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我国反腐败国际司法合作机制具有必要性与现实性。建议制定我国《反腐败法》法典,在国内法的宏观层面规定反腐败国际司法合作机制,并在宏观层面完善我国反腐败的其他机制;建议完善反腐败犯罪的实体规范,严密法网,具体包括扩大腐败犯罪的主体范围、完善贿赂犯罪的法律规定、进一步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设置更为严格的死刑量刑标准,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在法律上废除对腐败行为适用死刑;建议在程序法方面完善反腐败国际司法合作的程序机制,具体包括建立刑事缺席审判机制、完善我国的引渡制度、完善腐败所得追回与赃款的分割制度、确立资产追回程序中的推定制度、建立我国反腐败的民事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2.
牛广甫 《学理论》2009,(28):119-120
不能犯在我国的传统刑法理论中一直作为可罚未遂犯的一种类型存在着。但由于在我国的刑法典中并没有不能犯的有关规定,故法学研究及司法实践均缺乏"规范"基点。在不能犯是否入罪,是否可罚以及如何处罚等问题上学说林立;在司法实践中,不同法院对不能犯的处罚标准也不统一,造成了法律适用上的混乱。综合各国的立法实践,我国应在刑法第23条第2款中以"但书"的形式增设不能犯条款,同时通过对不能犯行为的描述间接说明不能犯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我国的法治建设将迎来一个重要的机遇期。依法反腐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切实推进法治建设和反腐动真格的情况下,法治与反腐就有可能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局面。在我国的反腐败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符合法治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选择性反腐、司法机关和反腐败机构腐败、反腐败机构授权不足与分权缺乏并存、纪律优先于法律等。要切实推进依法反腐,就必须下力气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制度性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是:切实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把反腐败机构和司法体制改革到位,以及实现纪律和法律的同步执行等。  相似文献   

4.
王丹 《行政论坛》2003,(6):88-89
把腐败理解为特权者利用公共权力谋私利的行为显然是把腐败的主体(腐败者)狭隘化,在我国现阶段不仅存在着许多“官场腐败”,还有大量的“大众腐败、平民腐败”,“大众腐败、平民腐败”的蔓延和恶化使腐败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腐败行为,而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思维定势、大众心理,即腐败文化。本文接着论述了腐败文化的巨大危害,并提出了反对腐败文化的主要措施,从而为我国的反腐败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市场化交换。当法制不完善、腐败惩治机制存在一定漏洞时,政府当局严厉的反腐政策在短期之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腐败政策也因此陷入两难困境。遏制腐败的方式各种各样。而制度反腐败是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从成本一收益的角度看,可采取如下对策:削减公权,减少腐败产生的机会,降低监督和惩罚腐败的社会总成本;加强事前管理,提高腐败产生的风险成本;加大对腐败者的惩罚力度,提升腐败者的受惩成本;提高司法、执法水平。增加腐败的机会成本;强化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提高腐败行为的心理成本。最后,要理顺监督体制,提高反腐败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王群 《理论与改革》2015,(2):139-142
国家工作人员"礼金腐败"损害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危害社会公平。现行刑律并未将其纳入调整范围,引发苍蝇式腐败担忧,将官员收受礼金入刑的呼声在我国颇有市场,《刑法修正案九》拟设"收受礼金罪"提议强化了这股思潮。乡土社会迈向现代中国转型的实践要求刑事立法必须符合常识、常情、常理,将收受礼金行为入刑动摇了现代行政伦理根基,违背了刑法谦抑性原则,增加了司法实践操作不确定性。是故,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礼金行为,可以用改善型行政规制的倡导,这是破解难题,走出困境的应有之策。  相似文献   

