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21,(16)
正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黄文秀决定回到家乡,扎根基层,"我是从广西的贫困山区出来的,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相似文献   

2.
正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第一部关于黄文秀的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刊邀请作者林超俊畅谈创作体会——凡事都有前因后果。这部书的出版,先从一个越洋电话和一堂音乐党课说起。2019年6月,文秀在山洪暴发之夜牺牲后,媒体纷纷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远在德国留学的女儿看到新闻后,  相似文献   

3.
正黄文秀同志在脱贫攻坚决战之路上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全体党员干部走好脱贫攻坚新长征之路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黄文秀式好干部,他们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增强干部信心,扩大优秀干部队伍,一年来,自治区不断出台相关人才激励机制文件,精心建立黄文秀式人才培养选拔机制、落实黄文秀式人  相似文献   

4.
正"听了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心中的敬佩和赞叹油然而生。一样的青春,一样的选择,她就是我的榜样。"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政府干部刘丹环说。刘丹环2018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刚到下南乡的时候,因为条件太艰苦,非常不适应,有时候还躲到厕所哭。学习了黄文秀等人的先进事迹后,她安下心来积  相似文献   

5.
正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2019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将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转化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黄文秀的榜样力量感召着我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担当作为。""走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黄文秀一样的优秀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不竭动力。"…………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  相似文献   

7.
正一枚勋章,致敬荣光。6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全国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之一,黄文秀用青春热血践行信仰初心,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用实际行动忠实践行着入党那一刻的铮铮誓言。"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10月10日,中共中央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向黄文秀同志学习,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我区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掀起向黄文秀同志学习的新一轮热潮——聚焦主业主责常态化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最近,中共中央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贺州市平桂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常态化学习黄文秀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大家汲取榜样力量、争当脱贫攻坚的实干先锋,确保抓党建促扶贫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前两年,大学校园里曾流行一个小段子,说大学四年应该看的四部电视剧:"大一时候看《奋斗》,大二时候看《蜗居》,大三时候看《裸婚》,大四时候看《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确,4部电视剧形象地描绘出当代中国青年现实的生存状态。以"北上广"为代表的大都市极化发展,长期以来成了大学毕业生首选的青春"安放之地"。同时,随着人口的高密度聚集,北上广也日益暴露出"大都市陷阱"的一面:住房昂贵、交通拥堵、通勤距离过长、工作节奏  相似文献   

10.
万花筒     
《中国减灾》2011,(6):37
也许就在不经意的时候,我们已经错过了青春。在每天"上班"、"回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中,越来越看不清青春的模样了。——《时尚女性》杂志早上半梦半醒之间一直在担心一个问题:坏了,数学作业好像没写!醒了之后想起来,真是有一种"长使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1,(16)
正从1921年到2021年,百年风云激荡。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时代之问,那些挺身而出、勇于回答并引领时代前行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让不少人重温了那个风云激荡的热血年代。"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在1916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上的这篇《青春》,再度激起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与向往。  相似文献   

12.
心雨集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麦克白》 人所做的一切,都会以一种方式回来。回来的时候,最好在人生的更高处再见。只有这样,我们所犯的错误、经历的苦难、度过的岁月才有价值和意义。——俞敏洪 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杨绛 明朝即前路,惜取此时心。  相似文献   

13.
蝴蝶     
宇文正 《台声》2014,(5):49-50
<正>一位监狱写作班的学生坤给我写信问起一事,张爱玲《流言》中的《炎樱语录》里,"我的朋友炎樱说:‘每一个蝴蝶都是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而他读到另一个说法,泰戈尔的《飞鸟集》里也有"蝴蝶是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她自己"之语。他说泰戈尔在张爱玲出生(1920年)之前已获诺贝尔文学奖(1913年),"张爱玲怎会不知此句话的出处?"  相似文献   

14.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音皇)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音污)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译文〕(简体字) (普国贵族)范氏逃亡出国的时候,有一个老百姓(在范家)拿到一口钟。想背着走,钟太大不能背;用锤子砸碎它,就发出了嗡嗡大声。这个人害怕别人听到声音而从自己手里把钟夺走,就急忙捂上自己的耳朵。不愿意别人听到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话剧导演,任鸣无疑是出色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获得了一连串的这个奖或者是那个称号,还在于他已经有了硕果累累的——《北京大爷》、《等待戈多》、《情痴》、《古玩》、《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等20余部作品。从1994年,在34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副院长、也是到目前为止人艺最年轻的副院长了。按他自己的话说,能分配到人艺是他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儿,话剧是他今生的挚爱。他说,排话剧入迷的时候,会进入一种疯狂的状态;他说,他愿做一个老式的导演,在话剧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他说,只要永远在走就行,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就行。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     
正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一次次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前行的道路自会越走越宽广。——《人民日报》1月26日刊发评论《以创新之光照亮"裂痕"》,指出新事物诞生时难言完美,拥抱"裂痕",变痛点为亮点,才能赢得成功和进步沆瀣一气的小圈子必会摊上大事。——《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搞小圈子,总有一天会出事!》,  相似文献   

17.
心雨集     
<正>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年轻的时候,你最大的财富不是你的青春,不是你的美貌,也不是你有充沛的精力,而是你有犯错误的机会。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都不能够追随自己的梦想,为自己认为值得干的事情冒一次风险,哪怕是犯一次错误的话,那青春是多么苍白!——杨澜  相似文献   

18.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它在许多时候也是人的"名片"。当主持人自豪地称自己是"某地之人",更多的潜台词是——我身上有某种与"某地"相关的优秀品质。这种以地名代表人之品质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成长。《中国地名大会》不但展现了地名蕴含的文化,也展现了地名蕴含的文化地理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黄峭·《遣子诗》"走"的气息扑面而来。走吧,到那山好水好人更好的地方去发展、去创业;走吧,到那山清水秀的地方去成家立业;走吧,到那人文昌盛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走吧,到那穷山恶水之地去开拓,去体现自己的价值;走吧,到那繁华簇锦之地去奋斗,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每读一次黄峭的《遣子诗》,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同。作为南平十大历史名人  相似文献   

20.
文学阅读"热点"现象是当代中国文化领域内引人注目的一大景观.从五六十年代的"《创业史》热"、"《青春之歌》热"到"文革"期间的"《金光大道》热"到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热"、"金庸热"、"琼瑶热"等等,热点几乎从未消失过,特别是近十年来更是热闹非凡."热点"是个很大很复杂的文化题目,仅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