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时代潮》2001,(4)
空间技术一般说来有三大主要的研究领域,第一个领域是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第二个领域是载人航天,第三个领域是深空探测。在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领域,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基本具备了不同轨道、不同功能的多种应用卫星,但是这还不能完全满足开发空间资源、服务地球人类的要求。而载人航天是人类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4,(1):84-8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2003年11月宣布,我国第一期探月工程的综合论证已完成,科学目标、工程技术实施方案也已落实,未来3至5年内,将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开展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将成为我国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部及全体参与我国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研制、试验的同志: 正当全国人民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三大的时候,你们继今年8月成功地发射、回收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之后,又把一颗新型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准确地送入轨道,并按预定程序安全回收,取得了连续10次成功发射、回收返回式卫星的好成绩。这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卫星回收技术和发射测控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也说明我国的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8,(1):98-98
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12月12日举行的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部并转参加发射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和瑞典卫星工作的同志们: 正当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喜迎党的十四大召开之际,欣悉你们成功地发射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并将搭载的瑞典"弗列亚"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你们为我国  相似文献   

6.
深空探测分为三个阶段: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经过50余年的努力,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世界第三大航天力量,在外层空间探测方面取得了丰盛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7,(6):102-102
绕月探测工程 是我国月球探测的第一阶段,将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绕月探测工程由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是继人造地球卫星、  相似文献   

8.
神州亮点     
《传承》2007,(11)
■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  相似文献   

9.
中国卫星在轨控制技术日趋成熟航空航天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就中国新型返回式科学探测技术试验卫星发射与回收成功发表谈话,他说:“返回式卫星用途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观测地球空间平台;二是作为微重力试验平台,在空间进行各种科学试验;三是作为发展载人航天必须掌握的技术。因此,返回式卫星在世界各类航天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前苏联和中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据发言人介绍,此次发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探测精度有所提高;卫星获取的信息量明显增加;卫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也有较大提高;卫星在轨时间也由以往卫星的三至八天延长到十六天。卫星原计划十五天返回,在实际运行中,卫星在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科学技术试验以后,为选择有利的落区气候条件,地面指挥人员及时调整了返回舱回收日,这说明中国卫星在轨控制技术上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0.
时事半月谈     
《小康》2020,(23)
正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发射升空。天问一号任务将会让中国首次发射就达成环绕、登陆、巡视等目标,创下世界首例。明年2月着陆火星后,中国将是仅次于美国第二个让漫游车在火星上软着陆的国家。《自然》杂志称其标志着"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天问一号不仅是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开始,也宣布了我国长  相似文献   

11.
“探测二号”发射成功7月25日,我国“探测二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探测二号”与目前正在轨运行的“探测一号”卫星及欧洲空间局已发射的4颗卫星,第一次组成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体系。北极黄河站建成并投入使用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研制成功3500米水下机器人7月29日,机器人在“大洋一号”万吨轮上测试成功。这台机器人是目前我国下潜深度最大、功能最强的无人遥控机器人,总体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贯通8月3日,国…  相似文献   

12.
1993年,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以各种形式来纪念毛泽东。 去年10月8日,一枚18K黄金铸造、镶有44颗南非钻石、编号为“8341”的毛泽东金质像章,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一颗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卫星进入太空,预定遨游宇宙8天后回收,然后进行拍卖。 然而,新华社10月18目发布的消息说,这颗实验卫星在太空预定轨道运行8天后,由于卫星故障,未能按计划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4,(3):96-97
据介绍,目前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已确定了四大科学目标和五大工程目标。今年将正式展开月球探测计划的第一期工程(即“嫦娥”一号绕月工程),总投资约14亿元人民币,计划在2007年以前发射一颗围绕月球飞行的卫星,开展月球探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启动 3月25日,国防科工委宣布: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工程”正式启动。当天,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地面应用、发射场和测控五大系统全面启动。“嫦娥一号”卫星及其运载火箭将于2006年10月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力争2006年12月发射。中宣部、教育部出台一系列针对教育的文件 3月26日,教育部发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3月30日,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4月2日,中宣部、教育部共同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发布。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  相似文献   

15.
我国2月8日在西昌卫星8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警成功地将“实践四号”空间探测」星和模拟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匡在世界航天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大举措。“长征三号甲’浙型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的基础上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研制成功的。它的运载能力,由原来“长征三号”的1.4吨提高到2.5吨。火箭顶端装着发射的卫星,全高52.52米。“长征三号甲”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发射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今年我国将进行七项卫星发射,是迄今为止发射卫星最多的一年。其中第二代应用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东方红三…  相似文献   

16.
数字     
78051公里——2004年1月4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探测一号”卫星实施了精确姿态控制,随后传来的数据表明,“探测一号”卫星星上设备工作正常,在轨运行平稳。这是中国首次使用近地测控体制的测控网,对距离地球7万多公里的航天器成功实施跟踪测控。以往中国测控系统跟踪卫星最远大约为4万公里,“探测一号”卫星的远地点轨道高度达到78051公里,几乎是普通地球同步卫星的2倍。  相似文献   

17.
承载着希望,也承载着风险,“嫦娥一号”于10月24日升天,于11月5日11时37分到达第一次近月制动点,成为月球卫星,标志着中国向深空迈出了成功一步。  相似文献   

18.
《观察与思考》2007,(23):10-10
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飞控中心揭开图像,并发表讲话。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的贺电》。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探测一号’卫星可以说是 中国首颗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实验卫星。” 中国“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探测一号”2003年12月30日凌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该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永维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双星计划”全称“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是中国与欧洲合作的第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做视频移动探测?所谓视频移动探测,就是根据景物的视频信号变化,探测视场范围内移动目标的技术。视频移动探测技术又分为模拟视频移动探测和数字视频移动探测。模拟方式是检测整个画面视频信号的电平变化而不是画面上的个别点,只要画面内视频信号电平与原信号记忆电平比较发生变化,就认为视场范围内存在移动目标,而数字方式除了检测画面视频信号的电平变化之外,允许设置几个不同的特征参数,当视频信号电平变化时,必须进一步检查移动目标的如大小、形状、移动方向和移动持续时间等参量,与预定值相比较后确认视场范围内移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