7.
反海外腐败是当前全球反腐败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治理腐败的难点问题。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组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法律与制度,尽管这些法律与制度各不相同,但是基本都遵循了一定的国际背景和本国本地区背景,对这些法律与制度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面对当前反海外腐败的形势与任务,中国应当坚定反腐败制度体系的高度自信,从完善反海外腐败的相关法律制度、推动中国跨国企业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增强中国建立国际性反腐败制度文件的话语权等方面着力,全面提升反海外腐败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群众路线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反腐败功能——增强和维持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格网络和参与网络、促进党群相互信任而为反腐败汇聚了雄厚力量、提供了实施方法并形成了科学的反腐败规范。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通过坚持群众路线来建立反腐败网络,整合反腐败力量,采用科学的反腐败方法和建立有效的规范,与腐败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9.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危险驾驶罪一定程度上严密了刑事法网,对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人们交通安全意识意义重大。但是,该罪也存在入罪价值取向不明、构成要件设计粗疏、刑罚配置不合理等诸多不足。只有厘清针对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价值取向,将与危险驾驶罪相关的过失危险犯、危险犯、实害犯都列入刑法的视野,从而划清该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刑罚配置的问题才能得到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0.
从严反腐是我国的一贯传统,但是立法和司法的实践模式反映了"零容忍腐败"的刑事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异化为"有限容忍腐败"。《刑法修正案(九)》对于腐败犯罪的重大修改和"两高"关于贪污贿赂犯罪量刑的司法解释,一定意义上是对"宽容腐败"做法的纠偏和对"越反越腐"民意困境的回应。面对新时期反腐的严峻形势,应当从政治、历史和个人意识各层面检视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实践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并且从"政法"结合的系统方法论出发,政治上加强制度反腐,法治上严密反腐的立法和司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27日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决定”。这为国际合作反腐败奠定了法律基础,也为我国遣返外逃腐败犯罪人员,追缴被非法转移国外的资产提供了国际法依据。一腐败行为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完善反腐败机制,预防、根除腐败犯罪。正确认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运作机制,对我国及时调整、改进现有反腐败法律机制,并参与国际合作打击腐败,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于预防腐败犯罪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目前,腐败犯罪越来越…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虽然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反腐倡廉措施,使反腐败斗争保持了健康发展的态势,但腐败现象仍然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呈蔓延之势。从实践来看,目前的腐败行为主要有以下新的特点:1.从腐败行为的规模看具有广泛性。一是腐败活动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前几年,腐败活动多集中在商品流通领域,近几年腐败不仅在经济部门和资源分配部门大量发生,而且在文化、科技、教育、人事、司法等传统上认为是“清水衙门”的部门也不断出现。企业中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发生在国有…  相似文献   

13.
《廉政文化研究》2010,(1):91-92
上海社保案牵涉的资金数额之巨、官员之多、职位之高、影响之大实属罕见,被称为改革开发以来上海最大的腐败案件。此案折射出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腐败行为突破简单的权钱交易,上升为权力与资本的勾结,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大;明目张胆的显性腐败有所收敛,隐性腐败不断增多,查处腐败更加困难;单兵作战的个体性腐败向群体性腐败蔓延,反腐败阻力加大。  相似文献   

14.
提升腐败惩治力度对于我国当前遏制腐败蔓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近年来的反腐倡廉实践来看,我国却出现了与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南辕北辙的腐败惩治力度下降趋势、腐败案件刑事转化偏低。为了坚决遏制腐败和为提升腐败惩治力度提供坚实保障,我国亟待推进反腐败机构改革、反腐败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反腐败法律改革。  相似文献   

15.
刑事控辩是国家公诉人与辩护人或被告人之间进行罪与非罪、罪重与罪轻、此罪与彼罪的一种对抗式争辩行为.控辩主体上的不平等,势必导致辩方的弱势.刑事控辩平等,是当前世界诉讼文明与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要确保刑事控辩的平等价值得以实现,有赖于①立法形式上的有效确立;②司法行为中的自觉遵守;③法官中立地位的有效保证;④辨护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行.  相似文献   

16.
徇私枉法罪,按照刑法第399条第1款的规定,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结合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对徇私枉法罪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三、深化反腐败的国际司法和执法合作正如李昌道所指出的那样,《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社会反腐败的法律文件,标志着国际社会进入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腐败的新阶段,被称为"21世纪国际合作的里程碑"。《公约》在促进、便利和支持反腐败国际合作方面的主要成就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十八大以来铁腕反腐的大形势下,腐败存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减少,但总量依然很大;腐败增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并未杜绝,而是变得更为隐蔽。公共权力的不受监督、腐败动机的根深蒂固、腐败机会的大量存在等因素是腐败存量和增量短时期内难以彻底消除的原因所在。腐败存量与增量的消长变化对反腐败斗争的启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治理腐败必须标本兼治;反腐败的前景是光明的,必须坚定信心、永远在路上;廉政建设是整个公共管理的根本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和异化,腐败的发生具有其内在机理。权力是腐败发生的根本性基础,制度或体制的缺陷是腐败发生的客观条件,腐败动机和成分分析是腐败发生的决定性因素。预防腐败的重点是能够发现腐败的苗头、把握腐败的发展趋势。因此,构建腐败风险预警机制就十分必要,腐败风险防范机制、发现机制和警示机制构成了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结构。结合教育、制度、监督等反腐败途径,以预防腐败为工作重点,依据腐败行为的发生过程,科学设定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运行程序,保证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20.
王喜 《学理论》2012,(26):3-4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对党和国家的腐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可以从腐败与党的命运、改革开放及对腐败干部的监督、惩治等这三个方面来深入了解江泽民反腐败思想的基本内容。江泽民反腐败思想的基本内容为党和国家在反腐败的这个重大问题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