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中央领导十分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市委领导积极支持新闻舆论监督,多次在会议中指出,市委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后台。如何才能做好舆论监督,我认为在实践中必须解决“三难”问题。一、新闻舆论监督难在动机不端正怎么办? 讲起新闻舆论监督都说重要和必要,但在实践中比较难搞。为什么难,其中与动机不端正有关。动机不端正,既有新闻单位领导也有采编人员。在舆论监督中,新闻单位领导总是担心有的采编人员素质低,掺个人私心,“无冕之王”通过舆论监督会把事情搞乱。而有的采编人员确有动机不够端正,认为当记者就是要出别人的丑,不监督就没有威风,把舆论监督搞偏了搞错了,给舆论监督带来被动,从而使新闻单位领导产生一  相似文献   

2.
应该说当前是新闻舆论监督环境最好的时期。虽然我们对权力的行使有许多约束,如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党内监督等,但舆论监督与这些监督有不同的功能与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已逐渐成为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社会公器。也许,为了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谈论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时候,一些论者都对媒体如何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提出了许多忠告和要求,以“加强新闻自律”,防止“监督权”的滥用。用意不可谓不善。但是如果我们客观如实地考察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就会发现目前在总体上舆论监督并非太过,而仍然是困难重重。应该说很多新闻单位对舆论监督的现实困难都深有体会:发表一篇批评  相似文献   

3.
《党建》2002,(6)
现在,许多媒体都拿出黄金时段和重要版面开设舆论监督专栏、专版,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和欢迎。但是,有少数新闻单位和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却不能出以公心,有的单位将新闻宣传当“胡萝卜”,舆论监督做“大棒”,在他们媒介做广告,就可以帮助“挖新闻”,不做广告,就实施所谓的“舆论监督”;有的单位与一些企业达成协议,企业每年向该媒体投放一定的广告量或联办促销活动,而媒体遇到群众对这些企业的投诉一概不予发表;有的单位为抢新闻,不问投诉真伪,统统曝光。对于此类问题,各个新闻单位都应引起高度…  相似文献   

4.
任何政党、任何有权力的组织失去制约和监督就要产生腐败,回顾历史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要跳出“兴勃亡忽”的周期率,必须走民主监督的道路。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在民主监督中的威力和效果更为明显。但新闻舆论监督又存在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两种障碍,新闻舆论监督只有通过立法和自身接受监督的制度才能消除障碍,更好地肩负起为保证党的廉政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注重舆论监督社会效果的价值取向,明确新闻监督也是服务,这在我们日常的新闻实践中实在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许多报纸纷纷开出了“投诉台”、“新闻110”、“百姓热线”、“曝光台”等热线电话和接待处,开设了相对应的栏目以实施舆论监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为批评而监督或为监督而监督的现象。社会主义新闻的“两为”方针决定了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批评报道都在履行新闻的社会服务功能。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化解矛盾、改进工作,因此舆论监督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说到底它本身就是一种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一关系,又使它落实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呢?笔者认为应领会以下几点: 一、要正确处理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的关系,确立监督即引导,而引导就是服务的观点。监督即引导批评也罢,揭露也罢,常规监督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年报》长篇通讯《吕日周在长治》中说,吕日周有一个“笤帚理论”。他说:“一个人干事,肯定会暴露缺点,一个人不干事,可能一点缺点也没有。打个比方:笤帚不扫地,自己肯定干干净净;要去扫地,地被扫干净的同时,自己身上也沾满了灰尘。”这就让人想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群众对某一具体人的看法不尽一致,时常会出现“公论”不公的问题,使一些为了得票保票而不问  相似文献   

7.
大林 《唯实》2003,(6):94-94
吕日周以当选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为界 ,结束了他在长治市 90 0余天的市委书记任职。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 ,他在长治的表现似乎并没有划一个圆满的句号。一方面 ,他以众多的亲民爱民之举和务实改革 ,赢得当地群众的由衷拥戴 ;另一方面 ,他以“出格”的吏治之法 ,招来某些人的说三道四、挑剔有加。一位做了许多好事实事令百姓动容的市委书记 ,在有些人眼里竟是那样的不屑一顾 ,至少要戴上一顶“有争议人物”的帽子。那些所谓“争议”实质即攻击吕日周的“理由”有四点。“人治说”。 3年中 ,吕日周在长治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 ,一些老大难问题 (…  相似文献   

8.
吕日周,原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后任政协九届山西省委员会副主席,一个曾因“舆论监督风暴”而风靡全国新闻媒体的改革者。最近,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相信有比做官更诱人的东西,有比利益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理想,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文明、民主、富强的国家的理想。”老子云:“大音稀声”。我以为,吕日周称得上是一个大音者,不言则已,一言醒人。他的这一观点能给人一种振聋  相似文献   

