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全文传入中国的人陈望道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把这一著作全文传入中国的人。他是浙江义乌县人,1915年留学日本,1919年6月回国后,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师,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1920年6月,他参加了陈独秀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他于1919年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2,(10):38-38
陈望道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把这一著作全文传入中国的人。他是浙江义乌县人,1915年留学日本,1919年6月回国后,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师,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1920年6月,他参加了陈独秀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他于1919年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3.
1847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委托为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1月,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二人合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一书。1848年2月18-19日,《宣言》在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哈里逊印刷所出版,该书有23页,而且装帧简陋,第一次的印数虽然只有几百册,但它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至今,《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过1000次以上,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的片断文字最早传入我国是在十九世纪末,1920月8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本在我国出版,至今,已经陆续有十几个中文版本问世。2008年2月,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纪念,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较早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五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4.
鲁南 《世纪桥》2009,(4):52-55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一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的中文第一版本,却迟迟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然而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本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它的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周恩来总理生前一直关注着《共产党宣言》第一版本的寻找。  相似文献   

6.
<正>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71年时间里,不同语种的译本在欧洲广泛流传,这为《共产党宣言》的汉译提供了多样的文本依据。自1920年首次出版全译本算起,中国人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已历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除了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外,《共产党宣言》还有多个中译本,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份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本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她的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8.
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本珍贵的马恩经典著作单行本——《共产党宣言》。它是由陈望道翻译、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1920年9月出版发行的中文全译本,是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种马恩经典著作,具有宝贵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确认为一级革命文物。 1919年,出生在浙江省义乌县清水塘村的陈望道从日本留学归来,应上海《星期评论》杂志社的约稿,首次在国内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春,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文献之一,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撰写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并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用德文发表,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20月8日,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中文本在我国出版。2008年2月,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纪念,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20,(7)
正回信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同志:来信收悉。100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你们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你们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21,(4):F0003-F0003
《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关于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兴起,一些进步报刊开始介绍《共产党宣言》,但只是翻译部分章节或片断,尚没有完整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问世。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是1920年8月在上海首次公开出版的。它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起过极其重大的历史性作用。 1920年7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它的任务之一是系统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以便为建党奠定思想和理论的基础。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一种,以“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13.
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沛 《党史博采》2001,(12):29-30
在上海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件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负责人为陈独秀。小组建立后,首先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小组成员陈望道根据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译出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列为“社会主义小丛书”第一种,用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由新青年社出版。 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1915年东渡日本,  相似文献   

14.
正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初版的《共产党宣言》首印1000册。这部中国出版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在我国印刷品上印上了马克思肖像。此书一经发行,很快售罄。同年9月又印了第二版,改正了首印本封面错印的书名《共党产宣言》,书封上的书名和肖像也由红色改为蓝色。  相似文献   

15.
正1975年春,在山东省广饶县大王人民公社刘集村,一位名叫"刘世厚"的老共产党员将一本封面印有马克思半身像的《共产党宣言》小册子交给了广饶县博物馆。经鉴定,这是中国最早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至201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整整170年。在中国,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  相似文献   

16.
正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初译版发行,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但鲜为人知的是,也是在1920年,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组织草创时期,曾制定过一份重要文献——《中国共产党宣言》,并留下了许多谜……  相似文献   

17.
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全译本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怀着极大的政治热情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传播到中国来。《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译者陈望道,就是其中之一。陈望道于1891年...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是历史进步的伟大旗帜。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秘密刊印并向全国传播,为创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理论指导。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是读了这本书后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革命道路的。  相似文献   

19.
鲁南 《廉政瞭望》2009,(1):62-63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然而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本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她的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周恩来总理生前—直关注着《共产党宣言》第一版本的寻找。他曾说:“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终于有一天,这样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革命文物在山东省广饶县被发现了……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9,(12)
1888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中,凝练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集中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这一核心思想包括三个要点,体现于《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丰富原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