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以列宁为首的党中央和"民主集中派"、"工人反对派"围绕党内民主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论。争论各方都强调必须发展党内民主、都主张党的团结统一、都反对官僚主义,但对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如何实现党的团结统一以及如何反对官僚主义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并发生了激烈争论。争论的结果是,大会通过了旨在发展党内民主的《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的决议和严格禁止党内派别活动的《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但《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的决议很快被束之高阁,《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则被绝对化和滥用,党内民主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2.
列宁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的领导者,在领导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实践中,第一次系统而全面地形成了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思想,明确了执政党的阶级性、革命性、先进性,指明了党要肩负起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历史使命,把领导人民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首要任务,指出执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对政权和经济社会"总的领导",并对加强党的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党内监督方面留下了丰富经验,这是新时代我们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吸收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3.
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十月革命到列宁逝世的六年半时间中 ,俄国共产党处在十分强大的内外敌人包围之中。尽管如此 ,并没有影响到俄共党内的民主监督、民主决策 ,党内民主气氛仍十分浓厚。列宁通过“两个必须”确保党的统一 ;而通过“十二项可以”确保党员及党组织的民主权利 ,疏通民主渠道 ,实现民主监督、民主决策。  相似文献   

4.
加强党的建设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高等院校,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笔者认为,高校加强党的建设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二是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继续推动民主治校;三是坚持党管人才,加强教师和干部队伍建设;四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激发党员队伍活力;五是加强作风建设,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5.
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和纪律建设始终是列宁党建理论的核心。在列宁看来,无产阶级执政党若要巩固和维护来之不易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就一定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决维护领袖集团的核心领导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必须优化党员质量和纯洁党的队伍,杜绝党内派别,始终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监督体系,强化制度改革和制度治党,持续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必须始终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开展斗争和铲除官僚主义,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之基。唯有如此,无产阶级执政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党的领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不断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30年来,党内民主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有效推动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但与此同时,党内民主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创新和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回顾了党的历史和丰功伟绩,特别是继续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搞好各项工作的伟大纲领。因此,准确把握“三  相似文献   

8.
俄国最初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是从秘密小组内部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开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前后,列宁领导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实现了从小组内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到群众性的政治鼓动、从狭隘的地方性宣传到统一的有计划的政党宣传的转变,从而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对建党前后列宁的宣传工作思想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做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党内法规"概念证成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法规"是规范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各类规章制度的总称,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术界一些同志对"党内法规"概念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甚至认为"党内法规"的提法缺乏"法理依据"。考证这一概念提法的合理性以及它与"国家法律"、"党的制度"、"党的政策"等相关概念的区别,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法规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列宁鉴于当时的客观历史环境,在表述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时使用了"集中制"而不是"民主集中制"的提法。这导致罗莎·卢森堡和列宁最初在党的组织原则上存在分歧,卢森堡认为列宁的"集中制"是"极端集中制"并对此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尽管罗莎·卢森堡对列宁的政党组织原则存在一定的误解,但不能因此否认她在列宁建党学说上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定期的选举压力是竞争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外在动力,作为非竞争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持续开发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内部民主机制关系到竞争性政党的竞争力,对长期执政的非竞争性政党来说,党内民主更是党的生命.必须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水平,提高党内民主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必须激活现有党内制度中的民主因素,使"文本"性民主制度实际性运转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80年来,我们党走过了不寻常的道路,也取得了不寻常的成就.在新的形势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你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纪念建党80周年?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6年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与1980年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不是替代关系。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不会因为时空条件的变化而过时。通过比较新老《准则》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体现出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的一脉相承,创新之处则表现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从转变党的作风入手,逐渐延伸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体现了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思想逻辑。在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面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4.
思想建党理论是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党经验,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在一个农民居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难题。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也开始加入到党内。在新形势新情况下,思想建党也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用"列宁主义"或"布尔什维主义"来概括列宁的政治思想是不全面、不准确的,"社会民主主义"也应是列宁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因为列宁后来放弃了"社会民主主义"的提法、将俄国社会民主党改名为俄国共产党以及与第二国际分道扬镳,就简单地认为社会民主主义与列宁主义是绝对对立的,甚至认为社会民主主义就是修正主义。当然,列宁的社会民主主义从一开始就与西欧社会主义前辈以及党内的孟什维克所主张的社会民主主义有所不同,这种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俄国社会状况的变化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俄国社会主义"是19世纪俄国三大社会政治思潮之一,其理论主张是通过"村社道路""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经过由思潮到运动、由运动到政党的发展过程,在其众多派别和团体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派相承的组织脉络.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组织结构、建党原则,一步步发展完善,越来越倾向于暴力,甚至走上了"民意党"的个人恐怖主义道路.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19世纪70年代一批杰出的革命家留下了丰厚的革命遗产.列宁指出了布尔什维克同"俄国社会主义"的思想联系.社会革命党领袖切尔诺夫关于该党和布尔什维克共同"瓜分遗产"的话,则表明了这笔"遗产"的共同去向."俄国社会主义"同布尔什维主义或苏联社会主义,虽属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然二者同源共流,具有血脉联系.  相似文献   

17.
列宁是积极推进党内民主的先行者。他积极推进党内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实现了党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列宁在党内民主问题上的艰辛探索,为后来者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中国共产党新党章上的这段话,是党中央在新世纪之初,居安思危,向全党敲响的警钟。在纪念建党82周年的日子里,认真回顾“两个最大”的历史发展过程,对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是会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列宁逝世前夕关于加强党建的重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在逝世前夕曾经提出关于加强党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如加强党内团结、反对官僚主义、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领导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永忠 《南风窗》2011,(14):37-40
31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仅一针见血指出,我们各种错误的"总病根"是"权力过分集中",而且明确强调,"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建党90年执政60多年,已到了必须认真研究并完善党内权力约束制衡机制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