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文艺是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和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文艺的作用。围绕着社会主义文艺的问题,国内外都有过规模不等但是很有影响的论争。我国近年来也有不少文章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社会主义文艺”的提法基本上为学术界所首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和特征也较多共识。我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有关论者对“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与多样化审美理想与美学品格问题的意见,供有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具有宏大的美学视野,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体现出深邃的哲学意蕴。其哲学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深入阐释"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文艺本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审美形态论和"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审美风范论;二是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审美教育论和"志存高远,渐悟渐成"的审美境界论。  相似文献   

3.
不能解决美或审美的本质问题 ,没有根据地引进哲学等 ,使得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都没有形成真正的美学。美学研究怎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美学?一、从实际出发 ,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研究美以及审美活动 ;二、对哲学的运用 ,必须是它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与人类审美之间具有一种具体的、特殊的联系和关系 ;三、根据美学研究的具体实际 ,明确确认一个审美实践范畴。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曾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称为“崇高的事业”(《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81页)。毫无疑义,社会主义文艺作为这个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应当是崇高的。崇高,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文艺执著的美学追求、强烈的美学精神和重要的美学特征。不能设想,一种庸俗卑琐、萎靡不振、玩世不恭的文艺,一种嘲笑崇高、亵渎崇高、反崇高的文艺,可以与我们“崇高的事业”相匹配,可以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5.
《求是》2015,(8)
<正>中华美学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精髓正在于强调以艺术的载体和审美的方式彰显思想的、道德的力量。从中华美学中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营养,培育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的能力,是提振当代文艺的必要条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相结合,坚持的正是"文质兼美"的美学标准,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特质所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6.
自由情感美学与低碳美学论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立新 《理论学刊》2014,(1):114-121
美的本质在于自由情感。基于对自由情感的分析把握所建构的自由情感美学强调自由情感在人类生活中具有独立价值,不能以善或真所替代,但这种独立价值对审美主体来说并不一定必然具有建设性。依据自由情感的激发机制和心理效应,我们将其分为感官型自由情感、沉浸型自由情感和陶冶型自由情感。感官型自由情感就是审美客体主要以外在形式刺激审美主体生理感官而产生的浅表性的精神愉悦,适量接触有助于主体缓解精神压力,但对心灵的滋养价值较小;沉浸型自由情感是审美客体以特殊的内在形式刺激主体的生理和心理官能而产生的具有致瘾性质的较强精神愉悦,对主体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陶冶型自由情感是审美客体以特定的内容价值刺激主体的心灵官能所产生的自由情感,这种自由情感对主体心灵和情感具有陶冶和净化作用。依据自由情感之于审美主体精神滋养价值的正负、大小和高低,可将感官型自由情感称为快餐美,将沉浸型自由情感称为高碳美,将陶冶型自由情感称为低碳美,将由此形成的新型美学理念称为低碳美学,至此,自由情感美学在新的学理和实践基础上走向低碳美学。低碳美学的建构为低碳艺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行政美学概念的产生,是西学输入中国进而改造和整合中学的结果;作为一种与美学密切相关的学问,行政美学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体现了鲜明的美学特性,从美学的角度探究和理解行政活动是行政实践和行政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学术界对于行政美学的研究尚在讨论和摸索中;行政美学的研究不仅是要发现行政活动的主观和客观的审美关系,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人的审美体验塑造和改善行政活动,以促进行政活动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行政美学”研究不应只是单纯地构建一个封闭的学科体系或思想逻辑,而应将其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加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美学试图以“审美无区分”去对立于主体美学的“审美区分”,进而使全部精神科学的真理性得到本体论上的证明。如果审美无区分能够成立,艺术就不应该被审美区分从人类连续的自我理解链条中割裂开来,判断精神科学是否具备真理事先也就勿需通过自然科学方法的检查。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审美区分在形成过程中所碰到的实际的与理论的困难;2、以“表现”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的艺术游戏确立的只会是审美无区分;3、试图立足于有限性基础去建立客观性的审美无区分学说在美学的对象与归宿、表现存在与表现什么存在等问题上给我们留下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的内贸及外贸事业,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其中包括审美的需要。我们的商品既要坚固耐用,又要美观大方。因此,商品生产不能不考虑消费者的审美兴趣,研究商品审美的特殊规律。实践要求人们去探索一个新的边缘性的学科,这门学科应当把美学与商品学结合起来。可以把这门学科称之为“商品美学”。  相似文献   

10.
康德一方面将审美对象主体化,认为审美对象不是客观事物产生刺激的外在形式,而是审美主体接受刺激所产生的主观表象;另一方面,审美主体的想象力与知解力等心理因素的自由和谐又是产生审美自由感的内在心理依据。这一思想引发了一场从审美主体角度探讨审美问题的运动。从席勒、叔本华、尼采开始,中经各种心理学美学流派一直到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哲学解释学美学等等,都是在康德主体化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对几乎所有的哲学和美学问题进行了人本主义重构的  相似文献   