9.
梅桑榆 《唯实》2004,(11):95-95
多少年来 ,“加强舆论监督”是上至高官下至平民不断提起的话题。但舆论监督怎样加强 ,似乎未见人说出所以然。而未加强之前的舆论监督是怎样的疲软 ,加强之后的舆论监督又是怎样坚挺 ,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就像一本糊涂帐 ,谁也无法说清。然而 ,如果说到权力监督下的舆论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倒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桑榆先生在县城生活 2 0余载 ,并有幸在县级新闻单位混过几天饭吃 ,对县级乃至市级新闻单位是个什么样的机构、被多少人管着 ,能在舆论监督上发挥多大的作用 ,可谓一清二楚。一个县的广播电台、电视台 ,(有的县…  相似文献   

10.
王剑平 《党建文汇》2002,(11):34-35
2000年2月12日,吕日周赴长治出任市委书记。上任伊始,吕日周便深入农村、工厂调研。在武乡县分南乡西庄则村,吕日周了解到41户的村庄,光棍竞达40多条……企业的命运也同样令人担忧,某企业一位女工10多年了,一直居住在地下室,她对吕日周说,工厂好起来,给我解决一间房子,我就满足了……百姓的状况是如此之苦,长治的干部队伍又是什么状态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目前,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积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但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不够自觉.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能积极参加本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  相似文献   

12.
新论摘编     
批评要经批准等于不能批评全国政协常委、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针对当前的舆论监督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提案,呼吁取消“只有经批评单位同意才能刊登批评报道”的做法,改变舆论监督报道方式。他说,如果只有得到批评单位同意才能公开批评报道,就等于不批评。他说,媒体在报道时对事实负责,对法律负责,也就是对党和国家负责,应当积极鼓励和支持媒体搞好批评报道。厉有为特别强调了舆论监督对打击司法腐败的作用。他说,现在有些地方出现了司法腐败的问题,媒体对此进行监督是完全有必要的。“如果规定只有得到批评单位的批准才能公开批评,就等于为司法腐败开了方便之门,为司法机关抵制媒体监督有了‘合法’的借口,这对人民的事业不利,对反腐倡廉不利。”厉有为还指出,对领导干部允许媒体监督。  相似文献   

13.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独特的监督形式,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及时性的特点,对腐败现象的公开曝光,广泛监督,及时惩治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影响了其监督功能的充分发挥。健全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为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必要的条件;立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立法建制的力度;新闻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4.
超前监督好     
报载,重庆市政府召开第一次常务会议就邀请记者公开报道。蒲海清市长说:“我们是人民选出来的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监督要在决策之前,而不是之后。因此我们的行政决策要公开化、透明化。从今以后,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一律公开化,每次都将邀请新闻单位进行报道。”其情切切,着实令人感奋!  相似文献   

15.
新闻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社会民主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现实的新闻传播过程中,舆论监督的实施却有一些明显的不完善之处。本文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指出了其不完善的三个主要原因:新闻舆论监督参与者的认识局限、自身素养不高、法制的不健全;并指出,舆论监督的参与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健全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使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转型时期日趋完善,在未来的生活中充分体现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个曾因“舆论监督风暴”而风靡全国新闻媒体的改革者吕日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了这样一个观点:“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相信有比做官更诱人的东西.有比利益更重要的东西,就是理想.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文明、民主、富强国家的理想。”  相似文献   

17.
辛洋 《唯实》2004,(5):93-94
作为一个新闻传媒人,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争取和维护属于自身的权利,可以说也是一种敬业精神。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这句话很高兴,她说,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焦点访谈》将继续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要实现舆论监督内容创记录的5 0 %。这句话乍一听着实让人高兴,但细一想则不免惶惑:舆论监督莫非还要领指标乎?这样说并没有冤枉敬一丹。报载,去年她就曾向一位中央领导人诉苦,《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内容的节目1 998年占到全年节目的47% ,2 0 0 2年这个比例下降到1 …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闻立法问题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就提出来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王宝森事件”的发生,学术界呼吁新闻立法的人就更多了,但反对新闻立法妄图压制或逃避舆论监督的人也更多了。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党中央作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英明决策,并且提出了“把党的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1998年秋,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0月,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时赠给记者、编辑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既是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准确定位,也是对全国各种新闻媒体切实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殷切期望近几年来,湘潭日报社在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做好现实生活的“镜鉴”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服务大局,策应正面宣传地市党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同时也应当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新闻舆论导向的有机整体。 1997年10月28日,山东金锣集团与湘潭市蔬菜集团公司签订合同兼并湘潭肉联厂,仅用一个月时间便组建了湘潭金锣食品有限公司并正式投产运行不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实行舆论监督中碰到不少问题,要搞好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新闻舆论监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及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