订和完善法律体系,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扩大执法的权限;改革环境执法体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6.
姜明安 《前线》2017,(11):134-13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确定法治政府的总体目标有下述六项: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这六项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若干新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全面实现党的十九大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要求,进而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孙鸿怡 《唯实》2004,(11):33-35
中介机构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 ,金融信用中介机构作为金融交易的桥梁与纽带 ,在培养金融信用、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加速金融业发展过程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加强金融信用中介机构立法、执法和依法监督角度出发 ,探讨金融信用中介机构诚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要从法律上加大惩处力度。首先要从完善立法入手,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根据需要加以修改完善,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的权责范围,使腐败行为能够及时被发现,而且在立法中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在最刑上从重从严。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蕴含着道德风险,即政府管理部门的道德风险、国企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以及职工的道德风险。防范道德风险必须从加大产权改革力度、强化监控力度、构建国企代理层激励机制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方莉  冯思源 《探索》2014,(2):135-139
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道德约束与道德放纵。道德约束与一定道德提醒、道德修为有关,个体可以以此来避免不诚信事件发生,而道德放纵却由于牵涉众多因素,成本与收益的权衡、社会环境、经验系数、生存压力和灰色心理都会影响到非诚信行为的选择,诚信危机消除就成为了系统工程。非诚信的道德风险很高,道德放纵会导致非诚信的蔓延。诚信危机具有传播、传染、流行功能,非诚信行为也会由偶然性向习惯性过渡,并会产生公众性损害。社会诚信危机与道德约束之间力量的较量,决定了一个社会诚信度的高低,非诚信与道德约束之间的博弈也就是这种复杂的动态博弈。为此,只有重构道德体系,才能突破诚信危机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