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快速蔓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领全国人民同心抗疫,使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与此同时,中国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竭力为各国提供援助,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指示精神,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主席指出:"疫情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深刻启示。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冲击下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更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这场攸关人类健康福祉、世界发展繁荣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间正道。各国应以团结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见,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3.
王香平 《新湘评论》2020,(10):40-4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论是领导指挥中国人民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是呼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不论是在国内召开会议、调研考察,还是同外国领导人或国际组织负责人会谈会见、通话谈话、致电致函以及在多边场合发表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实践证明,这一理念,不仅是中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遵循,也成为国际社会携手抗疫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不断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这一倡议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当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世界的普遍认同与赞赏,生动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在此,特摘录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部分重要论述,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5.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开来,党中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与此同时,此次疫情在海外呈现快速增长形势。世界各国应该如何看待这场疫情,又如何应对这样的不利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的回信中明确指出战“疫”的关键——“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6.
面对复杂的世界形势和日益突出的全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历史"新常态"作出有力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全球化进程中应对全球问题的必然选择,蕴涵着包容互鉴、合作共赢、持续发展、共同繁荣的丰富内涵,彰显着旨在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价值诉求,是人类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当代选择。世界各国加快自身发展、积极建立和自觉遵守国际新秩序、努力推进一体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五个世界"的提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自觉与时代担当。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构想。此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不断拓展深化,得到了周边邻国与国  相似文献   

8.
正"共同体"是指人们在共同环境或条件下结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集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途命运,它以统一性和整体性为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国建立互联、互通、互信的新型伙伴关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而且有利于促进世界正义力量的增长,为缔造和平、安宁、繁荣的新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实践》2020,(6)
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中国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与国际社会同舟共济、互联互助、携手应对人类共同的危机。在这次全球战"疫"中,中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世界的普遍认同与赞赏,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生动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疫情大考,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旨在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遭受波及全球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多,比如金融危机、难民问题、埃博拉病毒、H1N1病毒等,人们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休戚相关、命运相连,许多国家和人民开始认同人类共同体的理念。但总有个别国家和地区认为自己在这些安全威胁面前可以  相似文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星 《求是》2013,(4):53-55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20,(9)
正《求是》杂志2020年第8期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文章聚焦"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主题,深刻阐述加强国际合作、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稳定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传递了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为扼制全球疫情大流行趋势、同心协力抗击疫情、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被写入党章和宪法,而且也多次被写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文件,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球治理的原创性贡献。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同时明确指出,“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4.
《理论导报》2020,(4):49-50
正"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4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题为《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的重要文章。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习近平始终高度关注,并在不同外交场合多次以坚定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出现的重要概念,它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国际事务、开创大国外交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都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让这个外交领域的"高频词"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作为世界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一员,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一直贡献着独特的治理智慧。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努力加强不同制度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为当代全球治理提供更多"中国经验",使世界历史朝着增进人类福祉的正确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具有丰富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6.
陈婷 《前线》2021,(1):48-5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合作抗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团结协作是战胜疫情的唯一出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当前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指明了方向,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当下,我们要对一些西方国家出现的民族主义情绪、意识形态偏见以及逆全球化思潮的泛起保持高度警惕,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国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共同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其在审度全球发展问题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伟大理论成果,是科学世界观和经典方法论的集成创生。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深刻的时代必然性,其理论渊源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国际战略思想。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用实践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共同体,实现了"共"性思维到实践的价值飞跃,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烈的使命担当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到来,人类利益关系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度分化又深度依赖的复杂局势对传统的国际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以长远发展的深邃眼光、敢于人先的雄伟气魄、勇于担当的博大情怀,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为治理全球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五位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擘画,为人类社会构建了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和谐世界。而"一带一路"战略设计正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将对全球治理新问题的解决、全球治理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正化合理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世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国方案。21世纪的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以来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高瞻远瞩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重大战略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新时代党情、国情、世情新变化,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必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唐瑭 《唯实》2018,(5):17-20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并于同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在2017年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面对全球治理的挑战,"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