11.
尼采的悲剧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集中的体现出了尼采的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艺术形而上学的理论建构。他的美学思想和哲学观的形成基础在于对生命的悲剧性的认识和对古希腊悲剧艺术审美特征的分析。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在美学史上的成就不在于理论的研究探讨,而是在于通过对希腊悲剧的分析而主张一种审美态度面对悲剧人生。审美是一种方式,这种审美境界最终是要达到人的自由境界。通过对《悲剧的诞生》的思想解读,正确而理性的去审视这个世界以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倡导一种辩证而理性的思维和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美学是研究人对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门重要科学。它源于社会实践,而美学理论一经从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积极地影响社会实践,指导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1页)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创造美的  相似文献   

13.
夏夫兹博里是十八世纪西方美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他开创了异趣于英国经验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美学新空间。他主张以和谐为中心的美善同一,内在感官、审美无利害是其美学思想构架的两大支柱,岽高被纳入其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4.
张晶晶 《世纪桥》2007,(6):87-88
马克思、恩格斯在评论法国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和美学思想。现实主义作为再现型文艺的主要审美特征和表现型文艺一样,都应是源远流长的基本的审美创造方式,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它会变形为不同审美要求的反映。作为人类艺术的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渗透着审美和人类学的双重内涵。当代的现实主义创作形成了多元化的取向,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7,(8)
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美学原则的运用,审美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更融入到了编辑出版行业。编辑出版过程中从来都离不开美,离不开美学原则的运用。读者对书的审美感受是全面的,要想让阅读真正地快乐,期刊杂志的审美特征尤为重要。期刊内容的美可以使读者获得更好的精神追求和审美享受,期刊的形式美可以使读者心旷神怡,收获更多审美快感。因此,期刊编辑制作过程中一点都不缺少美,审美贯穿于期刊编辑制作的始终,提高编辑的审美水平,在期刊制作过程中发挥美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先秦儒家与道家是构成中国文化主体的两大学派,但就美学而论,儒道美学虽有差异,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融通之处:在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点方面,道家讲“天道”,儒家讲“人道”,虽然对“道”的涵义的阐述不同,但都表现出对人类,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在审美观方面,道家基于对自然之道的推祟,强调“大和”之美,而儒家则出于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强调“中和”之美,但二者对“以和为美”的目标的历史追求又是一致的;道家和儒家分别以“大和”和“中和”的概念来标志自己的审美观,对怎样安顿人生,疗治社会各自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其最终目的又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使扰攘纷争的社会获得永久的和谐与安宁。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的一种新的文艺美学理论,其核心观念与海报设计有许多相通之处,可用以指导海报设计实践活动。从接受关学的角度解读海报设计,既有助于加深受众对海报作品的理解,也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如“第一文本、第二文本”理论有助于促进海报设计的大众性,“期待视界,审美距离”理论有助于促进海报设计的创新性,“召唤结构”理论有助于促进海报设计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马立新 《理论学刊》2008,1(4):119-123
审美是主体在不带有任何物质功利性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作用于客体以获得自由情感的过程.根据这种自由情感的性质,审美情感可分为悲剧性情感、喜剧性情感和正剧性情感三种类型,一般来讲,它们分别由悲剧性情节、喜剧性情节和正剧性情节所唤起."左翼美学"从文本形式上属于悲剧结构,但其主导性的情节却是正剧性情节,因此获得了一种偏重于正剧性情感的审美效应.左翼美学由茅盾首创并构建成熟,它的审美特征是理智、沉思、冷静、客观,这种审美特征及其相应的情节结构与创作主体特有的社会科学家气质有直接关系.左翼美学的文学史意义大于其美学意义,后者来讲存有明显的审美缺陷.  相似文献   

19.
陈炎  邓东 《理论学刊》2002,(4):119-121
袁枚的《随园诗话》以“天才清妙”的道家审美标准去消解理学对当时诗坛的消极影响 ,又以“气局见解”的儒家理性态度去保证诗歌艺术的健康发展。其“芬芳悱恻之怀” ,承续了屈原的“深情美丽”传统及以“情”为核心的魏晋美学 ;其“清旷”禅境则成为与儒、道相通的艺术境界 ,因而他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 ,是以儒、道、屈、禅诸家的美学精神协调统一的整体功能系统作为文化与美学底蕴的。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先生的前期美学思想是从克罗齐形式主义美学的基础上起步的。尽管朱先生在美的本质问题上,既强调了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又强调了为形式主义美学所忽略的审美客体的作用,从而偏离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轨道,初步走上了主客观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